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新聞頻道 > 時政滾動

輿論高度評價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落實促改革調結構措施

發佈時間: 2013年10月23日 14:5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人民網 | 手機看新聞

領導人視頻集

原標題:

  人民網北京10月23日電 10月18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半年多來國務院出臺的促改革、調結構措施落實情況彙報,部署進一步抓好夯實經濟穩中向好基礎的相關工作。消息迅速引起媒體和網民高度關注。各大門戶網站紛紛在首頁頭條位置進行轉載,許多媒體刊登解讀文章。一些境外媒體也進行了報道評論。

  媒體和網民主要觀點:

  一、認為新一屆政府調結構、穩增長政策已見成效,實現全年增長目標“板上釘釘”。新華網等媒體稱,新一屆政府履職以來,李克強總理已主持召開26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有序地圍繞調結構、穩增長、促改革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為經濟平穩運行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動力。香港《星島日報》等媒體稱,新一屆政府穩增長、調結構的政策已見成效。《香港經濟日報》稱,消費佔經濟的比重逐季上調,反映增長動力的數據普遍呈向上之勢,中國經濟發展內生動力確實有所增強。路透中文網稱,得益於“穩增長”政策支持,中國三季度經濟增速一如預期反彈至7.8%,全年實現7.5%增長目標幾乎是“板上釘釘”。

  二、認為當前經濟回升基礎尚不穩固,調結構、促改革仍要加大力度。路透中文網稱,沒有理由對中國經濟前景悲觀,但也不要過於樂觀,當前中國經濟回升的基礎尚不穩固。英國《金融時報》稱,在不造成經濟下滑的情況下,淘汰一種迄今廣泛成功的模式,是一種棘手的平衡努力。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等表示,我國經濟運行整體向好,但是基礎並不穩固,特別在經濟內生增長能力的形成方面還有較大差距。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等表示,經濟依然屬於靠投資拉動的固有發展模式,未來調結構、促改革任務艱巨。新華網等媒體稱,要從原來依賴投資和出口驅動的粗放型增長,轉向依靠全要素生産率的提升,唯有依靠改革來完成。

  三、高度評價會議部署強調結構調整,將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注入“強心針”。《每日經濟新聞》等媒體稱,面臨穩增長壓力,很多地方在結構調整方面動力不足。為此,國務院常務會議專門部署進一步落實已出臺的促改革調結構措施。張立群等人認為,會議明確進一步抓好政策落實,深化改革,推動産業轉型升級,為經濟發展開拓新的空間,既著眼當前,又兼顧長遠,非常重要。《經濟日報》等媒體稱,會議的相關部署,對於穩定市場預期、增強人民群眾對改革的信心十分重要。新華網等媒體稱,常務會議提出的四大要求,將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注入一劑“強心針”。很多網民留言表示支持國務院促改革、調結構,認為相關措施已初顯成效,希望中央政府加快推進住房、醫療、養老等民生領域的改革,進一步縮小貧富差距、實現社會公平。

  四、期盼完善制度、嚴格督查,切實疏通政令不暢的“堰塞湖”。《每日經濟新聞》援引廣東省社會科學綜合開發研究中心主任黎友煥等人觀點稱,轉型升級提了很多年,但地方往往碰到經濟下行就放棄了原則,採用保眼前數據的運動式投資,使得我國産業升級和經濟轉型一次次碰到阻力。新華網等媒體稱,要疏通政令不暢的“堰塞湖”,一是加快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努力營造各類主體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二是必鬚髮揮制度的激勵和約束作用,確保政策措施儘快“落地”。網民高度關注會議提出要解決“堰塞湖”,相關消息共吸引3萬餘名網民參與評論。網民普遍認為解決政令不暢的“堰塞湖”刻不容緩,希望嚴格督查,強化懲戒。有網民稱,“開‘堰塞’、去積弊、通政令,方能政通人和。”“其實不是政令不暢,而是懲戒太輕。”“讓公務員飯碗有壓力,改革才會真正有動力。”

channelId 1 1 1

搜索更多 堰塞湖 結構措施 的新聞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