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盤點30年來因改革而生的機構 部分已被撤並重組

發佈時間:2013年11月15日 09: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青年報 |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

  是否應該單設一個專門機構推進改革的懸念,終於塵埃落定。根據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中央將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負責改革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

  據北京青年報記者梳理,自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有多個專門機構因改革而生,並隨着時代變遷或撤並、或重組、或升級。這些機構起起伏伏的背後,是30多年來改革跌宕之路。

  是否設一個機構統籌所有改革 8個月前“拿不準”

  “這意味着有了對改革進行頂層設計的機構。”看到公報提出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84歲的高尚全對北青報記者説。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董事局主席高尚全參加過三次三中全會關於改革決定的起草工作。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前,他曾建議成立一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明確提出改革的路線圖和時間表。如今看來,上述建議基本在本次全會公報中得到體現。

  事實上,成立一個專門機構推進改革的呼聲由來已久。作為一個身負改革職能的部門,組建於2003年的國家發改委曾備受爭議。今年年初,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教授張維迎曾在一個論壇上詰問:過去發改委只關注發展,不關注改革,發改委會不會反思自己的功能,發改委自身怎麼去改革?有學者直接列出事實:國家發改委約30個司局中,只有一個司專門負責改革——經濟體制綜合改革司。

  今年3月召開的全國兩會上,新一輪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公佈,方案中並未提出新設一個專門負責改革的機構。

  當時,中編辦副主任在新聞發佈會上回答“重組發改委”的問題時,説了三個“拿不準”:已建立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這個基礎上深化改革,需要各部門結合發展中的問題共同研究解決,要不要再搞一個實體機構,拿不準;當前面臨的改革,範圍更加廣泛、任務更加繁重,搞一個機構能否把所有改革都統籌起來,幹得了幹不了,拿不準;這幾年各領域改革都在有序推進,有的已取得了明顯成效,建立了各領域高層次的協調和推進機構,效果不錯,把這一套棄之不用,重新再搞一個機構,拿不準。

  僅過了8個月,在剛剛結束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中央決定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專門設改革機構

  1978年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新時代。當時百廢待興,一些專司改革的機構應運而生。有媒體報道,當時怎麼個改法並沒有清晰的思路,因此迫切需要一個高層機構來規劃和協調改革全局。

  1980年5月,國務院決定成立“國務院體制改革辦公室”。第一任體改辦主任由當時的國務院秘書長杜星垣兼任。不過有人認為,作為一個辦事機構,體改辦在推動改革舉措落實上權威不夠。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董事局主席高尚全曾任原國家體改委副主任。這位見證了中國改革歷程的老人告訴北青報記者,上世紀80年代,農村改革已經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城市的經濟體制改革還是“老一套”。

  1982年5月,五屆全國人大決定設立“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這一機構比較精簡,最初只有不到100人,很多人員是從國家機械委過去的,高尚全就是其中之一。

  在高尚全的記憶裏,體改委成立的同時,撤銷了機械委,原任機械委主任的薄一波,改任體改委常務副主任。此外,來自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等部門的骨幹也被抽調到這裡來。

  高尚全介紹,和此前的“國務院體制改革辦公室”相比,這個新設立的機構由國務院總理兼任主任,在推動改革措施時權威性更強,因此能夠更好地發揮協調作用。

  在高尚全看來,體改委負責對經濟體制改革進行總體設計和規劃。“它最大的特點是沒有部門利益,不追求權力最大化,在推行改革政策時能夠比較公正,同時這個機構又能進行跨部門協調。在把商品經濟寫入十二屆三中全會決議、推行企業試點股份制改革等方面,體改委都提出了重要建議,發揮了重要作用。”

  體改委存在16年 上世紀90年代末被撤銷

  1985年,高尚全被任命為國家體改委副主任,一直到1993年。

  上世紀90年代有一種看法:在改革進行十餘年後,已經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體改委面臨着變化。

  1998年國務院進行機構改革時,體改委被降格變成“國務院經濟體制改革辦公室”。體改委從此退出國務院組成部門序列。

  據媒體報道,體改辦人員編制從200人壓縮至不到90人。從1982年成立到1998年撤銷,國家體改委一共存續了16年。

  5年後的2003年,體改辦的命運再次發生改變。體改辦與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合併,成立了國家發改委。當時有觀點認為,“發展”離不開“改革”,因此要把兩個機構結合起來。

  從職能上來看,國家發改委既要負責投資行政審批,還要管理經濟運行和物價,無法像“體改委”一樣,只負責經濟體制改革。

  十八大後,高層釋放出新一輪改革的信號。去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深入研究全面深化改革的頂層設計和整體規劃,明確提出改革總體方案、路線圖、時間表”。

  “必須要有一個專門研究改革的統籌協調機構。”今年2月17日,在2013年中國經濟50人論壇年會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鄭新立認為,不管是恢復過去的體改委,還是重新建立一個類似體改辦的機構,在當下推動改革的前提條件下,都非常重要。

  領導小組組長或由黨中央最高領導人出任

  有學者評價,過去30多年的“體改委”、“體改辦”、“發改委”所承擔的實際改革工作基本上限於經濟領域,而未來成立的“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將負責全方位的改革設計。

  對於“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的性質,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常修澤表示,雖然都有“頂層設計”的職能,但國家體改委是在政府層面,是國務院的組成部門,而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是黨中央設立的,層級更高、協調面更寬、更具權威性。

  高尚全建議,考慮到要精簡機構,為了不增加新機構,全面深化改革小組可以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基礎上,採取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的方式。

  目前中央設有多個“領導小組”,例如中央財經領導小組、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等。根據領導小組的組織機構設置慣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的組長可能由黨中央的最高領導人出任,副組長等組員應包括其他政治局常委和委員,以及來自相關國家部委的部長。

  1980

  國務院決定成立“國務院體制改革辦公室”

  國務院秘書長兼任主任

  1982

  五屆全國人大決定設立“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

  國務院總理兼任主任

  國家機械委 財政部

  稅務總局部分人員併入

  1998

  體改委降格為“國務院經濟體制改革辦公室”

  退出國務院組成部門序列

  2003

  體改辦與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合併,成立國家發改委

  經濟體制綜合改革司專門負責改革

  2013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