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從3月26日起,包括中央電視臺、新華社在內的多個媒體先後開設《最美基層幹部》專欄,推出系列人物報道,反映各地涌現出的基層幹部先進典型。央視首期節目以“百姓心中的‘尼瓦’鄉長”為題,報道了四川省甘孜州道孚縣瓦日鄉原鄉長菊美多吉,一位與藏族群眾結下深情厚誼,感動了無數人的“最美基層幹部”。
而在本報同步開設的專欄中,首位走進公眾視野的“最美基層幹部”,是一位工作在煤礦第一線,雖生活艱難,卻5年始終如一地堅持資助固原市原州區中河鄉30名貧困留守兒童的“80後”女孩馬小萍(據本報3月27日載)。
從中央到寧夏,從“最美鄉村醫生”,到“最美鄉村教師”,再到今天的“最美基層幹部”,近段時間以來,幾乎所有的重點關注和尋找都在基層展開。
僅僅因為“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的倡導嗎?不,當然不。
眼睛向下,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那裏有最為平凡的精彩。對於新聞媒體來説,那裏有最鮮活的素材;對於領導幹部而言,那裏有貼近群眾的“民聲”;而對於所有的“高高在上”,那裏的他,或者她,或是他們,每一個人、每一個群體的背後,都隱藏著故事、蘊含著精彩,只有當我們眼睛向下時,才能走近他們,發現他們,了解他們,為他們感動,為他們震撼。
眼睛向下才能發現“美”。就像菊美多吉,他用年僅33歲的璀璨年華,在平均海拔3600米的草原上樹起了共産黨員不朽的豐碑。如果不是眼睛向下發現了這位最美幹部,我們不會知道原來看似不起眼的鄉村幹部,也能把群眾的小事,幹成“頂天的大事”;不會知道,做好群眾工作不僅需要細緻耐心,還要像菊美多吉一樣在創新中改進工作方法,比如發明“戀愛工作法”;更不會知道,微而不弱,才會美了群眾的心房,美了幹部的胸膛,美了偉大復興之“中國夢”。
眼睛向下能推行“善”。基層的“善”貴在點滴的平凡付出,它沒有“托舉哥”的轟轟烈烈,也沒有“最美的哥”的感天動地,那些滲透在一日一行裏的平凡,沒有一絲驚天動地,卻同樣震撼人心。就像馬小萍,很難想象一個孩子有著重大疾病的家庭,會在她的號召下,堅持資助長達5年,甚至更長。雖然每月500元的數目不算多,但這種細水長流的平凡堅持,卻更讓人感動,也更容易讓人産生共鳴,進而效倣。
眼睛向下能解決“難”。無論新聞媒體,還是領導幹部,眼睛向下所發現的“美”、推行的“善”,宣傳也好,鼓勵也罷,讓更多的人效倣起來,根本目的其實就一條:解民憂。因為,只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那些奉獻在基層、生活在基層的人們中,包括讓那些隨著“最美”而顯現的制度弊病一一顯現,存在於基層的各種不足和問題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解決,“最美”醫生、教師、幹部的境遇才能得到改變,千千萬萬的普通群眾才能收穫更多、受益更多。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眼睛要始終向下的原因所在。(賀姍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