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四川省文物局召開汶川大地震遺址博物(紀念)館、紀念地前期準備及地震文物徵集會,包括省文物局、地震局的專家已組成考察組從昨天起至5日赴都江堰、綿竹、什邡、綿陽、青川等地進行地震遺址、博物館選址考察。
紀念墻列出所有遇難者
5月22日,重回災區的溫家寶總理站在龍門山半坡回望北川縣城,留下一句話:這座老縣城可以作為地震遺址保留,變成地震博物館。
總理的話,道出了許多人牽腸挂肚的一個期盼。
四川省文化廳副廳長、省文物局局長徐榮旋表示,地震紀念設施修建要注意點線面的結合,不是每個地方都修一座博物館,而要根據情況進行規劃。目前總體的原則是根據實際情況在汶川大地震涉及的300公里長龍門山斷裂帶修建地震紀念碑、博物館、紀念館等設施,重點在一頭一尾(即汶川和北川),地震紀念設施佈局將形成一個整體。
“為遇難者修建紀念墻也是有必要的。”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説:“墻上要刻上每一個受難者的名字。北川是這次地震遇難人數最多、最集中的縣,也被認為是建立博物館可能性最大的地方。專家建議,地震博物館應建在地震原址上。結構方面主要應包括三部分:一是留下一塊能夠經典地顯示災難強度的廢墟,二是建一座式樣獨特的博物館,三是建立抗震救災紀念碑和遇難者人名墻。
文物徵集:越多越好
目前,各地文物局也正積極地進行文物徵集,不僅僅是遇難者的遺物,也包括救援者、志願者的救援工具等等。
汶川地震發生後,綿陽市文物局、綿陽市博物館就拿出了《徵集”512“抗震救災資料方案》,並於5月19日正式組建6個震災文物徵集小組緊急投入徵集工作。
”6個徵集小組有5個是由各地博物館相關負責人挂帥。”綿陽市文物局局長王錫鑒介紹,整個資料的徵集工作分為北川、安縣、江油、平武、綿陽、媒體資料徵集六個小組,分區域深入開展徵集。
經綿陽市文管局確認,一塊曾矗立在北川縣與安縣交界處、由1991年時任國家主席楊尚昆題寫的”大禹故里“牌匾,被定為”001號“地震文物。
5月23日,成都市檔案局收到了災區第一份地震遺存檔案—— 都江堰市新建小學四年級二班學生的合影、作文、試卷等,共37件,這些材料將以班級的形式保存下來,讓遇難的29名師生永遠生活在一起。”
“就算徵集到10萬件地震文物資料,我也不會覺得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高大倫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