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主講人檔案
戴旭
著名軍事專家
2010年中國互聯網九大風雲人物之一
主要研究軍事戰略和國家安全問題
主要代表作有《大空戰》、《海圖騰》
《C形包圍》、《盛世狼煙》等
富國強軍是歷朝歷代的夢想,五百年來中國做過怎樣的強軍夢?
為什麼説落後就要挨打?為什麼説最可怕的是戰略思維的落伍?
機遇與厄運共存,近代六次軍事變革為何總是與我們擦肩而過?
海權時代與黑火藥革命雙重落伍後,晚清又有哪些過失與錯失?
在軍事轉型機遇到來時,為何看不到武器背後的現代戰略思維?
敬請關注,《講武堂》6月8日10:18播出
著名軍事專家戴旭深度解讀,《近代中國強軍夢》之二:晚清的過失與錯失。
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來到《講武堂》。上一講主要講的是明朝時期我們錯過了海權和火器時代一場軍事革命,這一講我們主要講一講晚清,晚清又連續錯失掉了兩次軍事革命。
在明朝的中後期,清朝的前期,中國在世界軍事領域的落後,主要是海權時代和黑火藥革命雙重落伍的結果,並直接導致了晚清時期兩次鴉片戰爭清軍的失敗。歷史都是有原因的,歷史不能割斷,雖然它不會重演。戰爭樣式可能和原來不一樣,但是歷史規律是一樣的。在鴉片戰爭失敗以後,清王朝就開始了 “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改革開放,史稱“洋務運動”。
應該説清朝的反應還是非常快的,決心也很大。戰爭失敗了,馬上就反思為什麼失敗,馬上就開始整個社會的變革。短期內就引進了大量的西方的槍炮,並且還造了很多的軍工廠予以仿製。這些軍工廠有小型的,還有大型的,比如江南造船廠。同時還不惜重金直接購買了兩艘當時在東亞最先進、最重型的鐵甲艦——“定遠”和“鎮遠”。也就是當時清朝想到了,既然我們是從海上被人家打敗,我們要從海上堵住,不再讓後續的災難重演,當時的指導思想就是這樣。既然你是洋槍洋炮,堅船利炮,那麼我也要有堅船,我也要有利炮,這是一個直接的動力。洋務運動從器物層面上首先展開,從引進人家的先進武器,引進人家的大型兵器開始。這種引進一度曾經使清朝的海軍總實力位居世界第七,東亞第一。這時候清朝還派出海軍的留學生到當時世界最先進的海軍國家英國去學習,看起來已經很有中興的氣象了。但是清朝的官員們只看到了武器,而沒有看到武器背後的現代戰略思維。只看到了海防,卻沒有領悟現代海權進攻和征服的價值。清朝的統治者對買來的艦隊賦予的使命是什麼呢?就是就地擋住以後再來的外國軍艦,根本沒有一個整體的聯合艦隊的概念。所以那些艦隊放在東海的叫北洋水師,放在南海的叫南洋水師,不叫中國海軍或者叫大清海軍。這是典型的陸軍守關思維。清朝所謂的水師,其實只是水上陸軍。
(1)海軍從誕生起,按照西方對海軍的理解,使命只有兩個:一是平時,要為本國的貿易商船護航保駕,保護本國的海外商業利益;戰爭的時候,海軍的使命就是把敵國的海軍,消滅在港口裏,把敵國的軍隊堵在他們的本土上,不能出海,不能對自己的國家構成威脅。西方在海軍的運用上,有著不同的戰略思維。
1586年,英國和西班牙發生衝突,當時雙方劍拔弩張,國家間的戰爭一觸即發。海盜出身的英國海軍上將德雷克知道,英國的海軍就是由一批海盜出身的人建立起來的,他知道海軍的這個特點,所以搶先率領一支由25條船組成的強大艦隊,進攻和掠奪海地島以及加勒比海西岸的一些港口城市,然後沿著西班牙海岸一路掃蕩,到達加的斯的時候已擊沉和俘獲了36艘西班牙的補給船,其中還包括一些千噸級的大船。我搶了你的補給船馬上可以補給我自己,我就可以進行更遠更大規模的搶劫。這一次進攻破襲行動,大大破壞了西班牙海軍統帥克魯茲的戰爭準備工作。當你還在準備的時候,他已經過來打你了,把你所有的海上海軍體系打垮。
接著,德雷克又對西班牙最重要的港口加的斯發動了一次最為大膽的進攻,他率領4條軍艦闖入加的斯港口內,擊毀和燒燬了33條西班牙的艦船。按德雷克本人後來的説法,“我就是想燒一燒西班牙國王的大鬍子。”
由於西班牙和葡萄牙當時的關係非常地親密,還曾經一度合併為一個國家。德雷克在返回英國的途中又闖入葡萄牙海岸,連續打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艦船。1587年5月15日,他還襲擊了裏斯本外的一些船舶的錨地,
之後,德雷克的艦隊繼續南下,攻佔了一個很遠的西班牙要塞,在這一帶又給西班牙漁船和貨船造成重大損失,還毀壞了很多造船材料。
即將回到英國母港,德雷克海盜本性不改,順路還打劫了西班牙國王一條私人的東印度公司運寶船,船上有十一萬英鎊,當時這是一筆鉅額的金錢,還有很多商業秘密檔案。先敵出擊的好處馬上就體現出來了。由於德雷克這一次戰前的先敵出擊,它的直接結果是什麼呢?就是把迫在眉睫的戰爭——西班牙對英國的戰爭整整推遲了一年。當時西班牙的國力比英國要強大得多,它的軍隊就更不用説了。
過了一年後,西班牙戰爭基本上準備完了,最後雙方是在公海上發生了一次著名的大戰,在這個大戰中,西班牙艦隊基本上被消滅殆盡,
直到300多年以後的第二次世界大戰,英國還保持著這一海軍作戰的傳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英國海軍像一個兇悍的看守一樣,把德國海軍牢牢地圍困在德國的港口裏,就不讓你出去。德國能做的是什麼呢?只能派一些潛艇,因為它從海下出去,英國沒有辦法發現,用它的潛艇艦隊對英國的海上運輸線進行襲擾。這雖然給英國的海上運輸造成很大的損失,但是你自身的海上運輸沒有發揮任何作用,所以英國海軍就像一個看守一樣牢牢地把它看住。
隨著戰爭形勢的逆轉,我們都知道,最後在大西洋上,德國潛艇又被護航的航空母艦所壓制,德國的海上優勢全部喪失。英國在二戰當中,仍又把首先出擊的傳統發揮到極致。1940年英國還創造了這麼一個戰例,它出動航空母艦,數量非常少的艦載飛機對駐在塔蘭托港的意大利艦隊進行夜間突襲,讓意大利艦隊蒙受巨大的損失,一舉奪得地中海的制海權,又把意大利海軍壓制住了。它根本不和對手的艦隊在大海上進行決戰。先敵打擊的傳統,到這個時候由艦對艦發展到了機對艦,飛機對軍艦,它實際上已經把飛機當成一個可以飛行的軍艦。
這個傳統隨後就被日本人學來了,因為日本近代軍隊也是向歐洲學習的。但它和清朝不一樣的是,它把歐洲的這些傳統也學到了。我們可以看到在甲午戰爭中,日本對清軍,對北洋水師,對俄羅斯的太平洋艦隊使用的偷襲戰術和遠程進攻戰術的指導思想就是歐洲的指導思想,就是到對方的港口裏去,到它的老營裏去,把它的艦隊殲滅在港口裏,不讓它下海,讓你的軍事力量沒有辦法發揮作用。直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又從英國身上學到了空襲戰術,發起了珍珠港事件。
(2)海軍遠程進攻的戰略原則,後來被一些軍事思想先進的國家應用到空軍的戰術上。海軍和空軍的戰略屬性是一樣的,都具有大區域、快速的機動性。因此也有著強大的戰鬥動能,天然就適合遠程進攻,以點打面。用於進攻則長袖善舞,用於防禦則捉襟見肘,防不勝防。也就是説這兩個軍種,天然就不適合防禦,而相比而言,陸軍才是攻防兼備。
假如在19世紀中葉的清朝北洋水師中,有人能夠了解英國和西班牙海戰的歷史,那麼北洋水師也許就不會在自己的港口附近,被實力遠遠弱于自己的日本海軍擊敗。如果回顧近代中國海軍的歷史,我們可以看到,北洋水師曾經有過不只一次的機會把日本海軍扼殺在搖籃裏,也就是説根本不需要後來發生大東溝海戰。
在北洋艦隊1886年7月第一次訪問日本的時候,我們看到了這個機會。我屢次在犯一個學術錯誤,就是老是假設歷史。但是有些歷史之謎,你如果不假設的話,你可能不太容易形象地理解它的價值,不太容易直觀地去理解它的本質,所以我總是在犯這樣一個錯誤,假設歷史。當時假如北洋水師擁有歐洲人西方人的海軍理念,會是什麼樣呢?我們就會看到,北洋水師有很多次先敵打擊的機會,如果把握住了這些機會,就可以避免後來甲午戰爭的悲劇。剛才説到第一次訪日,當年7月李鴻章接到袁世凱的報告,説朝鮮有人在謀劃聯俄防英,而俄國正有意要拿掉朝鮮的幾個港口。朝鮮一向又是大清的保護國,清政府知道,一旦朝鮮落入別的國家必將危及自身安全。於是就命令丁汝昌率領北洋艦隊前往朝鮮的永興灣一帶巡防。丁汝昌的一個總教習英國人瑯威理接到命令以後,立即率“定遠”、“鎮遠”、“濟遠”、“威遠”、“超勇”、“揚威”6艘軍艦前往朝鮮的東海岸海面進行操演。之後,由於海上長途航行需要加油、需要修理等等,於是四條軍艦,“定遠”、“鎮遠”、“濟遠”、“威遠”4條軍艦奉李鴻章之命,在丁汝昌的率領下前往日本長崎的大海港進行大修,留下其餘的兩艦在海參崴待命。
在這一次訪日當中,北洋水師的水兵和當地的日本民眾發生了肢體衝突,最後北洋水師損失慘重,被打死了5人,重傷6人,輕傷38人,失蹤了5人。
當時這個事件發生以後,瑯威理堅決要求丁汝昌對日開戰,要求即日行動,置日本海軍于不振之地。瑯威理是一個英國人,他具有英國人的思維方式,但是丁汝昌沒有下令,這是第一次喪失了把日本海軍扼殺在搖籃中的機會。
就在長崎事件結束後的一個月,天皇下令由內庫撥款30萬日元作為海防補助費,正式拉開了“海防獻金運動”。也就是天皇&&,全面捐款,大建海軍。日本媒體進行了大肆宣傳,隨即日本全國開始了大建日本海軍運動。
大清國北洋水師第一次訪問日本,不僅失去了這樣一個機會,同時還使日本同仇敵愾地發展海軍。日本內閣提出了一個5860萬元的海軍開支方案,獲得了國會的通過。1892年,內閣又公佈了建造10萬噸軍艦的計劃,該計劃在天皇的裁決下很快得以落實。1893年,這個時候甲午戰爭已經倒數第二年了,戰爭馬上就要爆發了。日本天皇又發佈了一個詔書:決定在此後的6年裏,每年從自己的私房錢中撥出30萬日元,從文武官員的薪金中抽出1/10作為造艦的經費繳納國庫。到甲午戰爭的前一年,日本海軍已經有各種軍艦55艘,彈藥儲備已經超出了一次對華戰爭可能消耗掉的好幾倍,日本海軍已經迅速發展成為一支可與北洋水師相抗衡的海軍力量了。
北洋艦隊的軍官也注意到了日本海軍的高速發展,這和五年前的長崎日本海軍已完全不一樣了。這時候一些北洋水師的軍官已經有了危機感。如右翼總兵劉步蟾就向丁汝昌説道,現在我們北洋水師的戰鬥力已經弱于日本,添船換炮刻不容緩。丁汝昌也感到了這一點,認為北洋艦隊有一些艦艇已經老化,這個時候有些軍艦的航速和射速上已經落後於日本,他也請求購買軍艦。但是沒有想到的是當時朝廷的指導思想不一樣,建北洋水師買大艦不是為了和人家作戰的,因此當時朝廷對待繼續添置軍艦一事積極性不高,後來就不給經費。不給經費就導致後來沒有辦法再繼續添置新型的裝備,這就導致一方面號稱東亞一流艦隊的北洋水師停滯不前;而另外一方面,一支二流艦隊在高速地趕超。
我們還可以再比較一下美國是怎樣利用它的海軍的。當時清廷讓李鴻章買大鐵甲艦和建北洋水師是為了嚇唬日本,但是美國不是。美國著名的黑船到日本以後,直接送給日本人一面白旗,什麼意思呢?就是你日本要麼向我投降,舉著白旗過來,要麼你就把白旗扔掉,過來和我作戰。同樣是威懾,同樣是嚇唬,人家是這樣嚇唬的。這就是雙方海軍完全不同的理念。
近代日本崛起的歷史,被史學家評論為是“一部民族主義的勝利史”。日本的近代體驗及其覺醒與中國有著密切的關係。鴉片戰爭以後中國悲慘的命運成為日本的一面鏡子,它看到了由於戰爭失敗,歐洲列強的登陸,整個國家變得不像樣子。於是日本就發奮圖強,日本清醒地認識到了現代資本主義弱肉強食的本質,義無反顧地走上了軍國主義的擴張道路。最為典型的例證就是日本發展海軍和使用海軍的決心。它購買軍艦絕不僅僅是為了保衛自己的國土不被入侵,而是為了消滅國家的敵人,掠奪別人,強大自己。這也正是西方對海軍的理解。
日本沿著西方的海軍戰略思維,順著西方的戰略思想,朝著稱霸太平洋的目標一直在走,結果和新型的霸主主義的美國撞在了一起。我們知道雙方奉行的是一樣的侵略擴張政策,在同一條路上,日本是一輛轎車,美國是一輛卡車,結果日本被撞翻了。
儘管如此,在對現代軍事發展趨勢的把握上,直到今天美國對世界趨勢的把握還是值得世界借鑒的。在英國使用海軍的基礎上,它又有了發展,先禮後兵。我先告訴你,帶有最後通牒的性質。所以美國的思維是繼承了歐洲的思維——整個戰略思維和軍事思維,直到今天美國還是世界各國的軍事導師。
很多人包括我們很多中國人,只看到了美國的武器,美國的隱形飛機、美國的空天飛機、美國的核動力航母、美國的激光武器等等,其實那些武器都是美國全球進攻性的軍事戰略思想的産物。沒有統治全球的需要,沒有世界帝國的需要,它不會造這些戰略性的兵器,可我們現在有時候還是只看到這些東西。我們只是看到這些東西,我們的戰略思維相對於清朝就沒有太多的進步。
(3)回顧這段歷史,讓我們忍不住思考,清朝既然不想使用這些專門用於遠洋進攻的鐵甲艦來消除國家的隱患,那為什麼要耗費這麼多的錢,來購買這些昂貴的武器?如果只是為了保衛本土不被再次入侵,清朝完全有另外的選擇。清朝不僅沒有領悟到制海權的要義,沒有領悟到現代海軍對於國家的意義,他還失去了另外一次軍事革命——鐵路帶來的陸權的復興。
我們知道從古至今,軍隊戰鬥力的核心就是機動力。這就是為什麼在冷兵器時代騎兵能夠戰勝步兵,為什麼蒙古軍隊用這麼少量的兵力就可以征服全世界的原因所在。海權也好,陸權也好,核心都是機動力。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機械化戰爭,機動力仍然是核心,其代表兵器就是飛機、航空母艦和坦克,陸海空三大兵器。當然機動力同時也要和火力結合,因為你沒有相當的火力,機動力就沒有意義。而鐵路的發明,在十九世紀提供了全新的陸戰機動力。
1803年,英國人理查德·特裏維西克製造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台蒸汽機車。1825年,英國人喬治·斯蒂芬森設計了“旅行”號蒸汽機車,與它相伴的就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條正式運營的鐵路——斯托克頓至達林頓的鐵路。因此後來喬治·斯蒂芬森也被稱為“蒸汽機車之父”。
這個時候清廷在幹什麼,在鎮壓太平天國。在清朝鎮壓太平天國的時候,地球的另一端爆發了美國內戰——南北戰爭。在美國南北戰爭當中,鐵路的戰略價值得到了全面證明。
1850年,普魯士和奧地利之間發生了衝突,奧軍將75,000人的大軍從匈牙利和維也納利用鐵路輸送到波希米亞,迫使普魯士在阿爾木茲投降。9年後,普魯士的另一個潛在的威脅法國也採取了大膽行動。在1859年的意大利戰爭中,法軍利用鐵路,在三個月內向前線輸送了60多萬士兵和將近13萬匹戰馬。其中的12萬人只用11天就送到了戰場。在以往,如果採用其他原始機動方式的話,需要兩個月,這就是鐵路。
當時的歐洲都在使用鐵路,但是最終把鐵路進行戰略性運用的國家還是普魯士。在以老毛奇為代表的德國參謀總部軍官團的努力下,地處中歐的普魯士通過建設戰略性的鐵路網,獲得了極大的內線機動性。並最終通過普奧、普法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德意志統一的基石。
由於鐵路不能修到海上,所以大陸型的國家從中得到的好處就遠遠超過了海洋型國家。這一點對於空間廣闊的陸地大國來説非常重要,對於擁有漫長海岸線的陸地大國影響更加深遠。清朝後期,如果把握住這個趨勢,就可以看到陸權復興的希望,可惜的是它沒有把握住。大清朝由於長期的閉關鎖國,廟堂之上已經基本上沒有有思想的人了,大多是一些追名逐利之徒。而民間下層雖然有一些睿智的人士,但由於人微言輕,意見也難以到達朝廷,即使到達了也不可能被官僚衙門認可採納。因此,一個擁有四億人口的大國,真正能夠看到世界大勢巨變的非常少。
大清國的第一條鐵路是英國商人修建的,時間是1865年。一個為了攬生意的英國商人杜蘭德,在北京宣武門外鋪了一條約半公里長的展覽鐵路。今天看就像一個模型一樣,就像廣告,做起了實物廣告。這個宣傳很成功,因為火車的轟鳴,攪動的是整個北京城的神經。最後全北京都轟動了,但是它並沒有真正觸動中國的統治階層。這條短命的鐵路,建成以後僅僅起到了廣告的轟動效應。之後隨即就被步兵統領衙門下令拆除了。
第二條鐵道出現在江南,由吳淞口到上海。時間是在1876年,是英國怡和洋行修建的。鐵路全長14.5公里,時速達到20多公里,這個時候已經可以有商業用途了。
但是清朝對鐵路還是不能接受,最後由總理衙門和英國商人交涉,用28萬兩銀子把它買下,然後將鐵路、火車全部拆毀,並用輪船把鐵路和火車頭全部裝到船上,直接沉到大海裏面去了。到1877年,即一年以後,清朝又自己修建了一條鐵路,就是從唐山到胥各莊的鐵路,目的是為了運煤。但由於保守派的反對,説這條鐵路可能會損傷地脈,當9.7公里長的鐵路建成以後,鐵路上的火車不能開蒸汽機車,用很多的馬拉著車箱前進,很像《讓子彈飛》裏邊的場景,馬拉火車。這就是當時清朝的理念。而這個時候,西洋人的蒸汽船已經源源不斷地把外國的煤炭銷售到中國的沿海,而你卻還想用馬拉火車開採煤碳來和外商爭利。
軍人出身的劉銘傳看到了鐵路的戰略價值,李鴻章這個時候也略有所悟,都看到了這一點。可決策者始終沒有從戰略高度、戰略思維認識這個問題。儘管一些官吏已經認識到這個問題,但最終沒有敵過滿朝公卿保護風水的蠢動。
中法戰爭爆發之後,清軍的陸上機動力依舊停滯在鴉片戰爭時期的水平上。當時的法國人曾算過這樣一筆賬,如果分別以西貢和廣東作為雙方的前出基地,同時運軍隊和物資至諒山一線,法軍只需四十天,而清軍卻要四個月!這就是雙方機動能力的差距。
中法戰爭,最後是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這一結果,刺激了清王朝,促使清廷高層對鐵路建設的態度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但是這個所謂的轉變也不過是從中法戰爭結束到甲午戰爭爆發,十年間修建了約400多公里的鐵路。
就在中國磨磨蹭蹭的時候,日本卻深刻把握住了這個時代的脈搏。早在德川幕府時期,日本的民間學者佐藤信淵,這個人曾經寫過《宇內混同秘策》。書中明確指出,日本進攻最容易的地方就是中國的滿洲。他説滿洲的地形和我們日本非常類似,又離我們非常近,因此應該首先鎖定這兒,一定要把征服滿洲作為我們的目標。
日本後來定下來要爭奪中國的東北。伊藤博文主張進行內部改革,加大改革力度,提出要節儉費用,多建鐵路,趕添海軍。日本這個時候採用的政策就是海軍和新型的陸軍同步並舉。後來它的這個建議得到了日本決策層的採納。李鴻章的北洋水師去訪問日本的時候,他只是看到日本海軍的進步,卻沒有看到日本陸軍的進步、日本鐵路的進步。在日本鐵路進步的背後是日本新陸軍的進步,面對日本的步步緊逼,當時清朝只是一味地應付,消極防禦,從來沒有想過主動進攻,更不要説主動出擊了。
(4)在被歷史遺忘的角落裏,有兩個不同尋常的小人物,一個叫姚文棟,是清政府出使日本公使黎昌庶的隨員、直隸試用通判。在日本工作期間,姚文棟獨具慧眼將日本陸軍省出版的《兵要日本地理小志》一書譯為漢文,希望“印給外海水師各營”參考。值得注意的是,此時是甲午中日黃海之戰前11年。與之類似的人物,還有清政府派出國外的遊歷官、時任兵部郎中的傅雲龍。他所著的《遊歷日本圖經》中的《日本疆域險要》一章,是以用兵的觀點對日本作軍事地理的分析,字字句句、論説精道。但是,在不重視人才的大清帝國,這些小人物的智慧,變成了落滿灰塵的一紙空文。
我們可以比較一下同時代在英國學習的中日兩國的留學生。伊藤博文後來當了日本的首相,為明治維新的成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而嚴復最後只能做一個學者,寫一寫文章,在北洋水師被殲滅以後放聲大哭,最後實際上是被邊緣化了。東鄉平八郎後來成為日本的一代海上名將,而劉步蟾等卻只能當一個中級軍官,在錯誤的戰爭當中以身殉國。就是由於國家整體性戰略思維的落後,當然也涉及到文化上的問題,非常僵化的一種戰略思維。人才被壓制,不重用,是導致在整個軍事革命中錯失時機的重要原因。
甲午戰爭爆發的時候,雙方實際上是處在一個非常不對稱的位置上的。日本已經完成了兵役制度的改革,它不僅完成了海軍裝備、陸軍裝備,戰略戰術,以及這個國家在技術形態上的變革,而且在國內建設了完備的鐵路網。到了1893年,甲午戰爭前一年,日本已經有了2039英里的鐵路,當時清朝的鐵路才400公里。到1903年,日本增加到4500英里,而這個時候大清國還是400多公里。
此時日本海軍和中國的北洋水師在總體實力上接近平衡。大清朝的軍隊被迫在陸海雙重落伍的情況下,和已經初步實現了現代化的軍隊進行了一場殘酷的較量。大清朝的軍隊在1840年落後於歐洲軍隊,在1894年還落後於日本,究其原因就是,社會形態的落後和軍事形態的落後導致軍事思維的落後及戰略戰術的落後。今天我們一定要把這些原因找出來。學習歷史、紀念歷史的意義在哪?就在這裡。甲午戰爭的主戰場是環渤海灣的一個巨大的弧形地帶,清軍當時處於外線作戰的狀態,由於缺乏戰略性的鐵路網,清軍被迫以徒步行軍和騾馬機動來對抗日本蒸汽機艦隊在海上的機動,那怎麼能趕得上它。日軍充分利用機動性的落差,在平壤會戰以後,日軍兵分兩路,一路經鴨綠江攻入中國境內,一路從海上直接進攻大連、旅順,通過兩棲攻擊,逼迫北洋水師南逃威海。在奪取了北洋水師的根據地之後,再向南追擊。海軍從港口的正面封堵北洋水師的外逃出路,同時又在榮成灣再次進行大規模的兩棲登陸,陸軍橫越山東半島,從背後攻取威海衛軍港。
實際上北洋水師是在日本陸海軍的夾擊之下被打掉的,如果當時清朝陸軍有這個機動性,本來日本陸軍是上不了岸的,上不了岸北洋水師就不至於被全部殲滅。就是由於雙重的落伍,才導致戰爭的雙重失敗,對這場戰爭我認為還有進一步挖掘的必要,甲午戰爭的結果,是雙方對於世界大勢的認識和對策正確與否的一個直接證明,更是雙方軍事變革成就的一個直接證明。也可以説,甲午戰爭的結局,是中日兩國改革開放和新軍事變革成敗的直接説明。晚清政府的鼠目寸光,沒有把握住國家發展核心建設的關鍵是技術,也沒有抓住以技術為基礎的世界軍事時代特點,進而導致了國家的覆亡和民族的災難。
今天的中國仍然在改革,今天的中國軍隊還在變革,從這個意義上説,甲午戰爭並沒有結束。這場戰爭包含的歷史教訓和意義,也仍然值得我們進一步地審視。
(5)今日回顧歷史,客觀的講,在1840年鴉片戰爭之前,中國就已經徹底錯過了海權時代。由於失去工業革命,中國缺乏蒸汽機,因此而無法發揮世界儲煤大國的巨大優勢。等到晚清權貴認識到西方堅船利炮的厲害,急忙購買槍炮軍艦的時候,中國雖然抓住了海權時代的尾巴,但同時卻又沒有看到,世界軍事正在進入新陸權時代:由鐵路、火車和電報構成的陸地機動力量,已經讓海權變得沒有多大意義。
我們不妨這樣設想:如果當時中國不是以舉國之財力購買軍艦,而是將財力人力用於發展鐵路、火車,地面火炮和機關槍,也就是發展新陸軍,那麼縱使日本軍隊登陸,也不能在大陸逞威。由於國家財力全部用於北洋水師,整個清軍的陸地機動能力難以提高,火力嚴重落後。這樣日軍登陸後,清軍在自己的陸地上竟然不能佔據兵力和火力的優勢。甲午戰爭是一場海陸聯合作戰,在這一場戰爭的背後,雙方領導者對於世界軍事大勢的判斷,對於國家經濟、政治建設的指導思想是完全不同的。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國家的建設和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經濟是國家建設的核心,經濟發展的核心是工業,而工業的核心又是技術,技術又主要是由軍事拉動的。日本從一開始,就定下了“殖産興業,文明開化,富國強兵”這樣一個明治維新的大綱,然後又有“開拓萬里波濤,揚國威于四方”的國策。這不僅把國家的改革開放看作工業、經濟、政治、軍事的系統工程,還確立了遠大的國家目標。
而清朝只是把洋務運動局限在經濟改革的範疇內,試圖“師夷之長技以制夷”,學人家的長處來戰勝人家。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結果官員都被眼前的小利迷住了雙眼,小民又被一些眼花繚亂的現狀所迷惑。舉國陷入“上下交徵利”——上下互相爭奪利益,官府搶劫百姓的經濟發展模式。一邊是國家不斷地喪失國土和權益,一邊是官府對老百姓的經濟掠奪,形成官僚壟斷資本集團,社會矛盾日益尖銳。於是,世界軍事形勢的轉折性變化,就不再有人關注。清朝的軍事變革,就此成為一場沒有方向的行軍,失敗是必然的。軍事變革失敗了,軍隊在戰場上失敗就是必然的。也可以説,甲午戰爭是中國不懂海軍,忽視鐵路帶來的新陸權變革,錯過新陸軍革命所受到的必然懲罰。
近代中國軍隊,從此與世界大國軍隊的技術差距越拉越大。而新的歷史機遇,卻還在不斷的錯失之中。
清朝軍事變革的失敗,還讓我們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當擁有軍事優勢的時候如何運用這一優勢。晚清的做法是什麼呢?就是維持茍且偷安的局面,就是能安一天是一天,能過一天是一天,而不是為了國家爭取更大的活動空間、爭取更大利益,未雨綢繆地消除國家隱患。這使得花費鉅資買來的武器沒有軍事價值,而且還成為巨大的經濟負擔。因為你不能形成循環,就像北洋水師後期用的軍艦。你有優勢的時候你不把日本海軍幹掉,最後等到日本快要趕上來了,甚至人家超過你了,人家打你了你才被動應戰,這時候這些軍艦已完全沒有用了,等於這些銀子全部扔到海裏去了。假如你當時有優勢的時候把它打掉,哪還會有這些事情呢?最後,國家在琉球上沒法和人家爭議,割掉了台灣、割掉了東三省,這一切後果都是因為這一系列的失敗帶來的。當時如果能夠準確地把握住這樣一個軍事要義,提前發揮你的軍事優勢、發揮它的效益,這一切都不會發生。我們今天就要思考這個問題,武器就是用來保護國家和政權安全的,威懾是效能之一,要主動地作為,這是爭取效益最大化的捷徑,當我有優勢的時候我就要發揮它的優勢。被動反擊的思想觀念,毒害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不打第一槍,人家打過來了,我們還要宣稱我們如何有道義等等,都是不懂得軍事優勢對國家安全和經濟利益的意義。我建議我們有些人讀一讀《劍橋戰爭史》,看看西方近代戰爭理念是什麼。明朝以後的中國,完全失去了軍事創新的思維能力、工業能力和科技能力。這也是在中國的軍事思想體系中,自唐朝之後便不再有偉大的軍事思想家出現的原因。直到20世紀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出現,才填補了這一千年的歷史空白。所以説回顧歷史就是為了讓我們看清未來,當我們看著這樣一部慘不忍睹的歷史時,我們能夠從中引發很多方面的思考。謝謝大家,下一講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