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神功”? 蔣躍新作(新華社發)
神“編” 謝正軍作(新華社發)
捧 商海春作(新華社發)
資料圖片
王林“大師”在“王府”對著紙符吹一口氣,蓋在盆下,從容不迫地掀開後,一條蛇在眾人的歡呼中蜿蜒而出。這一幕日前在馬雲和李連杰親眼見證後,世人只能靠網上流傳的視頻領略當年風采,因為此時的王林,只能躲在香港,唉聲嘆氣地接受採訪,辯解説那些賴以成名的絕技,不過是“雜耍”。
隔空移物、發功滅火、水下閉氣、人體過電、隔空取蛇、綠豆治病、泥鰍奇效、道教養生……如果你對這些並不陌生,那麼對這30年來的氣功大師、養生大師們,想必也有所耳聞。他們曾歷經千萬人膜拜的風光,也曾在打假鬥士與媒體攻擊下黯淡收場,在本已銷聲匿跡時,不經意間被名流朋友們帶去的光環出賣,再次成為時代的笑柄。而“大師”這個詞,也在人們心中變得愈發廉價。
那些年“大師們”橫跨過的領域
“大師”二字,在字典中通常被解釋為“學業或技藝上造詣極高的人”。要在近年來被轟下神壇的這些“大師”中找出與此定義相符之處,則只有“學業或技藝”這兩方面他們依然活躍。從“國學大師”們一馬當先的傳統文化範疇,到“管理學大師”們無往不利的傳授經營之道,從“氣功大師”們苦心經營的表演性懸壺濟世,到“養生大師”們高擎的包治百病旗幟……凡大師所到之處,相關領域一片狼藉,以至於著名的反氣功大師人士、中國科學院何祚庥院士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直言,“大師這個詞已經被毀得差不多了”。
國學首當其衝。已故的北大季羨林教授,生前公開表態辭去包括“國學大師”在內的三頂桂冠,但沉迷于大師熱中的輿論,還是將一生研究梵文而非中國文化的季羨林推上了大師寶座,不容辯解。無獨有偶,易中天在某媒體組織的一個論壇上,甫一上臺,就對主持人作揖道:“我求求你了,別再介紹我是什麼國學大師,真的承受不起……”
一些人的痛苦,卻是另外一批人所求之不得的榮譽。近年來的“國學熱”大潮,讓一批鶴發童顏的老先生煥發出了事業上的第二春。畢竟,一張慈祥的臉和一把飄逸的鬍鬚,看起來就是頗為可信的“道骨仙風”。但傳統經典中,民眾耳熟能詳的就那麼幾部,新解舊解混來混去也就能講一年半載,那些閃光的人生道理沒用太久就捉襟見肘了。
至於機場、車站的書店裏,則常年擺滿了能幫企業做大做強甚至做成500強的“大師”著作。只是“大師”們可能真的忙於授課,沒能對其管理理念親身實踐,年復一年靠走穴賺錢。即使真的有過可以稱道的實戰經驗,也要再買個博士學位,或者給自己貼上真假難辨的“北大、清華客座教授”標簽,更上一層樓。
不過,這些在“氣功大師”們面前只是小巫見大巫。上世紀80年代興起的“氣功熱”,造就了一批信徒百萬計的“大師”,他們治病救人、懸壺濟世,甚至還聲稱曾發功滅大興安嶺火災,能讓導彈偏離航向。隨著國家相關政策的出臺,這些人逐漸沒了市場,轉而低調從商,或者私下替名流、貪官看病,最近大肆曝光的王林,正是成名于那個年代。
近些年最流行的還是“養生大師”。改革開放30多年後,人們的腰包鼓了起來,對身體的健康尤為重視,不管哪個門派,只要有歷史有傳説,講好故事就能引來追隨者。於是演雜耍的青年李軍就搖身一變成了道長李一,道教養生生財有道;針織廠工人張悟本則將自家三代人都改成了中醫從業者,假學歷虛頭銜樣樣都不能少,一把綠豆治百病;初級護士馬悅淩以“不生病的智慧”獨步天下,可惜造化弄人,100多人因她書中“生吃泥鰍”的妙方中毒。
這還只是浮出水面的,那些默默無聞的“大師”,市場更加廣闊。光是淘寶上,與“大師”有關的商品就達數十萬件,“大師”們留下的字畫、古董,“大師”們開光的物件,甚至是“大師”們寫在薄薄紙片上的祝願,銷量也成百上千。而那些電視上、報紙上未能爆得大名的“大師”們,也沒必要怨天尤人,只能怪市場太大,同質化競爭日趨激烈了。
至於那些目標人群定位高端的“大師”,則在不聲不響間,早已賺得盆滿缽滿。若非馬雲、李連杰等人造訪的消息被傳到網上,王林恐怕還在他低調而奢華的“王府”中為來訪的要客展示與其他名流甚至官員的合影,樓下停著他的勞斯萊斯和悍馬車。
誰搭建了“大師”通往神壇的路
當一個個“大師”因曝光而倒下時,有網友戲言,在我們的時代,“大師”都快變成一個貶義詞了。伴隨著一茬又一茬出現的大師,人們不禁要問:為何這些“大師”總有市場、總能八面玲瓏地左右逢源,甚至連官員、明星、富商這些“社會精英”都奉之為座上賓?
何祚庥院士從上世紀80年代“氣功熱”席捲全國開始,便與“氣功大師”多次公開論戰,一開始雖難抵整個社會的狂熱,但隨著時間推移,以及政府相關文件的出臺,人們逐漸認識到了他們當時觀點的可貴。談及那段全國追“大師”的往事,何祚庥認為,科學界甚至不少政府官員,將大師們推向了神壇,而大量信徒的盲目追隨,也讓科學界的清醒聲音很難發出去。
而無論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在民智未啟、社會發展落後的階段産生的“氣功熱”和“造神運動”,還是在信息化高度發達的今天,一個個“大師”的産生,其中都有媒體推波助瀾。張悟本正是通過做客湖南衛視某節目迅速走紅,但其知名度上升太快,以至於他的綠豆療法將批發市場的綠豆價格推高了一倍多,更是自稱《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一書四個月內銷量過百萬,悟本堂診所一號難求。
在社會背景和媒體助力之外,“大師”們之所以能登上神壇,更重要的還是他們瞄準了“市場需求”。北京大學中文系張頤武教授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大師”們之所以能有市場,首先是依靠雜耍手段的“神功表演”吸引受眾,但最核心的要素一般有兩個,即治病和預測未來。而這兩點,都瞄準了現代社會中人們普遍存在的健康問題——無論是生理健康還是心理健康。
張頤武認為,隨著社會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自身健康問題越來越關注,特別是中老年人對這些問題尤其關注。而這也給了那些“養生大師”以市場,他們以簡便易行、不一定能保證“神效”但基本無害的藥方行走江湖,這種手法古已有之。而更重要的是,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生活的壓力、對未來的焦慮無時無刻不困擾著人們,這時,心靈雞湯也好,預測未來也好,都成為“大師”賴以四面通吃的伎倆。
無論是普通民眾,還是明星富商,對“大師”大多是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寄希望於從“大師”那裏尋得一劑良方,填補因信仰缺失而留下的空白。就連一位“80後”都能自封為“風水大師”,通過在淘寶售賣“心靈安慰劑”一般的“開光靈符”而年入千萬了。同時,張頤武也認為,這些“大師”也善於與明星、官員、富商構建關係網,在逢場作戲與精心設計裏為自己牟利。
有市場、有需求、有魔術和雜耍般的“拿手絕技”、有八面玲瓏長袖善舞的社交技巧,加上媒體的推波助瀾,“大師”們便乘勢而起,在光怪陸離的現代社會裏,半是自封半是被推地登上了神壇。
不為“大師”所惑需媒體公眾合力
“成也媒體,敗也媒體”,越來越便捷的媒介渠道,既造出了更多“大師”,也加速了“大師”們的滅亡。“大師”祛魅的速度早已今非昔比,當年何祚庥們通過五六年鬥爭才揭開氣功師的本來面貌,但張悟本從被揭發到倒下只用了幾個月,王林則是寥寥數天。就連因違建樓頂別墅而被牽出的“治癌神醫”張必清,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都憤憤地大罵“王林牽連了我”。
“最近冒出來的王林最多算個‘小師’。王林知道太招搖撞騙不行,所以刻意低調,因為前面的‘大師’下場他都看到了。”何祚庥説,如今的情況已經比當年好得多,不再需要科學家特意向中央打報告,媒體的曝光就足以將他們拉下神壇。
回首“大師”們的登頂神壇與跌落之路,人們往往感慨良多。而這條充滿誘惑又貽害無窮的“神壇之路”,是否有辦法根本斷絕?
説起真正的大師,陳寅恪先生“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名言乃是必要條件。“我們都很清楚真正的大師是怎樣的人。”何祚庥説,“他們有戰略思維,能夠看到影響科學全局的大問題。有很好的科學功底,比如丁肇中的實驗功底,李政道和楊振寧的理論功底,還要有獻身科學的志趣。那個年代不少科學界人士也希望一蹴而就,想靠氣功做出成果來震驚世界,肯定是不行的。”
人非聖賢,孰能無欲?在通向成功和幸福的坎坷道路面前,人們往往希望能有捷徑。命運、風水、奇跡、“神人”,在漫長的歷史中,都是國人迷信的重要元素。從皇帝到官員,從士大夫到老百姓,無論是陰陽五行、讖緯之學,還是長生不老、飛升成仙,都構成了中國“迷信傳統”的悠久脈絡。自王充寫下《論衡》已有將近2000年,范縝的《神滅論》亦已問世1000多年,但迷信依然在中國的大地上“野火燒不盡”地繁衍生息。雖然隨著時代發展,像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那樣“大師”動輒擁有數萬甚至數十數百萬信眾的狀況已一去不返,但通往理智與科學的道路依然充滿崎嶇。
2011年公佈的第8次中國公民科學素養調查結果顯示,2010年,我國具備基本科學素養的公民比例僅為3.27%,僅相當於日本、加拿大、歐盟等主要發達國家在20世紀80年代末的水平。因此,無論是教育機構、專業的科學工作者,還是國家政府機關、公眾媒體,都有向民眾傳播科學知識、普及科學常識的責任和義務。只要迷信的土壤還在,就仍有可能在未來滋生“大師”。
在採訪中,何祚庥和張頤武不約而同地提到,在今天,在使用“大師”“公知”這樣的詞語時,人們的言語中都帶有了一絲調侃和諷刺的意味。在某種意義上,這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一方面,人們依然需要專業人士的意見作為參考,但同時,“大師”和“公知”這兩個詞曾經帶有的“全知全能”色彩的褪去,也代表著民眾獨立、質疑精神的發展。
張頤武認為,要真正根絕“大師”現象的出現,重要的是在轉型期的浮躁社會氛圍中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精神家園。無論是兜售著開光靈符的“風水大師”,還是叫賣著預測未來的其他“大師”,瞄準的都是人們焦慮不安、需要安慰的心靈。但如何祚庥所言,在通往科學的道路上,並無捷徑。人生的道路,亦是如此。
製圖:潘旭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