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新聞頻道 > 內地

李克強今赴東亞系列峰會 中國外交“對焦”東南亞

發佈時間: 2013年10月09日 03:2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新聞

領導人視頻集

原標題:

  中新網北京10月9日電 題:李克強今赴東亞系列峰會 中國外交“對焦”東南亞

  記者 馬學玲

  繼今年5月亞歐大陸之行後,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今將開啟第二輪外訪,出席東亞領導人系列會議並造訪東南亞三國。此前一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剛剛結束對東南亞的訪問。重量級人物頻頻到訪,彰顯中國經略周邊環境塑造互惠格局的外交方略。即將舉行的東亞系列峰會因囊括諸多看點備受矚目,步入第二個十年的中國-東盟關係如何在更高意義上破題,引發期待。

  習李相繼造訪 東南亞成中國周邊外交最重要一環

  繼今年5月中下旬出訪印度、巴基斯坦、瑞士和德國之後,中國新一屆政府首腦將開始又一次出訪。10月9日至15日,李克強將出席在文萊斯裏巴加灣市舉行的東亞領導人系列會議,並對文萊、泰國、越南進行正式訪問。

  此前一日,習近平主席剛剛結束對東南亞的首訪之旅,其間,中國和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在此背景下,李克強此行被賦予重要意義。

  “東南亞在中國周邊外交中是最重要的一環。”外交學院外交學系教授蘇浩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一方面,中國要建立一個穩定的周邊環境,東南亞是最關鍵的地區之一;另一方面,中國要在國際上發揮更大作用,則首先要使周邊地區穩定或處理好與周邊國家關係。

  “此外,由於美國重返亞太戰略的推進,東南亞實際上變成了美國戰略再平衡當中一個重要且關鍵的環節。”蘇浩説,從中國大周邊和中美關係兩個層面考慮,東南亞正好是一個交匯點。習近平與李克強相繼造訪,充分體現了中國新一屆領導層對東南亞的重視程度。

  “除會議主辦國之外,到訪的其他幾個國家都是精心挑選的,都是比較有影響的重要的東盟國家,與中國的關係都比較重要。”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研究學部主任張蘊嶺向中新網記者談道。

  分析稱,李克強此訪與習近平此前的東南亞之行前後緊密銜接,傳遞的理念一脈相承。中國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先後南行、造訪周邊,凸顯出中國經略周邊發展環境、與鄰國塑造互惠共贏格局的戰略思維。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東南亞部分國家面臨金融危機威脅的背景下,中國領導人頻密到訪既提振信心,也表明中國堅定“惠鄰”的立場。

  其實,回顧近半年,中國新任領導班子與東盟地區國家領導人的互動極為頻繁。輿論稱,中國與全球任何其他地區或國家的互動次數都無法與之相比,中國對東盟戰略地位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與東盟國家關係持續向好的同時,新的課題也在考驗著這一關係,如中國與部分東盟國家在南海問題的爭端。對此,張蘊嶺指出,“選擇在南海問題上存有爭端的國家進行訪問,表明中國是有信心處理這個問題的。”

  系列峰會冀開創東亞合作新格局 中國作用凸顯

  根據安排,李克強將出席在文萊斯裏巴加灣市舉行的第16次中國—東盟(10+1)領導人會議、第16次東盟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和第八屆東亞峰會,這將是他首次出席東亞領導人系列會議,引發關注。

  蘇浩認為,在全球經濟復蘇相對乏力的背景下,如何加強東亞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尋找更多刺激經濟發展的方式,應是此次系列峰會討論的重點。為此,中國可能會宣佈一些重大措施。

  張蘊嶺也表示,在經濟尚未完全恢復、存在諸多不穩定因素的當下,此次系列會議將著眼東亞地區的開放發展,進行宏觀政策協調。媒體稱,與會期間,中國將倡導開創新的東亞合作格局。

  分析稱,中國和東盟經濟合作主要可觀察三方面,一是互聯互通如何落實,二是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框架的簽署,三是雙方如何互補,發揮各自的優勢形成大的平臺。對此,蘇浩認為,西太平洋國家之間是一個完整的産業結構,所以RCEP的建立有深厚客觀的物質基礎,中國料將積極推動這一進程。

  “上述系列會議有一個核心,都是就東亞區域合作問題在最高層次進行討論。此外,這也是中國大周邊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為不僅關涉東南亞,更涉及東北亞甚至南亞及南太平洋,所以中國對此非常重視。”蘇浩指出,這是一個多種利益博弈的重要的多邊外交舞臺。

  “近期以來,由於東亞地區一系列複雜的領土爭端問題,導致東亞系列峰會出現一些複雜的因素,所以,在這一平臺上,中國既要處理好與周邊國家關係,同時要避免一些敏感問題干擾。”蘇浩説。

  針對備受關注的南海爭端問題,中國近期做了很多工作。蘇浩指出,整體而言,與前兩年相比,南海問題有所降溫,但不排除個別國家與會期間提及這一問題。“不過這不會成為主調,討論東亞區域合作才是會議主流。”

  系列峰會上的首腦外交也是一大看點,針對各界臆測,中國外交部表示,中方沒有考慮安排與日本、菲律賓領導人的雙邊會晤。與此同時,美國總統奧巴馬的意外缺席也引發輿論熱議。

  對此,蘇浩表示,這在一定程度上將對美國在西太平洋的形象造成消極影響,反而會更加突出中國的作用。此外,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會讓東亞國家更加認識到,東亞區域合作內生動力在自身,必須依靠自身邏輯和力量,推動東亞區域一體化進程。

  中國-東盟關係:由“量的擴張”走向“質的昇華”

  中國已連續4年成為東盟第一大貿易夥伴,東盟繼續保持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中國是東盟第四大外資來源地,東盟是中國第三大外資來源地;10年來,雙方相互投資累計已達1007億美元,年均增幅達13%;雙方建成發展中國家間最大的自貿區……數字可見,建立戰略夥伴關係十年間,中國-東盟關係實現跨越式發展。

  歷經“黃金十年”之後,中國與東盟正努力創造“鑽石十年”,打造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升級版,雙方關係處於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重要時刻,在此背景下,李克強此訪被寄予期待。

  據中國外交部介紹,李克強將闡述中國新一屆政府加強與東盟關係的外交政策,進一步就深化雙方政治安全、經貿、互聯互通、海上合作、社會人文等領域合作闡述立場和看法,主要包括探討簽署《中國-東盟國家睦鄰友好合作條約》;打造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

  “如果説中國-東盟關係過去的發展是‘量的擴張’,那麼未來的發展將是‘質的昇華’。”蘇浩指出,中國與東盟國家的關係將深度融合。

  “擬於2015年建成的東盟共同體值得肯定,東盟加強自身建設是必要的,但其總體實力還是有一定局限,所以,想謀得更好發展,東盟就必須與中國及其他東亞大國進行連接,這樣才能激發其自身經濟的內在活力。” 蘇浩如是強調中國對東盟的作用。

  在蘇浩看來,中國與東盟是一個産銷相連的經濟整體,東盟的發展需與中國在經濟上密切聯絡並依託。除經濟合作之外,政治安全合作也不可或缺,尤其在共同維護南海和平穩定等方面,中國與東盟具有非常重要的共同利益,雙方絕不能排斥,應相向而行。

  談及南海問題之於中國-東盟關係,蘇浩表示,“這只是雙邊國家層面或技術層次上的問題,絕不是中國與東盟整體關繫上的問題,這些‘支流’並不會影響或破壞中國-東盟關係這個‘幹流’的發展。”

  “隨著中國國力上升,‘防中國’的趨勢也在增強,但‘防中國’並不是‘反中國’。”對於一些雜音,張蘊嶺指出,身正不怕影子斜,中國應自信從容面對。

  對於中國-東盟關係前景,諸多國際關係專家持樂觀態度。“中國-東盟關係比過去任何時候都緊密,而且這一趨勢還會繼續加強。”張蘊嶺説。(完)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