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東亞峰會

發佈時間:2013年10月08日 15:0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

  東亞峰會的概念最早是由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蒂爾于2000年提出的,而東盟也早在1995年就決定在舉辦每年一次的首腦會議時,歡迎其它亞洲國家的首腦參加。1997年年底,東盟與中日韓三國“10+3”合作機制正式啟動。2001年,參加“10+3”會議的東亞13國26位專家組成的“東亞展望小組”提出了建立“東亞共同體”的報告,為東亞地區合作提出了發展藍圖。2004年,在老撾首都萬象舉行的第八次“10+3”領導人會議決定,2005年在吉隆坡召開首屆東亞峰會。

  在東盟的推動下,首屆東亞峰會于2005年12月14日在吉隆坡舉行,東盟10國和中國、日本、韓國、印度、澳大利亞、新西蘭6國的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與會。與會領導人提出了17項具體領域合作倡議,簽署了《東亞峰會吉隆坡宣言》。第二屆峰會于2007年1月在菲律賓宿務舉行,與會領導人簽署了《東亞能源安全宿務宣言》,提出了東亞地區能源合作的具體目標和措施。第三屆峰會于同年11月在新加坡舉行,與會領導人簽署了《氣候變化、能源和環境新加坡宣言》。

  東亞峰會作為東亞地區一個新的合作形式,致力於推動東亞一體化進程、實現東亞共同體目標。峰會為年度領導人會議機制,由當年的東盟輪值主席國主辦,峰會議題由所有參與國共同審議。東亞峰會目前有18個參與國,即東盟10國和中國、日本、韓國、印度、澳大利亞、新西蘭、美國和俄羅斯8國,因此峰會也被稱為“10+8”峰會。

  東盟組織提出的參加東亞峰會的三個基本條件是:應是東盟的全面對話夥伴;已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與東盟組織有實質性的政治和經濟關係。

  目前,峰會已初步形成經貿、能源、環境部長的定期會晤機制,但仍主要通過外長工作午餐會或非正式磋商以及高官特別磋商,就峰會後續行動以及未來發展方向交換意見。

  首屆東亞峰會于2005年12月14日在吉隆坡舉行

  屆東亞峰會

  2005年12月,首屆東亞峰會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舉行。與會各國領導人簽署了東亞峰會《吉隆坡宣言》等文件,並就國際和地區性政治、經濟問題以及全球和本地區所面臨的挑戰等交換了意見。溫家寶總理在首屆東亞峰會上發表了題為《堅持開放包容 實現互利共贏》的講話。

  2007年1月,第二屆東亞峰會在菲律賓宿務舉行。出席會議的東盟十國、中國、日本、韓國、印度、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簽署了《東亞能源安全宿務宣言》,提出了東亞地區能源合作的具體目標和措施。溫家寶總理髮表了題為《合作共贏 攜手並進》的講話,就東亞合作方向提出了三點主張,即東亞合作應是實現地區共同發展與繁榮的合作,是促進國家之間和諧相處的合作,是尊重社會制度和文化多樣性、多元化發展的合作。

  2007年11月21日,第三屆東亞峰會開始前與會領導人合影。

  2007年11月,第三屆東亞峰會在新加坡舉行。東盟十國、中國、日本、韓國,以及印度、澳大利亞和新西蘭16國領導人出席會議。與會領導人簽署併發表了《氣候變化、能源和環境新加坡宣言》。溫家寶總理在會上發表了題為《攜手合作 共同創造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的講話,著重闡述了中國政府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的5點看法和主張。

  2009年10月,第四屆東亞峰會在泰國華欣舉行。會後發表了主席聲明。 溫家寶總理出席峰會。會後,溫家寶與東盟各國領導人共同見證了多項合作文件的簽署。

  2011年11月19日,第六屆東亞峰會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開幕。這是與會領導人集體合影。

  2010年10月,第五屆東亞峰會在越南首都河內舉行。與會領導人通過了旨在紀念東亞峰會5週年的《河內宣言》。溫家寶總理出席會議。

  2011年11月,第六屆東亞峰會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舉行。會議通過了《東亞峰會互惠關係原則宣言》和《東亞峰會關於東盟互聯互通的宣言》兩個成果文件。溫家寶總理在會上就南海問題闡明中方立場。

  2012年11月,第七屆東亞峰會在柬埔寨首都金邊舉行,會議通過了《金邊發展宣言》,提出“均衡、包容、可持續”的發展,表示將在金融、能源、教育、災害應對、公共衛生、互聯互通等六大領域擴大合作。宣言再次確認了東盟在東亞峰會的主導作用和在相關區域合作機制中的核心地位。中日韓三國宣佈啟動三國自貿區談判。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