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全會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要健全自然資源資産産權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改革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
本報記者 劉紅傑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環所所長潘家華表示,從環保領域來看,這次有了一些非常大的突破。特別強調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把生態文明制度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列入三中全會的文件中,而且不止一次出現,至少有三次出現生態文明制度建設。首次非常明確地提出了要劃定“生態紅線”,意義十分重大。
浙江農林大學孫洪坤教授表示,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從黨的十八大報告來看,環境資源管理制度主要是指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和嚴格的水資源等環境資源的管理制度;法律補救制度主要包括耕地保護制度、生態補償制度和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公眾參與制度不僅包括保障公民的環境權,賦予公民環境公益訴訟的權利,還包括加強生態文明教育,增強全民的節約意識、環境意識和生態意識;而政府責任制度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主要體現為對幹部考評制度進行改革,要求將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