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樹林

    “華僑村官”的精神追求

  • 王艷傑

    還清債務 輕鬆上路

  • 徐定陸

    解決好“婆婆媽媽”家務事

  • 王紅濤

    帶著手藝行天涯

洪樹林
Hong ShuLin

洪樹林已為朱店前村的公共建設捐出了近150萬元,在家鄉建橋修路已成為土生土長的他的一種精神追求。

文字實錄
央視網記者:李笛 通訊員 張永益 2012-10-12

洪樹林認為,2008年是他人生的又一個轉捩點——他的身份從一個在柬埔寨經商的商人,變成青田縣船寮鎮朱店前村的村委會主任。

2008年初,正值朱店前村村委會換屆選舉,選舉過程中發生了一些糾紛,正在回鄉探親的洪樹林聽説後,前去調解。

“我告訴他們別鬧了,如果沒有錢,我拿幾十萬出來,叫他們把村裏的路修修好,如果還有其他問題需要幫忙,你們儘管找我。”洪樹林説。

沒有想到洪樹林一齣現,成了村民眼裏新的村委會主任候選人,“後來,大家都叫我去當這個村主任。”洪樹林笑道。

其實,洪樹林打心眼裏不願意。在柬埔寨、廣東、浙江義烏,洪樹林都有自己的公司,“根本打理不過來”。

洪樹林記得,那幾天在村裏散步,總會有村民和他聊天,希望他能把村裏的擔子挑起來。盛情難卻之下,洪樹林答應競選。一切都在預料之中,結果洪樹林高票當選。

在當選村主任的第二個月,洪樹林就拿出100多萬,在村裏建了第一幢村委辦公大樓。之前,村裏一直沒有辦公的場所,村裏難得一次開會,也要借村裏破舊的老年活動室。

2010年,洪樹林投了12萬元,在村裏修了一座長7米、寬6米的橋。

2011年,洪樹林又捐了20多萬元,在村裏修了一座寬6米、長14米的大橋。

在記者前往採訪時,朱店前村剛開始修建防洪堤,工程預計總造價大約要70萬元。開工初期,洪樹林已經捐出10萬元。

“這幾年,我幾乎每年都要捐出幾十萬元,用來建橋、修路。”洪樹林説。

但在一些親友的眼裏他是傻瓜,每年把錢白白的捐出來,不值得。

“我認為值得!”洪樹林告訴央視網記者,錢都是身外之物,自己是土生土長的朱店前村人,在家鄉建橋修路,是一種精神追求。

王艷傑
Wang YanJie

王艷傑的命運轉機,是從到青田學習挖掘機操作開始的。

文字實錄
央視網記者:李笛 通訊員 張永益 2012-10-12

直到今年5月份,王艷傑才松了一口。那天,這位來自河南鄲城縣的男子,坐在青田縣甌江的大堤上百感交集。

2008年,王艷傑在老家開了一個廢品經營部,沒想到正好遇到經濟危機,王艷傑的事業夢想剛剛開啟,就跌入了深淵。

“那時候,聽朋友説做有色金屬的回收生意還不錯,就把全家的10萬元積蓄作為流動資金,開了一個廢品回收的經營部。”王艷傑對記者説。

可沒想到2008年他經營部開業時正值經濟危機爆發,有色金屬的價格一直往下掉,“那時候自己並不想放棄這個事業,一直向朋友借錢來維持店裏的運行。”王艷傑説,不過最後經營部還是關上了大門,並且欠了近10萬元的債務。

那段日子,債主們都逼上門來,“壓力特別大,晚上睡覺都睡不著”,王艷傑感到了絕望。為了還錢,王艷傑重操舊業,開始和朋友一起做起了房屋裝修。

在開廢品經營部之前,王艷傑一直和朋友合夥做家裝。幾年下來,王艷傑感覺家裝行業最大的困難就是工錢難收,“房子幫人家裝修好了,或許等上大半年都收不到工錢。”王艷傑説。

王艷傑重操舊業是為了償還債務,但款子難收,根本起不到還債的效果,他只有重新尋找賺錢的路子。

去年春節的時候,經朋友介紹,王艷傑到青田的一個工地上學習挖掘機操作。從那時候開始,一切才慢慢的好起來。

如今,王艷傑已經完全可以獨立操作了,在港頭村的工地上,每月的收入將近5000元。回憶過去,王艷傑覺得當年自己做事情太草率,行業再好,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的。

面對未來,王艷傑仍然充滿著希望,他説,“外債都還清了,可以輕鬆上路了。現在什麼都不想,把現在工作做好,一步一個腳印的走下去。”

徐定陸
Xu DingLu

村民的各種調節事務最讓徐定陸感到棘手。但他認為,既然是村官,就不能只做轟轟烈烈的大事情,婆婆媽媽的小事情也要做。

文字實錄
央視網記者:李笛 通訊員 張永益 2012-10-12

2008年回來做村官至今近5年,徐定陸最大的感受就是工作方法跟以前不一樣了。

徐定陸告訴央視網記者,以前作為老闆,只要管好自己的公司,管好工人就可以了,現在村裏路燈壞了要找他,哪個路段環衛工人沒打掃乾淨村民也要找他。“村民都説我上可以管到天,下可以管到地。”徐定陸笑著説。

做村官5年來,徐定陸感到最棘手的工作,就是村民的調解事務。

村里正在建設的一個工程,涉及到樹苗的移除。“數量不多,最多20棵,但是後來村民報上來的時候,變成了幾十棵。就算是公家的錢,但也不能隨意補償。”徐定陸説。

賠償事件一直僵持著。

就在央視網記者來青田採訪的前一天晚上,徐定陸又去了村民家中調解這一糾紛,從下午6點鐘去一直到晚上10點回家,事情依然沒有進展。

雖然對於一位幾十年在國外經商的老闆來説,這類調解難免有點婆婆媽媽,但徐定陸認為,既然是村官,就不只是做轟轟烈烈的大事情,也要做婆婆媽媽的小事情。

徐定陸所説的轟轟烈烈的大事,是指村里正在建設的“青商回歸總部經濟園”。如今,一切都已經開始進入了規劃階段。

徐定陸所在的港頭村緊挨著甌江,有著麗水唯一的碼頭——港頭碼頭,碼頭的物流運輸直通寧波港和上海港。

港頭村規劃在碼頭邊上建設一座“青商回歸總部經濟大樓”,把在全世界經商的青田商人吸引到這裡來開分公司或者辦事處,“把世界最新的新商機、新商品在這裡匯集、交流,對大家都有利。”同時,在總部經濟大樓的一旁,還要建設一個物流中心。

如今,一切已經進入了規劃階段。“如果真的建設成功,不僅能改變集鎮面貌,還可以在附近發展餐飲業、酒吧娛樂業,讓村民們找到新的商機。”

王紅濤
Wang HongTao

當年哥哥讓王紅濤學開挖掘機,但他覺得辛苦差點放棄。如今,每月五千多元的工資讓王紅濤提及此事時時對哥哥充滿了感激。

文字實錄
央視網記者:李笛 通訊員 張永益 2012-10-12

王紅濤一直慶倖自己在9年前選擇了挖掘機司機這個職業。

2003年春節剛過,王紅濤初中還沒有畢業,就從老家河南省鄲城縣來到浙江嘉興,在一家服裝廠打工。每天早上7點鐘就上班,除了中午的休息時間,一直要工作到晚上10點鐘。長時間的工作只換來1000多元的工資。

在服裝廠工作還不到一個星期,王紅濤就想到了放棄。那時候,在浙江德清縣開挖掘機的哥哥給他打來了電話,叫他去德清,“跟我學挖掘機,雖然這門手藝苦點,但工作好找,收入穩定。”

王紅濤私下比較了一下,自己一個月才賺1000多元,哥哥的工資已經是3000多元了。第二天,王紅濤就直奔德清而去。

可是,高收入也意味著高付出。

“最初的半年,跟著哥哥做學徒,特別辛苦,表面上看只是坐在上面,打打方向盤,其實那完全是一個技術活,特別難。”王紅濤對記者説。

當時年僅17歲的王紅濤想到了放棄,後來還為此和哥哥發生了爭執,兄弟二人打了一架。

“現在回想起來,還真要感謝哥哥。以前上班的服裝廠,因為經濟不景氣已經垮掉了,而我現在每個月仍然能夠拿到幾千元的工資。”王紅濤覺得自己很幸運。

去年春節之後,王家兄弟二人都離開了浙江德清縣。哥哥去了內蒙古一家工地上開挖掘機,王紅濤則來到港頭村的工地上,“一個月的工資5000多元,很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