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派記者張泉 舒均
“南海一號”,這艘在水下沉睡了800多年的古船,究竟藏着什麼樣的秘密以致引起舉世關注?為什麼它值得我們花費如此大的成本將其整體打撈上來?“南海一號”即將出水,對滿船的文物,世人充滿期待,本報記者帶您先睹為快,通過專家們的前期研究解開海底寶藏面紗的一角。
瓷器
不少瓷器極具異域風格
“南海一號”現已出水數千件完整瓷器,匯集了德化窯、磁灶窯、景德鎮、龍泉窯等宋代著名窯口的陶瓷精品,品種超過30種,多數可定為國家一級、二級文物。“南海一號”還出土了許多“洋味”十足的瓷器,從棱角分明的酒壺到有着喇叭口的大瓷碗,都具有濃郁的阿拉伯風情。
金器
統一的特點是粗大
金器是“南海一號”上目前出水最惹眼、最氣派的一類文物。到目前為止,南海一號共出水了金手鐲、金腰帶、金戒指等黃金首飾,沒有生銹,閃閃發亮。它們比較統一的特點是粗大。鎏金腰帶長1.7米,鎏金手鐲口徑大過飯碗,粗過大拇指,足足四兩不止。可以推測佩戴這些飾品的人體格粗壯,身材高大。
銅錢
“海上絲路”的硬通貨
目前“南海一號”沉船點發現銅錢已達上萬枚。其中,年代最老的是漢代的五銖錢,年代最晚的是宋高宗主政期的紹興元寶。
這麼多的貨幣一方面可能表明當時中國的國力之盛,中國貨幣可以成為“海上絲路”的硬通貨,另一方面,也表明了船主的富裕。
更多精彩新聞:
世界小姐總冠軍張梓琳出任"三亞形象大使"(圖)(第 1 頁)
相關新聞: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