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在蘆山縣雙石鎮安置點,災民正通過剛剛架設的衛星電視收看新聞。晨報特派雅安記者郝笑天/攝
原標題: 不是一家人同吃一鍋飯
雅安地震救援已經進行了四天,蘆山縣城飲食供應比較穩定,但是偏遠山村裏的小夥子還要控制一下食欲,以節約口糧。雙石鎮幾個村裏的主婦們發自內心地感謝解放軍和救援人員,忙活著為他們炸油餅表達謝意。
吃不飽但吃得心裏暖
從清晨開始,一場淅淅瀝瀝的小雨漸漸變成了中雨,臨近中午,雙石中學的臨時安置點裏,女人們開始忙活起午飯來,漸漸地,飯菜香味在操場上飄散開來,一鍋米飯蒸熟了,一盤辣椒切丁端上桌了,一盤素炒苦瓜也做好了。有人將飯端到老人面前,送到抱著小孩的母親手裏,十來個人守著吃一頓飯。記者以為他們是一家人,但一問才得知,洗包菜的是李家的大兒媳,剝春筍的是馬家的兒媳,做鍋燒水的是她們的鄰居。大家坐在一起,吃得其樂融融,宛如一個四世同堂的大家族。
“不是一家人,但是在受災之後,大家都吃一鍋飯。”69歲的馬有傑説,各家把家裏存的米都貢獻出來,菜有的是政府送來的,有的就是各家地裏種的,吃什麼就去地裏摘,沒人説過一個不字。“吃不飽,但是吃得心裏暖和。”山下面的米麵蔬菜還運不上來,壯小夥子只能控制自己的食欲節約口糧,“還是嬸嬸們的家常菜做得好。”在外打工趕回家救災的楊超説。
他們吃不好我們心疼
在雙石鎮中心小學的安置點裏,同樣飄來米粥的香氣,一大鍋白粥在柴鍋裏翻滾,兩個女人在輪流攪動。而另外幾位大姐正在忙著和面,搟成餅扔進油鍋裏炸,漸漸泛出金黃色,“我們在做饃,你們辛苦了,吃一個吧。”這種在北京和油餅大同小異的食物,在四川有著不同的名字,正忙活著的張正瓊大姐將油餅讓給在場的志願者,都被大家婉拒,“不要客氣,我們都吃過了,這些是給解放軍和你們準備的。”張正瓊説。
幾個大姐紛紛説起了解放軍的好,“我們這裡男人都出去打工了,剩下的都是我們婦女和老人兒童,是解放軍第一個趕來幫我們。”“他們每天就知道在那幹活,餓了就吃壓縮餅乾,下雨就在那淋著,我們看著心疼。”幾個大姐一商量,開始動手給解放軍和來幫助他們的救援人員做饃,讓他們揣在身上隨時可以吃。
家裏的米不多了
“娃娃們還住在危房裏,我很擔心。”馬有傑説,由於帳篷不夠,村裏的一些年輕人還住在已經出現裂縫的房子裏,緊著老人和婦女兒童優先住在帳篷裏。馬有傑最大的願望,就是趕緊有帳篷送上來,同時能送來糧食。
“家裏的米不多了。”馬有傑和很多村民吸取了汶川地震的經驗,將包括糧食在內的一些必備日用品放在正房兩邊的房屋,“這裡不容易倒,我們還能搶出些東西。”
雙石鎮和其他大多數蘆山縣下屬的鄉鎮一樣,並不出産大米,都靠平日到大集上購買,一次就買十幾斤,很快就吃完了。為了節約糧食,雙石中學安置點的受災群眾一天只吃兩頓飯。而雙河村楊家組同樣急需大米等糧食以及飲用水和帳篷等救援物資。
好在已經傳來好消息,中儲糧總公司捐贈的首批近百噸救災大米已送達蘆山縣城。
晨報特派雅安記者王彬
物資短缺:
重災區水糧等物資短缺 急缺食物、水、帳篷、棉被、藥品和消毒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