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青、邵華同志骨灰安葬儀式現場。石禎專攝
經中央批准,毛岸青、邵華同志骨灰昨日下午由北京遷葬楊開慧烈士陵園,永遠地留在了媽媽楊開慧烈士的身邊。“親愛的爸爸媽媽,今天我和妻子劉濱以及你們的孫子東東,終於把你們送到了開慧奶奶的身邊,實現了你們的遺願!”在骨灰安葬儀式上,毛岸青、邵華的兒子毛新宇動情地説。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春賢,省委副書記、省長周強向毛岸青、邵華同志敬獻了花籃。
松濤陣陣,天地含悲。昨日下午,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楊泰波,省委常委、省軍區政治委員楊忠民,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陳潤兒,軍事科學院原院長、上將劉精松,軍事科學院原副院長、中將糜振玉、錢海皓,總參管理保障部政治委員、少將黃斌,軍事科學院政治部副主任、少將陳金泉,解放軍藝術學院原政治委員、少將喬佩鵑,總參軍訓和兵種部副政治委員、少將宋舉浦,軍事科學院外軍部副部長、少將肖裕聲,毛岸青、邵華同志的兒子毛新宇,兒媳劉濱,孫子毛東東,親屬劉松林、張少林、李天策、蔡振霞、楊相國、毛岸平,市領導陳澤琿、楊懿文,以及各有關代表,毛岸青、邵華同志的生前好友120余人,緩緩來到楊開慧烈士陵園西側毛岸青、邵華同志的墓前,出席這對相濡以沫47年的革命伴侶的骨灰安葬儀式。大家胸前別著寄託哀思的白花,冒著凜冽的寒風,和在風中張開懷抱的青松翠柏一起,迎接毛岸青、邵華同志的歸來。
“親愛的爸爸媽媽永遠活在我們心中!”“爺爺奶奶永遠活在我們心中!”在毛岸青、邵華同志的墓前,擺放著毛新宇、劉濱和毛東東敬獻的花籃。
作為毛澤東主席和楊開慧烈士的次子,毛岸青少年時便經受喪母之痛和顛沛之苦。1936年,在上海流浪5年之久的毛岸青被黨組織送到蘇聯學習。在蘇聯學習期間,他主動要求參軍上前線,積極參加挖戰壕、運傷員等支前活動。解放戰爭期間,他深入基層開展土地改革試點,全國解放後,他從事圖文翻譯工作,翻譯出版了10多部馬列經典著作和政治理論書籍。出生於陜西延安的邵華是共和國為數不多的女將軍之一。幼年時在反動軍閥的監獄中度過,1946年,經黨組織營救出獄。從此,她跟隨革命隊伍輾轉奔波于陜北根據地、太行山區和華北平原,在馬背上和硝煙中跨入了少年時代。新中國成立後,在毛澤東的關懷下,她開始入學讀書。她熱愛文學、創作,酷愛攝影,曾當選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1960年毛岸青與邵華喜結連理,在47年的共同生活中始終相濡以沫,相敬如賓。尤其令人感佩的是,毛岸青和邵華到晚年時仍然關心國家大事,多次到革命老區、工廠、農村調研,並以多種形式幫助失學兒童,支持創辦了多個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特別是對家鄉故土情深,多次回家鄉探望鄰里鄉親,為家鄉發展獻計獻策,盡心盡力。
下午3時正,在陳潤兒的主持下,儀式正式開始。在儀式上,楊泰波回顧了毛岸青和邵華光輝的一生。他説,毛岸青和邵華同志位尊不驕,嚴於律己,用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再一次使領袖的家風為後人景仰!青山有幸埋忠骨,回故鄉安葬既是他們的遺願,也是家鄉人們的期盼,他們永遠活在家鄉人民和全國人民心中。在儀式上,大家深深為毛岸青和邵華的生平事跡所感動,向他們默哀、鞠躬、致敬。
“你們的一生,是平凡而偉大光輝的一生……”在毛岸青、邵華同志的骨灰安葬儀式上,毛新宇動情地説:“感謝你們生我養我,把我培養成一個優秀的革命軍人和共産黨員。我一定永遠以你們為楷模,牢記你們的教誨,繼承你們的遺志,為我們黨、國家和軍隊的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記者 周小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