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專家談絲綢之路經濟帶:中國與中亞合作進入黃金期

發佈時間:2013年09月13日 09: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

  中新社北京9月11日電 (梁曉輝)“‘絲綢之路經濟帶’從提法上來説是一個新鮮的概念,儘管美國之前有一個‘新絲綢之路計劃’,但國內一直有聲音希望中國與中亞、甚至歐亞地區的合作概念應該由中國來提出,所以習近平主席提出此概念是一個必然的結果。”

  在11日上午的中國社會科學院《中亞國家發展報告(2013年)》《上海合作組織發展報告(2013年)》發佈研討會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歐亞和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孫昌洪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對“絲綢之路經濟帶”做出上述解讀。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演講時首次提出了“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概念,並提出要創新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概念一經提出便引起各界熱議。

  孫昌洪説,中亞國家獨立20多年來,最重要的目標之一就是更好、更多、更深地融入更廣闊的國際社會,而不僅僅是局限在中亞地區。中國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不僅涵蓋中國與中亞的合作,而且能與中亞國家一起更快融入國際社會,對中國和中亞國家都是利好因素。

  “經濟帶建立之後,中國與南亞之間不單單是經貿方面的往來,還包括很多制度安排、政府之間的協調。”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中亞室主任、《上海合作組織發展報告(2013年)》《中亞國家發展報告(2013年)》主編吳宏偉向記者表示,中亞國家在發展上一直希望能“借力”中國,“絲綢之路經濟帶”恰恰是中亞國家特殊地緣優勢、充當東方和西方的橋梁的作用體現,中亞國家也可以此繁榮自己的經濟,“絲綢之路經濟帶”建立是一個多贏的舉措,意義重大。

  “絲綢之路經濟帶”對中亞國家的現實意義,也可以從《中亞國家發展報告(2013)》中得到印證。報告顯示,2012年中亞國家經濟總體形勢不如往年,經濟增速普遍放緩,個別國家經濟仍處於低迷狀態。“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中亞國家表示非常歡迎,也意味著中國和中亞國家之間將來的經貿合作會更加務實,是中國和中亞合作進入黃金期的具體體現。”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副所長、該報告主編孫力稱。

  他同時表示,中國和中亞關係進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習主席在出訪時將中國和中亞五個國家都提升為戰略夥伴關係,尤其是在烏茲別克斯坦簽署了一個友好合作條約,以法律的形式將兩國世代友好的理念固定下來,政治互信不斷加深。在安全合作方面,2014年美國從阿富汗撤軍,中國與中亞在共同應對阿富汗問題上會有進一步合作,上合組織也會進一步發揮作用。在人文領域,中亞國家現在特別期望了解中國,甚至形成了一個“漢語熱”。

  “我們了解到,學習漢語的在中亞國家找工作特別好找”,孫力説。

  《中亞國家發展報告(2013年)》和《上海合作組織發展報告(2013年)》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出版,後者是該書問世以來的第五本。(完)

channelId 1 1 1

搜索更多 經濟帶 中亞地區 的新聞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