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速覽]中共中央黨校正漸漸揭開神秘面紗,越來越多的西方國家政要在這裡留下了足跡。 |
CCTV.com消息(新聞60分):大力推行“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已成為中國當前改革和發展的主旋律,關注民生、重視民生、改善民生,貫穿在中國政府的執政理念和施政行動中,從今天開始,我們中文國際頻道將推出系列報道“科學發展 和諧中國”,帶您從城市到鄉村,一起來感受和諧發展的中國。下面請收看第一集:走進中共中央黨校。
孫岩峰:中央黨校坐落在北京西郊風景秀麗的頤和園旁邊,鬧中取靜。從外面看起來,和一般的校園並沒有太大區別,只是少了些進出的人流、車流。
門口肅立的武警士兵讓這所培養中共高中級領導幹部的校園增添了幾分神秘。
園林式的校園,處處是景。這裡看不到一般校園的活潑和熱鬧,只有嚴謹和秩序。
這塊石壁上“實事求是”四個大字,是60多年前,毛澤東為中央黨校確立的校訓。矗立在校園中心的四字校訓,也是中國共産黨對所有黨員幹部提出的基本要求。
孫岩峰:在黨校學習的領導幹部,無論之前身份如何,在這裡都成為普通的學員。不同的是,這些學員大都有著豐富的實踐工作經驗和一定的理論基礎。他們在黨校中是如何來學習的,一起走進黨校的課堂。
這是一堂案例教學課,在座的30多名學員都是省部級的領導。廣西武鳴縣縣委書記被請到課堂,介紹當地農業發展。結合武鳴縣的實際情況,如何建立農民增收的長效機製成為這堂課討論的焦點。
下一步就是應該在市場培育方面更多做一些考慮。
工業産業化裏面還有一個很大問題 就是剛剛你們講的市場供求問題。
靠大農業來縮小城鄉差距,這可能性很小。
50萬塊投資找不到錢,銀行只貸5萬塊錢,45萬找不到,我覺得這個問題按理來説應該解決。
實事求是,暢所欲言。自由開放的課堂,有交流,有交鋒。研討、研究式的教學,就是黨校今天主要的教學方式。
價值和使用價值是要區分開的,只有勞動才能創造價值,只有勞動才能創造價值,但是,只有勞動是創造不了使用價值的。
中共中央黨校學員 浙江省副省長:除了進一步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想信念以外 怎麼樣提高我們的執政能力 怎麼樣解決當前工作中的實際問題 我覺得這段學習是一次非常好的經歷。
我們在黨校教書,有兩點我覺得非常有意思,第一具有挑戰性,每一次的學員,他們提出的問題,關注的焦點都是不一樣的,根據時代的變化,都是不一樣的。第二,每回提出的問題都是難題,促進我們深入的,更加深入的去研究。
黨校的學制不同於一般院校,從兩個月到三年。學員中既有共和國的部長、將軍,也有走上領導崗位不久的中青年幹部。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教育、黨性修養,是黨校學習的重要內容。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黨校的課程安排也在不斷調整。像是西方政治經濟學、當代世界科技、法律、軍事、宗教等前沿問題研究,都成為學員必修的課程。
中共中央黨校學員 交通部副部長 黃先耀:作為一個黨的高級領導幹部,首先要有堅實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有堅定的社會主義理想信念,還要有世界的眼光,要有較強的執政能力,還要有一個良好的社會形象。
曾經戒備森嚴的黨校,也隨著改革開放,逐漸揭開神秘面紗。越來越多的西方政要、名流在這裡留下足跡。澳大利亞總理霍華德、前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都曾走進黨校,發表演講。
目前在黨校的學員有1300多人。每天教室、宿舍之間,兩點一線的校園生活,同一般的學生並沒有兩樣。學習結束,還要撰寫報告,接受考核。只是不少人在黨校脫産學習的同時,還要通過電話,偶爾兼顧工作。各種講座、體育運動,還有學員俱樂部的文娛活動,讓校園生活變得豐富多彩。
從江西瑞金到中國革命聖地延安,再到北京,70多年來,中央黨校伴隨著中國共産黨一起成長。毛澤東、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曾親任中央黨校校長。
一大批共和國中高級官員從這裡走出。有數據顯示,1978年以來,經過黨校培訓的中高級官員累計已有五萬多人,他們在各自崗位發揮著重要作用。
中央臺記者來自中央黨校的報道
責編:李二慶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