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遠離城市的喧囂繁華,逃離升學和考試的壓力。近日,武漢7對父母放棄城市的優質教育,在鄉下找了一所廢棄的小學,自己教孩子誦經讀典、練習書法。
7對家長坦言,此舉實屬無奈,只因對現行的教育體制失去信心,不得已只好去摸索一條能夠保護孩子們天性的教育之路。
孩子們的“桃花源”?
這處“世外桃源”在武漢市黃陂木蘭山腳下的一所閒置小學。兩層的教學樓一樓被改建成各家的宿舍,每家一個帶衛生間的單間,房裏擺有高低床和書桌;二樓則是孩子們的學習場所。其中,幼兒活動室裏,裝有一大片木板搭成的榻榻米,榻榻米上,有兩塊棉紗搭成的帷帳。
據介紹,這些都是家長們自己鋸木刨光打磨後鋪的,而帷帳則是媽媽們用植物染料手工染的色。活動室裏擺放的玩具中,看不到塑料玩具,更沒有小汽車、變形金剛或芭比娃娃,全是家長們的手工作品,比如用木頭、竹子制的積木和用布縫的手工娃娃。
家長給孩子們安排的生活很規律。早晨7點半起床,吃過家長們輪流做的早飯後,孩子們齊坐在蒲團上,由家長引領著誦讀四書五經等經典。據稱這是孩子們每天最重要的一堂課。讀完經書,年齡大的孩子會有數學、書法、英語等課程,全由家長授課。3歲以下孩子的主要任務則是玩。
除了每天兩個多小時的課堂學習外,孩子們大部分時間都在戶外。所有孩子的衣服上都灰撲撲的,臉蛋大多都被寒風吹得皴裂。8歲女孩朱佳曾上過三年私塾。她認為,在村裏學的內容和學校沒啥區別,但自由時間更多,可以無拘無束地玩耍。
家長説,孩子們沒有考試,但也有任務,就是跟家長一起刷墻佈置教室、填埋垃圾、種菜澆水等,大點的孩子要自己手洗簡單的衣物。“很多人以為教育就是上學考試。而我們認為,讓孩子跟父母在一起勞動、讀書,就是最好的教育。孩子們可以在自然中學習,從模倣父母中學習。”
“我們追求的教育不是一味地傳授知識,而是要培養主動學習和思考的能力,讓孩子在做中學、玩中學”。家長楊女士舉例説,教數學時,沙包、紅豆、小米等與生活相關的物品是最常用的教學道具,如採取丟沙包的教育方式,讓大點的孩子每人丟100個沙包,既鍛鍊身體又培養計數能力。
“遠離城市污染和喧囂,保護孩子的天性,盡可能地給他們自由,給他們一片沒有污染的人文和自然環境,陪伴他們一起學習和成長,這就是我們想給孩子們提供的生活。”一位媽媽這樣解讀她心中的“世外桃源”。
真能逃離應試教育高壓?
為什麼要放棄現行的學校教育,選擇自己教孩子?家長們稱,自己的出發點是不希望子女重復灌輸式教育模式。
從武漢某名牌高校畢業的家長周泉説,她從兩歲多進入幼兒園,前20年人生不是上課就是考試,帶孩子到村裏自己教育,就是不想讓兩個孩子重復自己,從幼兒園開始就接受知識填鴨,讓分數成為唯一目標。
一位母親告訴記者,不送孩子上學,原因在於對現行教育體制失去信心。當她女兒3歲送入幼兒園時,老師為使女兒不哭,恐嚇説“再哭,就把你丟進垃圾桶”。聽到女兒回家復述後,她從此再未送女兒進過幼兒園和學校,“這種教育方式怎麼能尊重孩子個性發展?”
“石頭和草木,是比變形金剛更有價值的‘玩具’。”家長海女士認為,與城裏上學孩子相比,按國外風靡的“華德福教育”理念,關注孩子內在需求,這樣教出的孩子能夠完全接觸大自然,擁有獨立思考和主動學習能力,避免在物質慾望中迷失自我。
10個孩子能在這裡呆到何時?如何上初中、高中?能不能考不上大學?成人後如何找工作、靠什麼生活?針對記者的種種擔心,家長們説,他們也在計劃每年將孩子送到附近的村小學上2、3個月的學,彌補自辦教學的不足,但更多的是順其自然。
在她們看來,孩子沒有學歷不等於沒有能力,現在社會上還有許多大學生、研究生也找不到工作。她們相信孩子們在這種模式的教育下,將來會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找到合適的位置。
家長們還稱,他們每年會組織孩子到全國各地遊學,參加各種社會活動,“這些孩子比別的孩子擁有更多接觸社會的機會,交流融入不是問題”,“至於高考,還沒想過。如果可能,將來也許會去留學。”
據了解,7個家庭的家長多數都受過高等教育,在此陪伴孩子的多為母親,父親則在城市賺錢養家。這些家庭有的是私營業主,有的是教師出身,也有個別家長是“海歸”。
記者還了解到,這些家長們主張的“在家上學”思想,在全國已有不少志同道合者,他們在網上成立了“在家上學聯盟”,已有南京、上海、北京、廣東、成都等20多個分站點,群體內交流頻繁。
公共教育欠缺了什麼?
黃陂區教育局有關人士認為,按照孩子的成長規律,教育應該有明確的目標,必須是呈階段性和連貫性的系統工程,把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攏”在一起,很難體現階梯式的教育區別。
教育界人士説,儘管當前我國的應試教育屢遭社會各界的批評和指責,但不可否認,其教育體制是經過長時間的實驗形成,而且擔任教學任務的老師,都是具有深厚的基本知識儲備。家長直接教孩子,孩子能否接受消化?家長的教學能力是否勝任?
對於自辦教學這條路能走多遠,這些家長均稱自己沒有想過,“走一步看一步。”在交談中,一些家長也坦言,在兩個多月的教學中,他們已經感受到自己知識的匱乏,在教孩子學習的同時,他們也通過網絡、看書等不同方式彌補自己的不足。
湖北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馮桂林則認為,這7對父母的選擇,是用實際行動對現行學校教育模式的無聲反抗。儘管社會對家長們“寧讓孩子做自己的試驗品,也不做學校的犧牲品”的做法褒貶不一,但其行為和家教實踐所展現的教育理念卻值得學校教育深思。越來越多的“在家上學”等有異於常規學校教育的方式出現,代表了當前不少家長對現行教育體制的不滿,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我國基礎教育體系也應做出相應調整,構建更多元化、更符合孩子發展的教育模式。
他説,現行的“應試教育”模式,弊端就是忽略了健全人格的培育,造成了對孩子童心和人格的壓抑。不過,馮桂林也認為,這種嘗試具有風險性,孩子年紀小,可以暫時聽從父母的安排,但他們不可能永遠當“隱士”,“桃花源”裏出來的孩子能不能與社會生活成功“對接”,還需要時間檢驗。
華中師範大學教育學院院長涂艷國教授認為,隨著社會公眾受教育權利的發展,以應試為主、課程統一的傳統教育體系,目前已難以滿足家長對教育的多樣化需求。這也要求我國教育體制改革,亟待在保障所有孩子都能完成義務教育基礎上,研究建立相應的申請與質量保障程序,增加多樣化的公共教育服務內容。(注:文中家長和孩子均為化名)
新華社武漢1月3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