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國以傳統哲學智慧推動建立國際新秩序(圖)

CCTV.com  2007年10月01日 10:50  來源:新華網   
專題:喜迎中國共産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資料圖片:2005年9月15日,聯合國成立60週年首腦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會議,併發表了題為《努力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的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李學仁攝

    新華網北京10月1日電(記者李詩佳)8月中旬,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俄羅斯、塔吉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舉行聯合反恐軍事演習,這是自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後舉行的第五次軍事演習。

    雖然軍演是軍事力量的展示,但宗旨卻是為了增進參與國之間的相互信任。中國參加的包括中美軍演在內的其他聯合軍演也是如此。

    “這些努力清楚表明了中國在世界範圍內增進和平與和諧、減少衝突的迫切願望,”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阮宗澤説。

    “和諧社會”的概念是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提出的,意在縮小貧富懸殊、緩解社會矛盾,已經成為當今中國政治的熱點詞彙。“和諧世界”主張則是中國國內政策在對外關係中的延伸。

    “和諧”的哲學傳統

    縱觀中國5000年曆史會發現,“和諧”並不是一個新鮮出爐的術語,而是中國的哲學傳統。

    幾千年前,中國人的祖先就在甲骨上刻下了代表和諧和平之意的“和”字。生活在公元前551年到公元前479年的先哲孔子詳細闡述了“和而不同”的思想:世界上充滿了不同和矛盾,而君子卻能在矛盾和衝突中求得平衡,實現和諧。

    明朝時來到中國的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在研究了中國歷史後,特別是在對比了中國和歐洲的歷史後寫道:中國人是安於現狀並且珍惜和諧與和平的,中華民族完全沒有對海外掠奪侵略的野心。

    “和諧的觀念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元素,它強調了一個和諧群體的重要性,”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張立文説。

    “和諧強調協調、聯合、融合與和平。它是中國人民的民族原則,是現代中國外交的基本要素。”

    周恩來總理1954年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這一原則後來成為了國際關係的基本準則;在20世紀80年代早期,鄧小平提出了“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思想;世紀之交以來,中國領導人承諾走“和平發展的道路。”

    “中國領導人在不同時代所採取的一貫政策充分表明,在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局勢時,中國總是一如既往地把和平與和諧當作為優先要務,”阮宗澤説。

    2005年,中國在國內努力構建和諧社會的同時,在國際舞臺上也表達了構建和諧世界的願望和步驟。

    國家主席胡錦濤在第60屆聯合國峰會上説,要堅持多邊主義,實現共同安全;要堅持互利合作,實現共同繁榮;要堅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諧世界。

    胡錦濤指出,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是基於中國國情的必然選擇、基於中國歷史文化傳統的必然選擇、基於世界發展潮流的必然選擇。

    2005年年底,中國政府首次以白皮書的形式對中國的發展道路進行了系統闡述,指出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是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崇高目標。

    在去年8月舉行的中央外事工作會議期間,中國政府表示,將以自身的發展促進世界和平與繁榮,同時為自身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推動建立和諧世界。

    倡導多邊主義

    2006年11月5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的非洲領導人合影。新華社記者饒愛民攝

    倡導多邊主義是中國外交的顯著特點,中國比以往越來越多地參與到國際和地區組織中。

    這項政策在2002年中共十六大報告中被重點闡述,並且貫穿了此後5年的外交工作。報告指出中國將積極參與多邊外交,並在國際和地區框架內發揮建設性作用。

    “多邊外交主張發展由兩個以上國家參與的國際政治關係,它比雙邊關係更具開放性和包容性,”中國社會科學院專家王明進説。

    王明進認為,中國視多邊主義為長期策略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中國願與其他國家一道尋求解決恐怖主義、氣候變化等國際社會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

    其二,中國希望其他國家分享其發展成果,實現共同繁榮。

    中國參加了去年6月在德國舉行的八國集團峰會,承諾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和環境的保護。

    中國還舉辦了覆蓋非洲、中亞和東南亞地區的三大峰會。

    去年11月舉辦的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聚集了40多位非洲國家領導人;6月的上海合作組織峰會起草了地區內部多領域合作文件,在法律上確保長期持久、睦鄰友好的良好合作關係;中國-東南亞國家聯盟峰會則在紀念了雙方長達15年的對話夥伴關係的同時,增進了在戰略、經濟、安全和文化領域的合作。

    “伴隨著中國國家實力的不斷發展,中國外交更加積極、成熟,”中國外交學院院長吳建民説。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