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銀幫

    那幾年可是困難呢

  • 李珍蓮

    日子越過越好

劉銀幫
Liu YinBang

“那時候正困難著,兒子結婚、蓋房要花錢,女兒上學一次要交三年的學費,一次就拿走了一萬多。”

文字實錄
央視網記者 王甲鑄 2012-09-21

劉銀幫打開大門,面對記者時一臉嚴肅,但很快就和藹起來,話不多。但當李珍蓮搭話時又顯的不高興,示意“我説就行了”,坐在炕頭上,“呼啦啦”喝著麵湯的情形,親切的就像是父親。

説起2004年新華社記者來拍照時的情景,劉銀幫從炕頭上下來比劃,“來了鄉上和村裏的幹部,好幾個人陪著記者,就在前面院子裏”,手往超窗外一指,“那年還能幹,種了二十幾畝玉米,雨水好收的也好,給過別人的租子、化肥、種子錢,落了上萬元呢”。

當年記者拍完照後幾天,村裏幹部給劉銀幫送來一張洗出來的照片,用報紙包著。如今這張照片用相框裝起來,和兒孫家人的照片挂在一起,因為時間已久,相片已經發白,看起來像是曝光過度。

“那時候正困難著,兒子結婚、蓋房要花錢,女兒上學一次要交三年的學費,一次就拿走了一萬多”,劉銀幫回憶道,自己家只有九畝地,就租了同村外出務工村民的20多畝地一起種。

“那幾年可是困難呢”,説完,劉銀幫又重復了一遍,坐在炕頭上抽煙,不説話。

除了雨水好,那一年的另外一件好事是山西省政府為農民代交農業稅,並且開始發放種糧補貼,這為劉銀幫當年省下了1千多塊錢。

今年夏天,劉銀幫和老伴終於住進了新蓋的瓦房了,“連開始蓋到住進去了,收拾了3年”。

現在,隨著孩子成家立業,住進新房,劉銀幫肩上的擔子也卸了下來。“幹不動了,這幾年包的地少了,今年就十幾畝,再幹兩年就不包了,只種自己的”。提到每年千余元的補貼,劉老漢感嘆:“所以國家的這個政策好,不種地了也有補貼,現在還有養老金,夠我們一年零花”,劉銀幫喝下一口麵湯,指著炕頭上剛剛吃過的煎餅雜糧,笑著説:“日子是越來越好,想吃啥吃啥”。

李珍蓮
Li ZhenLian

如今66歲,坐在秋天晌午的炕頭上,老倆口已經不需要那麼匆忙和辛苦,唯一感嘆的就是日子一天天好起來,人卻老了。

文字實錄
央視網記者 王甲鑄 2012-09-21

在採訪劉銀幫和李珍蓮夫婦的過程中,濃重的山西口音並不能讓記者完全聽懂他們説的話,但卻能感受到他們心底裏的滿足。

從結婚到現在,40多年間,夫妻兩個含辛茹苦撫養三個孩子長大,並成家立業。58歲時來自土地的豐收幫助他們度過那一段困難的日子。如今66歲,坐在秋天晌午的炕頭上,老倆口已經不需要那麼匆忙和辛苦,唯一感嘆的就是日子一天天好起來,人卻老了。

記者進屋時李珍蓮正盤腿坐在炕上吃午飯,放下碗筷,端詳半天,才發現不是當年拍照的那個記者。

她讓劉銀幫把挂在兒孫照片旁邊的、一個用紙包起來的小相框取下來,取來剪刀小心翼翼的拆了包著的那層紙,然後遞給記者看:是新華社記者彼時拍攝的那張新聞照片。

“拍照的時候天可冷了,中午,那個記者説‘大娘你笑笑啊’,就給拍上去了”, 李珍蓮笑著描述,有點不好意思。

劉銀幫給記者説過去日子緊的那一段時間時,李珍蓮坐在一旁,突然神情凝重,“那時候幹的動,我還給大兒帶娃呢,現在孫子都21了”。

在李珍蓮家的舊房和新房裏,都有兒孫的照片,挂在墻上,李珍蓮一個一個指給記者看。“丫頭生個女兒,也兩歲了,那都嫁出去的人了,不算自家的,我想帶也帶不動了”,李珍蓮笑笑説。

今年秋霜早,但估計收玉米還得等大概1個多月的時間,每天除了做飯,李珍蓮就和劉銀幫一起到地裏鋤鋤草,幹些雜活,另外還種了一點穀子、山藥,劉銀幫忙的時候也需要李珍蓮來打理。

除了院門口新蓋的兩間瓦房,劉銀幫家的院子已然破舊,但擺在院子裏和新房窗臺上的幾盆花,卻讓這個院子突然生動起來,這也是李珍蓮的愛好之一。

“我們兩個身體都好,頂多頭疼腦熱,沒什麼大病,現在少種點地還能幹的動,等以後徹底幹不動了,就是想看能給我們評個低保不”,李珍蓮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