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遷,這項被視作重塑北京“首都功能”、舒緩“大城市病”的干預措施,正在京津冀地區轟轟烈烈地進行著。
隨著北京行政副中心在通州的設立,新發地批發市場、倉儲物流功能也在加快外遷。上千商戶2015年底落戶到河北高碑店。2016年動物園批發市場將基本完成搬遷。2017年前,動批、天意、萬通、官批等市場全部完成疏解。目前,北京共向河北疏解轉移工業項目超80個,總投資1200億元,將形成2500億産能。此外,配套設施及交通、司法、醫療、教育、文化等多領域一體化進程正在全面推進。
京津冀比鄰而居,但經濟發展和環境狀況卻大有不同:
一方面,北京、天津的人口密度漸趨飽和,河北卻寬鬆得多。
2014年,京津冀地區常住人口1.11億人,佔全國的8.1%。其中,北京、天津人口高度聚集,人口密度分別為1311.1人/平方公里和1289.8人/平方公里,均為河北省393.4人/平方公里的3倍以上,是全國平均水平142.1人/平方公里的9倍以上。
另一方面,北京、天津的經濟發展活躍,發展程度也大大超過河北。
京津冀三地經濟發展極不平衡。從人均GDP看,2014年,北京、天津人均GDP均超1.6萬美元,而河北僅6500余美元,不足京津的1/2。
如果聽之任之,以北京、天津的優勢,一定將加劇“虹吸效應”,造成地區之間的剪刀差。搬遷,或許是改變的開始。
未來五年,京津冀的協同發展,能否看到成效,讓我們拭目以待。
對於目前京津冀正在進行的龐大的搬遷計劃,是否可以做到優勢互補、互利互贏,請點擊下面的視頻,聽聽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肖金成的看法。
過去北京探索過很多方法,比如建立衛星城、副中心,但遠遠不能解決“大城市病”問題。今後可以考慮“城市組團”方式,使新發展起來的中心區域功能比較完整,品質比較高,但生態環境比城市中心更好,從而比城市中心有更大吸引力。
——李佐軍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點是産業轉移,就是要調整發展方針,積極發展製造業跨國公司總部及其研發功能,疏解北京作為京津冀區域性鐵路公路交通樞紐功能,著力疏解區域性物流基地、區域性專業市場等區域型商業功能。
——楊開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