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專家:簽署中國—東盟睦鄰友好合作條約是讓鄰居更放心

發佈時間:2013年10月14日 13:5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國際在線 |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王幸):中國總理李克強日前在文萊出席第十六次中國-東盟(10+1)領導人會議時,提出積極探討簽署中國-東盟國家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建議。這項建議位於李克強提出的七項建議的第一條,引起各方的極大關注。中國東盟問題專家在接受本台記者採訪時表示,中方的出這一建議是為了讓周邊鄰居更放心,進一步增強中國與東盟之間的互信。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曲星認為,中方提出這一建議回應了東盟在發展與中國關繫上的重大關切。他説,“東盟在發展與中國的關繫上有一個很大關切,因為在實力對比上他們與中國有很大差距,歷史上曾經也發生過一些各種各樣的問題,現實中在海上還有一些爭端,所以他們最擔心的是,能不能與中國真正和平友好相處。我們提出簽署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其中的‘睦鄰’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把雙邊建立友好的睦鄰關係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排除用武力解決爭端的選項。”

  東南亞國家1976年簽署了《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中國于2003年率先加入這一條約,目前東盟還與美日韓俄印等國簽署了這一條約,亞太地區存在一個多國共同參與簽署的《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的架構。但從中國和東盟雙邊層面來説,還沒有真正的雙邊條約的安排。曲星認為,如果簽署這一條約可以為中國與東盟關係提高到一個更高的層次奠定堅實的法律基礎。他説,“現在中國提出與東盟來簽署一個雙邊性質的睦鄰友好合作的條約,這樣就把中國與東盟的關係提高到一個更高的層次奠定了一個堅實的法律基礎。而且李總理提出的這個條約多了‘睦鄰’兩字,包括共同致力於維護南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這是非常重要的,就是使雙邊高層次的合作關係有了法律基礎和法律框架。所以,在政治上非常重要的。”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南亞東南亞研究所副所長張學剛認為,中方主動提出探討簽署睦鄰友好合作條約是具有開創性的一個舉措,具有新時代的特點,體現了中國新型的友好合作理念,而且對中國與東盟和平解決南海爭議具有指導作用。他説,“從安全的角度來講,條約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首先,以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為基礎,中國和東盟可以更加穩妥、積極地推進‘南海行為準則’的協商。第二,在此基礎上,可以更好地深化和拓展中國與東盟達成的‘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後續行動指針’的工作,比如探索在非敏感領域探索及開展漁業、海上搜救等方面更加順暢的合作。對於共同妥善應對一些地區熱點敏感問題,也可以起到更好的指導作用。在此基礎上,中國與東盟可以更深入地開展非傳統安全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張學剛認為,在中國—東盟合作將從“黃金十年”邁向“鑽石十年”的關鍵的轉捩點上,李總理此時提出積極探討與東盟國家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對中國—東盟關係未來發展意義深遠。他説,“這個條約的意義是非常深遠的。首先對整個中國—東盟關係總體的穩定與和平將起到一個最基礎性的作用。在此基礎上,對未來十年中國—東盟由‘黃金十年’發展升級為‘鑽石十年’的經濟繁榮和共同發展,將提供一個非常堅實的一個安全保障。在此基礎上,中國—東盟就可以實現更深的互信,共同參與和開展更深度的合作。比如説,海上互聯互通,共同打造新型的海上絲綢之路,港口對接,海上共同開發,打造和開啟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談判等等。”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