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去向
氣候變化是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全球性問題。近年來,全球酷暑、乾旱、洪澇等極端氣候事件頻發,氣候變化影響日益顯現。各國攜手應對氣候變化,共同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已成為當今世界的主流。全球氣候問題,是一個涉及人類整體利益、地球生態系統完好、人類世代傳承的不可分割的整體性問題,必須通過各個主體協同行為才能得以維護和治理,所以它是各國“共同的責任”。
中國減排“走自己的路”:降低碳排放強度,提高能效和加大非化石燃料的使用,做自己的綠色節能。
氣候變化和自然災害對兒童構成嚴重威脅,各國急需採取行動來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的影響,特別應針對兒童面臨的各種風險制定應對措施。
的確,應對氣候變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單純靠哥本哈根、坎昆或德班會議可以解決的。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一直存在嚴重分歧。數十年的談判只是打打“嘴仗”難獲突破,即使能夠達成某項共識,履行過程中也是費盡週折。不同國家各懷不同的利益訴求,德班大會也難以避免利益博弈下談判的“拉鋸戰”。
氣候影響政治?還是政治地位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該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時候的立場?真心希望各國可以放低各國的姿態,博弈論來説,就是以互相合作以達到互利共贏的效果。作為一名普通公民,我想做的,只是想拿回生命的主導權,挽救地球。希望國家可以把氣候安全提升到國家安全的層次。
水電是可再生的清潔能源和重要的能源資源,在我國能源發展戰略中居重要地位。合理開發利用我國豐富的水能資源,是保障能源供應、應對氣候變化、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應對氣候變化是影響人與自然和諧、可持續發展的重大現實課題,是涉及經濟、社會、生態、環境、科技等多個領域的複雜難題。
德班會議前夕,中國政府發佈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白皮書,做出了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的承諾,並表示將努力推動德班會議取得全面、均衡的成果。在主要大國一片“唱衰”聲中,中國的這一表態為即將舉行的這次馬拉松式談判注入了些許信心。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發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白皮書,全面介紹中國“十一五”期間應對氣候變化採取的政策與行動、取得的積極成效以及“十二五”期間應對氣候變化的總體部署及有關談判立場。 這是中國政府發佈的第二份應對氣候變化白皮書。這份接近兩萬字的白皮書被認為是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治宣言”。 白皮書指出,“十二五”時期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約束性目標是:到2015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單位GDP能耗比2010年下降16%,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11.4%。到202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産總值溫室氣體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45%。
氣象部門發佈實施《天氣研究計劃(2009—2014年)》、《氣候研究計劃(2009—2014年)》、《應用氣象研究計劃(2009—2014年)》、《綜合氣象觀測研究計劃(2009—2014年)》,印發《中國氣候觀測系統實施方案》,促進了中國氣候變化監測、預估、評估工作。建立中國第一代短期氣候預測模式系統,研發新一代全球氣候系統模式,開展氣候變化對國家糧食安全、水安全、生態安全、人體健康安全等多方面的影響評估工作。
印發《全國自然災害衛生應急預案(試行)》,明確了水旱災害、氣象災害、生物災害等自然災害衛生應急工作的目標和原則,確立自然災害衛生應急工作體制、響應級別和響應措施,制定了不同災種自然災害衛生應急工作方案。制定《高溫中暑事件衛生應急預案(試行)》和《國家環境與健康行動計劃(2007—2015)》。組織開展飲用水衛生、空氣污染健康影響、氣候因素相關傳染病監測及氣候變化對媒傳寄生蟲病、介水傳染病影響等研究,開展氣候變化對環境相關疾病的影響機制研究,為研究制定適應氣候變化的政策和措施提供技術支持。
加強海洋氣候觀測網絡建設。通過開展海洋觀測系統的建設,初步形成對全國近海和部分大洋的海洋關鍵氣候要素的觀測能力,初步構建典型海洋生態敏感區監測體系,有效提高了海—氣二氧化碳交換通量監測體系能力水平。全面啟動全國和沿海省級海洋功能區劃修編工作,開展了海域海岸帶和重點海島整治修復工作。積極開展紅樹林栽培移種、珊瑚礁移植保護、濱海濕地退養還灘等海洋生態恢復示範工程。開展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等海洋災害的觀測預警工作,有效降低了各類海洋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産損失。開展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蝕、海水入侵和土壤鹽漬化監測、調查和評估工作,對沿海94個驗潮站的基準潮位進行了重新核定。開展中國近海海洋綜合調查與評價工作,系統梳理中國海洋災害時空分佈特徵。發佈年度中國海洋環境狀況公報、中國海平面公報和中國海洋災害公報,為有效應對和防禦各類海洋災害提供支撐。
編制全國水資源綜合規劃、七大江河流域防洪規劃、全國山洪災害防治規劃、全國城市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規劃、全國主要河湖水生態保護規劃等專項規劃。加強流域管理和水資源調度工作,組織實施引黃濟津、引黃濟冀、引江濟太等應急調水,並實施了黑河、塔裏木河生態補水。加快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完善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保護政策體系。開工建設一批流域性防洪重點工程,加快骨幹水利樞紐和重點水源工程建設。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完成水土保持綜合治理面積23萬平方公里。完成規劃內的全國大中型和重點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任務。增加農村飲水安全投入,解決了2.1億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提前6年實現了聯合國千年發展的相關目標。
加強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農業綜合生産能力,推動大規模旱澇保收標準農田建設,開展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大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擴大農業灌溉面積、提高灌溉效率,推廣農田節水技術,開展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暨末級渠係節水改造試點工作,提高災害應對能力。建立和完善農業氣象監測與預警系統。研究培育産量高、品質優良的抗旱、抗澇、抗高溫、抗病蟲害等抗逆品種,擴大良種種植面積,進一步加大農作物良種補貼力度,加快推進良種培育、繁殖、推廣一體化進程。目前,全國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5%以上,良種對糧食增産貢獻率達到40%左右。
坎昆世界氣候大會于2010年11月29日至12月10日在墨西哥海濱城市坎昆舉行。退步的日本、遲疑的美國、不甚積極的歐盟、憤怒的小島國家,以及基礎四國的多方較量後,最終通過了《公約》和《議定書》兩項應對氣候變化的決議。
2009年12月7日至18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會議達成了《哥本哈根協議》,維護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京都議定書》確立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就發達國家實行強制減排和發展中國家採取自主減緩行動作出了安排,並就全球長期目標、資金和技術支持、透明度等焦點問題達成廣泛共識。
根據2007年在印尼巴厘島舉行的第13次締約方會議通過的《巴厘路線圖》的規定,很大程度上,此次會議被視為全人類聯合遏制全球變暖行動一次很重要的努力。
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制定了《京都議定書》,全稱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京都議定書》),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補充條款。其目標是“將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穩定在一個適當的水平,進而防止劇烈的氣候改變對人類造成傷害”。該公約于1998年3月16日至1999年3月15日間開放簽字,共有84國簽署,條約于2005年2月16日開始強制生效,到2009年2月,一共有183個國家通過了該條約(超過全球排放量的61%),引人注目的是美國沒有簽署該條約。
1992年6月,巴西裏約熱內盧大會明確規定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應對全球氣候保護承擔“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此次會議制定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目的是控制溫室氣體的排放,以儘量延緩全球變暖效應。
第一次世界氣候大會,1979年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科學家警告説,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將導致地球升溫。氣候變化第一次作為一個受到國際社會關注的問題提上議事日程。
登錄 | 註冊用戶名: |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