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初為人母 感悟幸福
一路挑戰 一路成長
服務世博 學習經驗
一個半月前,顧思文成了母親。
“以前我可以依賴別人,現在我要被別人依賴。我也從父母的孩子變成了孩子的媽媽。”顧思文抱著女兒,看著懷裏的孩子,眼神充滿了慈愛。
十年來,愛情是她最大的收穫,孩子是他們愛情和生命的延續。
顧思文和老公是初中同學,初一、初二在一個班讀書。老公是班長,她是副班長,“因為都是班幹部,兩人交流比較多,彼此都有好感,但那時候是很朦朧的感覺。”顧思文笑著説。
跨入初三以後,中考在即。兩人被分到了不同的班級,兩人聯絡少了起來,最多在學校的操場上或走廊上相遇時會心一笑。
上高中後兩人分得更遠,在太倉兩所不同的高中。那三年,雖然在同一城市,但均沒有見過面,更沒有聯絡過。
那時候,原來的那種朦朧的感覺越來越淡。三年後,顧思文考上常熟理工學院,老公考入蘇州大學。兩人分得更遠了,已經不在同一個城市生活和學習。但在大二那年,一位初中同學要過生日,在蘇州舉行了一個同學宴會。顧思文去了,她的老公也去了。
整整五年之後,兩人再次相遇。宴會後,同學們去逛了蘇州的公園。同學們走得很遠,顧思文一個人落在了後面,慢慢地,她看見了一個身影,原來他在等她。
一路上,兩人聊天,並交換了電話號碼。後來,在不同的城市,他們通過短信默默訴説對彼此的思念。
去年10月,兩人終於走到了一起,同學們都送來了祝福。如今,兩人的故事成了同學們羨慕的話題。
新的生命給顧思文帶來新的生活。“以前下班回家,就是我們小夫妻兩人,現在回家很熱鬧,有孩子的哭鬧聲,有大人們圍著孩子忙得團團轉的身影,那是一種幸福。” 顧思文説。
參加工作三年,王褚英換了兩個不同的工作崗位,感覺自己一直在面對挑戰。
大學裏,王褚英學的專業是“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大三、大四的時候,主攻計算機。畢業前夕,太倉農村商業銀行正在招聘職員,工種是計算機維護。
“我大學學的是計算機,招聘時考的也是這個,相對來説比較對口,考試也得心應手。”王褚英對記者説。
原本以為可以在工作崗位上大展身手,可上班第一天,卻被分配去了鄉鎮的支行做櫃員。原來,單位一直有這樣的規定,要求任何崗位的新手,都要從基層的櫃員做起。
銀行櫃員對王褚英來説是一個陌生的職業。看見同事們熟練的點鈔技巧和算盤技能,王褚英感到壓力很大。
“這些都是銀行工作的基本功,要想在單位立足,沒有捷徑好走,只有苦練。”王褚英説,那時候,白天在單位裏向同事請教,晚上足不出戶,在家裏練習。
終於,她逐漸能勝任這份工作了。
2010年11月,單位又進行了崗位調整,王褚英被調到了營業部從事信貸業務。
在金融單位,信貸是一個熱門的崗位,但也潛藏著諸多風險。“最初幾天,天天學習那些規章制度,一切都按照規章制度去做,才能把風險降到最低。”王褚英説。
但僅僅學習制度是不夠的。一位老同事告訴王褚英,信貸工作是個全面的工作,還需要去企業進行深入的調查,了解企業的信譽、性質,經營情況,哪怕法人代表的各種情況也要掌握。
王褚英的性格多少有一些靦腆。去一個陌生的企業了解各種情況,對她來説是個很為難的事兒,她還需要慢慢克服心理障礙。不過,相比男性而言,女性的優點是謹慎和細緻。
“這些都是挑戰,不同的崗位帶來的是不同的挑戰,只有在挑戰中,自己才能更快地成長,才能更加成熟。”王褚英説。
馮晟是江蘇太倉健雄職業技術學院的一名輔導員,主要負責學校裏的團委工作,經常帶著學生去做志願者。
馮晟説自己報名做世博志願者的初衷,是為了了解和學習一個國家級的活動是如何開展志願者工作的。
被上海世博會志願者團隊招募錄取以後,馮晟和其他的志願者一樣,被安排在上海一所大學裏培訓。剛報到時,培訓部門就為志願者提供了上海周邊的地圖,還有一份周圍旅遊景點的介紹。
“在志願者培訓中,地圖和周圍旅遊景點的介紹,正是我們需要的,我們在培訓之餘,可以四處走走看看。”馮晟説。
在後來的世博志願者工作中,向遊客介紹旅遊景點介紹成了馮晟工作內容之一,每遇到遊客詢問附近的景點,馮晟都會把培訓時所發的資料上介紹的景點告訴大家。
馮晟的另一個收穫,就是上海世博會期間的一個手機短信平臺。從世博志願者工作開始到結束,馮晟每天都能收到這個短信平臺的信息。
剛開展工作那幾天,短信平臺發來的信息是鼓勵並指導志願者儘快適應工作;到了中途那幾天,志願者短信平臺發來短信鼓勵大家學會堅持,不要放棄;志願者工作的最後幾天,平臺發來的短信變得溫馨起來,有很多依依不捨的內容,這種牽掛讓人感動。
“這些都是我們精神上的追求,傳達出組織方和志願者緊緊聯絡在一起的情感,這種鼓勵和認可,正是志願者們最需要的,也都是我以前工作中欠缺的。”
上海世博志願者服務工作結束後,馮晟帶回了很多資料,也帶回了很多新的理念。馮晟説,“這些對我以後的工作都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