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 Interview
  • 王曉燕

    賣掉長髮補貼家用

  • 閆晗

    很有潛質的朗讀者

  • 王明

    與眾不同的“時尚”

  • 閆文欣

    “沒有零花錢”的女孩

  • 盛潔

    霸氣的“民選”女班長

  • 閆亞茹

    一舞驚人的農家女

王曉燕
Wang XiaoYan

王曉燕心態特別好,有鑽研精神,將來搞科研應該挺對路的。

文字實錄
央視網記者 薛廣乾 2012-10-09

王曉燕沒有變,小學三年級時是一個小胖墩兒,升初以後瘦了下來,不過還是個大臉盤兒。女孩子都不願別人説胖,王曉燕毫不計較,一笑而過。

9月20日,記者要給王曉燕拍照,她笑著大方地讓記者拍了照。當記者把這張照片拿給她的小學班主任路暢老師看時,沒想到路老師一看到照片鼻子就酸了。路暢説:“這個孩子特別好,給我印象很深,心態特別好,有鑽研精神,將來搞科研應該挺對路的,她一定能取得成就。”

路老師回憶説,有一年過“六一”,王曉燕參加班裏舞蹈節目的排演,一個男生打趣地説:“你這個小胖墩兒還跳舞?”王曉燕大聲反擊:“我就愛跳舞,你管得著嗎?”

王曉燕在小學6年期間沒有凍手凍腳,在她媽媽看來簡直就是奇跡。原來,王曉燕的媽媽讀小學的時候,無論冬夏都用石頭課桌,坐石頭凳子,到了冬天就手腳長凍瘡,往外流血流膿。

日照東港區委幹部劉偉也感慨説,現在的孩子真是幸福,自己小時候經常和同學們一起到山坡上撿拾松球子,冬天課堂裏就用這個來取暖。

在路暢老師看來,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都值得去用心愛護。王曉燕的媽媽説,女兒積6年之功成就了一尺半長的頭髮,後來她嫌長髮麻煩剪掉了,媽媽拿剪下的長髮賣了二百多塊錢。“當時日子過得不是很好,這筆小小的款子就補貼家用了,沒特意給女兒買什麼。”媽媽很歉疚。

不過到聖誕節,曉燕還是收到了一個禮物:聖誕老人。

閆晗
Yan Han

身高一米七的閆晗嗓音醇厚,普通話相當標準,在小學期間,每年“六一”他都是主持人。

文字實錄
央視網記者 薛廣乾 2012-10-09

男孩子長大了都願意擔當點兒什麼,把自己的能力展示出來。14歲的閆晗,就多少體現出了這個特點。

奶牛是嬌貴的東西,是全家最重要的經濟收入來源。閆晗的父母除了照顧兩個孩子,就是侍弄這些奶牛,打掃牛圈,喂食飼料,擠奶,送奶,結算。他們家有30頭奶牛,寄養在專業奶牛場,爸媽整日在家庭和奶牛場之間奔波。節假日的時候,閆晗想幫一把手,父親總是讓他靠邊兒歇著。

閆晗不服氣。有一次他趁著父親不在,偷偷把那輛手推車推進了草料庫,裝上些草料、飼料,然後貓著腰又推了100多米距離,來到了奶牛的食槽邊上,成功地體驗了一把勞動的快樂。他説:“爸媽不讓我上手,覺得這活兒太重了,可我想體驗體驗,他們不讓幹,我就搶著幹。” 其實,閆晗一米七的個頭,體格健壯,幹農活兒應該沒問題了。

家住南湖鎮小長汪崖村的閆晗,現在是日照市第三實驗中學學生。在跟記者交流時,他安靜地回答問題,思路清晰,語言得體。他的普通話相當標準,嗓音醇厚,在小學期間,每當過“六一”時,他總是主持人。

針對閆晗的這一優勢,希望小學的老師們,特別是語文老師路暢,特意培養並提供機會讓他發揮特長。六一兒童節的主持詞,路暢老師總是先寫好,然後聽他的朗讀效果,再根據實際效果重新修改主持詞。

有一次朗誦比賽,路老師給他選了蘇軾的《水調歌頭》,為選擇出最好的背景音樂,兩個人專門到小學唯一的多媒體教室用電腦播放一首首曲子,多次測試效果,最後定下了古箏名曲《春江花月夜》。比賽之後,路老師回憶説:“朗誦效果太好了!”

日照市第三實驗中學校長許崇峰説,他知道閆晗的嗓音條件比較突出,將在朗誦方面重點培養他。

王明
Wang Ming

接受自己頭髮與眾不同的顏色、接受自己與別人的不同之處,對王明來説也是個小小的心靈之坎。

文字實錄
央視網記者 薛廣乾 2012-10-09

在日照市南湖鎮中心初中見到王明的時候,記者忍不住感嘆:這個少年好時尚!上身是裝飾著米字旗的黑色T恤,褲子上是黑色、淡綠色的格子,腳穿運動鞋。如果説這些都不算時尚的話,那麼他的頭髮絕對是獨一無二的。在原則上不許染發的校園,這個男孩兒的頭髮卻是黃色的。

“你小小年紀怎麼染發,學韓國人嗎?”記者問道。王明雙手攤開,委屈地申辯道:“不是染的,我沒有染發,我本來就這樣。”周圍嬉笑聲起,同學們七嘴八舌地説,王明的黃頭髮是天生的,從小就這樣。一位同學説,王明的媽媽也是黃頭髮。

小時候,王明曾對自己的黃頭髮苦惱不已。有一次,上級要到學校檢查,一個老師嚴厲地對他説:“回家給媽媽説,學生不能染發,回家把頭髮洗一洗!”那時候王明年紀尚小,老師這麼一説,他自己也懷疑頭髮是被媽媽偷偷染上的。

王明回到家裏轉述了老師的話,媽媽哈哈大笑,摸著王明的腦袋,又鄭重又戲謔地説:“告訴老師,咱們這黃頭髮,是天生的,純正的,自然的!”

升入初中的王明,不再為自己頭髮的顏色苦惱了。可以説,接受自己與別人的不同之處,對他來説也是個小小的心靈之坎。從童年向少年過渡的他,必然有一份與別人不同的感悟。

在班主任路暢眼裏,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自己的優點,都很優秀。代疃希望小學校長王磊所説,“每一個優秀教師的身後,都必定有一群優秀的孩子。通過這些孩子,我們可以看出來,農村孩子像城裏孩子一樣發展、一樣得到發展,是完全可能的。”

閆文欣
Yan Wen Xin

班主任老師發現閆文欣很愛笑,爸爸覺得女兒很好動,而她本人則覺得自己很節儉知足。

文字實錄
央視網記者 薛廣乾 2012-10-09

9月21日下午,還不到5點鐘,日照市東港區南湖鎮小長汪崖村的閆俊江,就趕到了閆文欣就讀的日照市實驗中學門口。

閆俊江每天都騎車40多分鐘,在放學時間半小時前就等在校門口接女兒。事實上閆俊江很忙碌,又種地又打工,但他即使把活計推一推,也得先接送孩子。

閆文欣剛升初一,入學不到一個月。由於校服還沒有分配下來,初一新生都還穿著綠色的軍訓服。在班主任孫老師看來,這個坐在教室第四排的小姑娘,是個挺陽光的孩子,沒有一般女孩子那種柔弱的感覺,喜歡笑。閆俊江也説自己的閨女很好動。

誰能想到,14歲的閆文欣是一個“沒有零花錢”的女孩。升初中後,閆文欣中午不回家,在學校食堂裏吃飯,閆俊江往她飯卡裏充了360元錢。作業本早就買好了,有時候學校裏也發作業本。所以,在爸爸看來,女兒用不著零花錢。閆文欣覺得自己很節儉,她仔細地回想了一下,她最近一次得到零花錢是在8月初,那天爸爸給了她二十元錢。”

離開村小學的瓦房教室後,閆文欣開始在教學樓裏學習,她覺得自己就讀的中學很氣派,只是學校離家遠了,爸爸的電動車成了她每天上學的代步工具。

早晨6點多,兩人吃完媽媽做的早餐,從村裏往市區趕,先把她送到學校,爸爸再去電力設備廠上班。傍晚,爸爸下班先到學校接她,然後一起回家。每次經過一個名叫太陽城的市場路段,總會遇到堵車的情況,讓閆文欣感到有點小小的煩惱。

9月份以來,海濱小城日照也有幾次陰雨天氣,爸爸與女兒一人穿著一件雨衣,電動車總能穩穩地行駛在城市的街道和田間的小路上,保證她不遲到。閆文欣很為爸爸的車技自豪。

盛潔
Sheng Jie

在小學期間,盛潔兩次高票當選班長,這位“民選”班長競選結束時發言説:我們班必須是第一!

文字實錄
央視網記者 薛廣乾 2012-10-09

“她呀,是班長!”9月20日,在日照市東港區南湖鎮代疃希望小學,路暢老師指著照片上的盛潔告訴記者,這個小姑娘是當時全班兩次投票選出來的班長。

那是小學5年級下學期的一個下午,為推選新的班長,全班召開了一次主題班會。班主任路暢説,大家第一輪投票推薦出適合擔任班長的多名人選來,第二輪投票則對這些“人選”進行一步明確,看誰最後的票數比較多。在整個投票過程中,老師只是組織者,不對投票結果進行任何干預或者暗示。

就這樣,盛潔以20多票的第一票數當選,走馬上任。面對記者,已是初中生的盛潔並沒有主動提起這段經歷,不過她的小學同學們卻對這件事印象十分深刻。記得競選結束後,盛潔做了一次發言,她説:絕不能讓別的班比咱們班好,我們班必須是第一。

一個13歲的女孩,説話如此霸氣,必然帶有她獨特的性格印記。盛潔正是這樣一個特別要強、積極上進的孩子。一位同學回憶説,在盛潔的高標準、嚴要求之下,他們班在衛生評比、學習成績等方面,確實經常得第一。但誰也不能保證每一次都第一,被評為第二名的時候,盛潔感覺很沮喪、鬱悶。

要強、進取是盛潔的標簽,也是她贏得同學信任、成為班長的主要原因,她也是班裏成績最好的同學之一。在班主任路暢眼裏,盛潔的硬筆書法很棒,組織能力很強,總是很熱心地幫助其他同學。如果説有遺憾,那就是盛潔戴上了近視鏡,而且是第二副眼鏡了,雙眼度數之和達到475度。

和同學們一起接受採訪時,盛潔的話並不多。在得知盛潔曾是“民選”班長之後,記者又翻看了一下先前拍攝的照片,這才發現她獨特的“地位”——在同學五個人的合影中,無論是坐著還是走著,盛潔總是在最中間。

閆亞茹
Yan YaRu

四年級就學跳拉丁舞的閆亞茹已經考出了銀牌證書。當她跳拉丁舞時,卓然的姿態、健康昂揚的熱情和充溢的自信彰顯無遺。

文字實錄
央視網記者 薛廣乾 2012-10-09

今年7月,剛剛小學畢業的閆亞茹成了村子裏的明星,在消暑廣場晚會上旋轉不停,熱情地給大家伴舞,一直跳到腿軟。這個13歲的姑娘給大家帶來很多快樂,也贏來了父老鄉親的稱讚:閆亞茹從小學四年級就開始學拉丁舞,已經接受了三個年頭的拉丁舞專業培訓,光學舞就花了5000塊,但她已經獲得了中國國際標準舞總會授予的“銀牌”證書。

9月9日,家裏又給閆亞茹交了1500元學費,開始新一輪每週末一次的專業培訓。到明年五一節,她就有資格報考金牌證書了。

9月20日傍晚,記者來到日照市東港區南湖鎮小長汪崖村,走進閆亞茹的家,爸爸打工還沒有回來。閆亞茹的媽媽對記者説:“花這麼多錢讓孩子學跳舞,我覺得很值!”

閆亞茹的小學班主任路暢説,閆亞茹愛美,愛蹦愛跳,滿頭都是小辮子。因為這一特長,她被任命為班裏的文藝委員,每年“六一”都由她挑頭組織節目,既編舞,又領舞。

長腿長手的閆亞茹,從小就喜歡跳舞。很快,學校的舞蹈興趣小組和電視裏的舞蹈節目,已經滿足不了她的學習願望。後來家裏裝了電腦接了網線,她就從網上搜索下載舞蹈視頻,自己跟著電腦學。不久後,電腦也不能滿足她的學習要求了,她就央求媽媽、爸爸、姐姐,希望能夠到日照市的專業舞蹈培訓班去學習。

於是,小學四年級暑假,媽媽帶她參加了第一個舞蹈班。沒想到一堅持就是兩年多。學舞是一件苦事,壓腿、下腰、劈叉這些舞蹈基本功,對於初學者來説都是一些掉眼淚的差事。舞蹈學校的田老師説,閆亞茹從來不叫苦,沒見她哭過。

8月18日,田老師帶著30名舞蹈學員,到山東威海參加全國第12屆國際標準舞公開賽,收穫了一個第一名,兩個第二名。獲得第一名的學員來自“銀牌兒童雙人組”,她就是閆亞茹。因為招到了得意弟子,閆亞茹買拉丁舞服時,田老師特意給了她一個優惠價。田老師對閆亞茹的前景十分看好,他説:“應該動員她媽媽,讓這孩子上專業舞蹈院校。”

學舞蹈的同學大多數來自城市家庭,像閆亞茹這樣的農家子弟少之又少,因此也更加不易。上培訓班時,她要到離家3里地的公交站去等15路公交車,爸媽、姐姐誰有空誰接送她。

跟記者交談時,閆亞茹有些許靦腆,可當她在教學樓的走廊裏、在學校的草坪前開跳拉丁舞時,那種卓然的姿態、昂揚的熱情、健康的人格、充溢的自信,一股腦全都奔放了出來了。閆亞茹驕傲地説:“再考出三個證書來,我就能教別人跳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