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七夕哪是什麼中國情人節?我想,真正的中國的情人節,應是正月十五的元宵節,“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誰知?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正月十五被稱為“元宵節”,這一天人們走出家門普天同慶!
節日為什麼只能單選而不可多選呢?中國的傳統節日要提振國人的重視與傳承,都應該作為法定節假日而存在。元宵節、七夕節、重陽節都應該納入法定休息日。多出幾個傳統節日,消費、旅游、休閒等收入增加,何樂而不為呢?
一個“鬧”字道出了元宵節熱鬧歡騰的喜慶氣氛。因而,元宵節當天,公眾不妨“走”起來,觀燈賞月外,積極參與到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活動中,既增添節日氣氛,又可愉悅身心。
以前在家過元宵,外婆會穿上傳統服飾,打腰鼓扭秧歌。晚上,和家人在空地上生起篝火,圍着篝火祈福。鄰居都會自製花燈,懸挂到橋邊,在篝火邊祈福後就去賞燈,再到河邊放燈船,許願平安。節日期間,全家人在早飯前要空腹喝“耳明酒”,然後吃“五穀飯”,預祝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城市化、現代化和全球化的大潮,沖刷着人們對於春節、元宵節等古老世風習俗的記憶。除了元宵依然是正月十五的必備,許多風俗漸漸被人遺忘。跑旱船、背棍、鐵棍、拋繡球、抬花轎、高蹺等節目,讓久居城市的市民讚嘆不已。
元宵是用糯米粉製成的食品,舊時曾稱作“圓子”“湯圓”“糖圓 ”“ 糰子”等。陶思炎説,如今人們一説起元宵,大家就認為是團團圓圓之意,認為這一天吃元宵象徵着對親人思念。其實是後人根據諧音的淺近理解。事實上 ,在古人看來,天上一顆星,人間一個人,各種星象和中國習俗聯絡緊密,例如門上挂一個紅燈籠寓意“吉星高照”,挂三個紅燈籠則是“福祿壽三星在戶”。而正月十五要點燈,燈就是對星的模擬,元宵其實也是。
元宵節通常被百姓當作春節的結束,極其熱鬧。其主要內容是吃湯圓、觀燈和娛樂游行。放煙花則是元宵節的高潮。元宵節具有深厚的文化傳統和內涵,應該得到重視。 [詳細]
國家規定的七大傳統節日中,元宵節是最後被列入的。相較於重陽節、七夕節等傳統節日,元宵節可以稍微往後考慮,保留傳統不是只有放假這種形式。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