選擇去向
新農村文化新氣象,越來越多的百姓因文化建設而享受實惠。他們得益於像廣播電視村村通、農村電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的建設,得益於信息共享工程、鄉村文化産品創作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得益於那些默默無聞為鄉村文化貢獻力量的基層工作者們,從此,村而不“陋”、村而不“乏”、村而不“俗”、村而不“孤”。
看電視,對於很多城裏人來説已經是一件簡單而輕鬆的事情,一按遙控器就能收看100多套電視節目。 1998年開始,我國實行了村村通工程,電視節目進入了邊遠地區行政村,如今一些邊遠地區的百姓也能輕鬆看電視了。
走進被稱為“苗鄉”的大箐村,濃郁的苗家風情映入眼簾。苗家人的傳統舞蹈——蘆笙滾鍋舞正在排練,然而幾年前,這種傳統舞蹈卻幾乎消失,多虧了仁興鎮文化站對其進行了大膽改編和發揚。 2005年建立的雲南楚雄大山裏的仁興鎮綜合文化站,如今已成為山裏村民農閒時常去的地方,記者走進大山,體會了小小文化站發揮的大作用。
城市要想買書,今天在網上下個單,明天一早快遞就站在您家門口了。而在農村由於不少的圖書代銷點萎縮,農民群眾要想買到想要的書,有時候要跑個幾十里進縣城。 為了解決農民買書難的問題,一種小連鎖的發行模式悄然興起,把新華書店開到了農民的家門口。
一根小小的網線將小山村與共享工程的國家中心連在一起,農村科技、文化資訊、電子圖書,村民不出村就可以獲得國家免費提供的文化信息資源。 除此之外,電視,農村電影放映也深入邊遠地區。一輛流動電影放映車開進了校園,開到了農民百姓的身邊。
胡弦,有滋有味;唱腔,有板有眼。村業餘劇團的演員,照樣能呈現專業級的表演。在我國各地活躍著一大批這樣的小劇團,洋溢火熱的群眾文化生活氣息。
幾張桌子一拼就是舞臺,毛巾、紙杯、衣架就是演員們的手中的道具。中國兒童藝術劇院的演員們走進西部,七天總共29場公益演出,樂壞了孩子們、也忙壞了演員們。
鄉村題材的文化作品,日益受到普通讀者的喜愛。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天行者》,讚頌了中國鄉村教師的奉獻精神,《一句頂一萬句》就講述了普通農民渴望情感理解與心靈溝通的故事……
利用數字影廳的大空場,戰鼓隊的排練開始了。大家看著村裏的文化管理員朱建霞的手勢,鼓聲整齊劃一。近年來,經過培訓的文化管理員在村裏上崗了,他們用熱情點燃了鄉村文化的火焰。
一到收穫季節,棗農們最頭疼的就是銷不出去。近年來,文化傳播單位聯合農業、科技、商務等部門組成農業專家服務團,走近棗農,利用手中的鏡頭,打開了銷售之門,解決棗農的大難題。
憑著對舞蹈的熱愛,加帕爾練就了用眉毛跳舞的絕活。組建的10人團隊,遊走于全國各地的活動場所,為五湖四海的老百姓獻上別出心裁的眉毛舞,傳遞著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