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韌:兩年後將發射天宮二號

發佈時間:2013年06月12日 06: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錢江晚報

  原標題:兩年後將發射天宮二號

  昨天下午神十發射,神舟飛船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戚發韌,在北京航天城看了電視直播。中國載人航天以往任何一次發射,戚老總會親臨現場。不過從去年神九發射起,戚老就在北京關注神九、神十的發射。戚老在電話裏呵呵一笑:“我們在這方面的技術已經很成熟了,在北京關注一下就可以啦!”

  是否圓滿

  15天后見分曉

  戚老説,中國的交會對接技術,從神八第一次起,就表現得非常好。“神十任務是不是圓滿,要等15天后,我們要有點耐心哦。”

  戚老説,自1992年起,我國確立了以建立空間站為目標的航天“三步走”計劃:第一步就是載人飛船階段,我們這個階段應該説通過神五、神六已經圓滿完成了。

  第二階段叫空間實驗室階段。這個階段為了什麼呢?為了建立第三步,就是為了建立空間站做技術準備。哪些技術準備呢?比方説第一是出艙,神七完成了。第二個交會對接,神八開始做。第三要有物資補給,在這個過程中要有貨運飛船;第四還要有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統。就是你用過的空氣、用過的水可以再生,循環使用,否則的話用不起。這四個大的技術問題解決以後,中國就要建自己的空間站了。

  但是要建立空間站,我們現在的能力只有十噸,所以我們飛船就八九噸那樣子。空間站大了,需要研製大載重火箭,大的火箭運載能力有二十多噸,將會在海南發射。

  戚老説,通過神八到神十的任務,我們解決了交會對接技術。“除交會對接技術外,空間站還需要輸送水、空氣、食物以及各種儀器設備。現在的飛船運輸能力不夠,需要研發運輸能力較大的貨運飛船。貨運飛船也具備交會對接功能,但可以是無人的,對接完成後不必返回。”

  戚老還表示,空間站工作是長期的,一直依靠地面輸送生活保障物資,成本太高,因而需要再生式生命保障技術,比如清潔空氣、補充氧氣、水的循環使用,以及一些植物等生長。“只有掌握了這些技術,宇航員才能在空間站長期生活和工作。”他説。

  兩年後

  發射天宮二號

  戚老説,神十是一次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的首次應用性飛行,發射並完成與天宮一號空間交會對接等任務後,我國載人航天第二步任務的第一階段將完美收官,全面進入空間實驗室和空間站研製階段。

  戚老透露,在完成神舟十號任務後,天宮一號不會再與其它載人飛船對接,但將繼續利用天宮一號上的科學實驗載荷進行科學實驗,也將利用飛行的機會繼續考核飛行器的技術,包括産品的可靠性和壽命。

  而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將在兩年後發射,其後中國將發射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進行交會對接。

  本報特派記者 梁建偉 王曦煜 發自酒泉

責任編輯:劉志勇

熱詞:

  • 交會對接
  • 天宮
  • 空間站
  • 空間實驗室
  •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