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原標題:中國“蛟龍”號再起航 將搭載14名科學家下潛
中廣網北京6月11日消息(記者郭淼 王偉)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搭載我國“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的“向陽紅9”試驗母船昨天從江蘇江陰蘇南國際碼頭起航,遠赴南海和太平洋開展為期113天的試驗性應用航次任務,14位科學家將首次搭載下潛。
如果您的瀏覽器不能正常播放此音頻,請您在瀏覽器上方根據提示下載相應的瀏覽器播放器插件,為此給您帶來的不便,請您諒解!
“蛟龍號”首個試驗性應用航次分為三個航段:第一個航段赴南海執行任務,共43天,主要在南海特定海域開展長基線的定位系統的實驗;第二航段共42天,主要在東北太平洋多金屬結核勘探合同區進行海底調查和取樣;第三航段共28天,計劃在西北太平洋富鈷結殼資源勘探區開展近底測量和取樣,這也將是今年蛟龍下潛的科研重點。
蛟龍號總設計師徐芑南:“錳、銅、鎳、鈷這些都是戰略性資源,現在陸地開採越來越大,今後肯定需要海底資源來補充,我們初步勘探海底,錳、銅、鎳、鈷儲量都很大,比陸地資源要高出幾千倍到幾十倍。錳是高出幾千倍的數量。”
三個航段有近20個潛次,每次會有一名潛航員和科學家同時下潛。中船重工集團702所水下工程設計室主任、蛟龍號副總設計師胡震介紹,“蛟龍號”首次搭載下潛的14位科學家來自不同的領域。
胡震:“這次利用潛水器科學家和工程技術人員到海底去做這方面的研究還是第一次,特別是像對錳結核去這種試開採對生物環境的影響,沒有載人潛水器是沒法實現的。”
預計搭載“蛟龍號”的向陽紅9號試驗母船到達長江口後,將於14號抵達南海指定作業區,進行相關的科研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