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新華社評論員:災難砥礪精神 夢想凝聚力量

發佈時間:2013年05月11日 09: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政府網

  原標題:新華社評論員:災難砥礪精神 夢想凝聚力量

  新華社評論員:災難砥礪精神 夢想凝聚力量——寫在汶川地震五週年之際

  新華社北京5月11日電

  新華社評論員

  歷史的長河中,五年不過是彈指一瞬。對於在廢墟上重新站起來的新汶川而言,五年來的巨變足以使其在人類抗災減災史和發展史上留下不可磨滅的濃重一筆。

  記憶在五年前的“5·12”驟然定格,希望在五年後的今天成為現實。汶川搶險救災的驚心時刻,見證了全國人民心手相連、守望相助,共同抗擊災害風險的頑強與堅韌;五年恢復重建的艱辛歷程,度量出一個偉大國家執著築夢、堅定前行的成長軌跡和巨大跨越。

  多難礪志。五年前,汶川特大地震突然襲來。驚天動地的生死大救援凝聚起億萬中國人民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堅強意志。五年後,蘆山地震不期而至,造成嚴重人員傷亡和巨大財産損失。全國各界緊急行動,戮力同心。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快速反應、有效應對,凸顯沉著駕馭複雜救災局面、總攬統籌發展大局的卓越能力,鼓舞抗震救災的堅定信心、凝聚重建家園的強大力量。美好的希望從未泯滅,逐夢的腳步依舊堅定。

  多難興邦。災難是一面鏡子,也是一道考題,映照執政理念的踐行,也檢驗制度保障的實效。

  五年來,以人為本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面對同樣突如其來的災難,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時間作出重要指示,“把搶救生命作為首要任務”,李克強總理趕赴災區,廢墟上叮囑排查倖存者要“不留死角”。生命至上的理念,為被困者送去生還的希望,給受災者注入振作的動力。黨中央和人民的心息息相通、緊緊相連,匯聚成任何災難也震不塌、摧不垮的精神長城。

  五年間,中國的抗擊災害風險能力不斷增強。從汶川地震後加班加點生産搶運救災急需物資,到蘆山地震後有序調運救災儲備物資,有備無患讓救災更加從容、高效。海內外廣泛讚許中國黨和政府反應更加及時、搶險指揮更加精確、現場救援更加專業。對汶川救災經驗的汲取和完善,奠定了今天蘆山地震高效救援的堅實基礎。

  五年中,砥礪奮進的人民也在不斷成長。網絡上,聲援、祈福災區的浪潮迅速集聚,理性參與救援的呼籲自發形成。從傳遞救災信息到傳播救助知識,從物資籌集到心理疏導,愛心在網絡上涌動,正能量在現實中匯集。這裡面有四面八方捐出的財物,更有來自汶川的志願救援者。無論是主動的捐助,還是專業的救援,點點滴滴都記錄下志願精神的淬煉昇華,公眾面對災難突襲的那份沉著、友愛與果敢。災難見證著民族成長,萬眾一心迸發的力量必將戰勝任何艱險,成就美好夢想。

  “不經巨大的困難,不會有偉大的事業”。從悲壯走向豪邁,汶川地震恢復重建已經交出合格答卷,蘆山地震的安置重建正在有序進行。放眼今日汶川,新建小鎮宛如圖畫,發展水平超過震前,笑容洋溢在人們臉上。五年恢復重建的成就,深刻揭示了力量在國家、優勢在制度、奮鬥在人民的真諦。

  災難帶來的進步補償不會自然而至。設立防災減災日,制訂、修訂災後恢復重建條例、救災條例、防震減災法等法律法規,一系列從政府到社會再到公眾的務實行動,把對防災減災、逃生自救的制度建設和實際能力提升到新高度。中國人民在一次次抗擊災難中砥礪民族品格、篤定前進腳步。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在實現偉大復興夢想征途上,中國人民必將用堅持不懈的接力奮鬥去戰勝一個個困難挑戰,把一切美好的願望都變成現實。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實現夢想的過程,從來不會一帆風順。但唯有經歷苦難,經過奮鬥,追夢的意志才能更為堅毅,圓夢的能力才能更加強大。中國人民在抗擊災難、應對挑戰中積累的經驗、提升的能力、凝聚的精神,必將繼續推動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書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國夢更加精彩的篇章。

責任編輯:劉志勇

熱詞:

  • 汶川
  • 凝聚力量
  • 物資籌集
  • 災難
  •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