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軍事頻道 > 滾動新聞

《講武堂》9月7日播出戰爭啟示錄之一:空權信息化戰爭時代(上)

發佈時間: 2013年09月11日 12: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央視網 | 手機看新聞

掃一掃,立即關注!

央視網新聞官方微信

關注網絡新聞聯播微博

原標題:

主講人檔案

戴旭

著名軍事專家

2010年中國互聯網九大風雲人物之一

主要研究軍事戰略和國家安全問題

主要代表作有《大空戰》、《海圖騰》《C形包圍》、《盛世狼煙》等


一戰、二戰、陸戰、空戰; 中東、朝鮮;越戰、冷戰;

入侵巴拿馬、突襲格林納達;肢解南聯盟,顛覆利比亞;

摧毀伊拉克、佔領阿富汗;包圍敘利亞,舞劍波斯灣;

追溯戰爭演進,點評戰爭特點;

把握未來發展趨勢,對新軍事革命進行戰略性前瞻。

敬請關注,《講武堂》9月14日10:18播出,

著名軍事專家戴旭深度解讀:

戰爭啟示錄之一:空權信息化戰爭時代(上)

    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來到《講武堂》。在前面《近代中國強軍夢》的四講中,我們看到,中國直到鴉片戰爭爆發才知道世界軍事革命已經發生了,其實這個時候世界軍事革命已經到了第二次了,是工業時代的軍事革命。具體講是蒸汽機和速射武器帶來的海洋空間和陸地空間雙重的雙向的軍事革命。世界每一次新軍事革命的發生,都是在一些國家率先開闢人類新空間的時候發生的。中國落後於世界軍事革命的主要原因也可以理解為對人類開闢新空間的意義認識不清,跟進不及時。明朝中國失去了海空間開闢的機遇,晚晴又失去鐵路帶來新陸地空間開闢的機遇,民國則失去太空被開闢為新空間的機遇。連續三次中國都失去了在人類開闢新空間進程中的機遇,都喪失了。而新中國正是因為抓住了人類開闢大空間的機遇,才使新中國一舉成為世界政治的重要一極,成為世界重要的大國。在前四講中我們講到了,由於兩彈一星的成功,中國在當今世界的重要地位也就奠定了。

    先開闢人類新空間的民族和國家不僅總是本能地要獨霸新空間的一切權益,還利用新空間的區位優勢居高臨下,以新對舊,回過頭去掠奪那些還停留在老空間的國家和民族。在前邊四講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核武器把二十世紀中葉的大國政治家和軍事家們攔截在戰爭前沿的近半個世紀中,一場超越核武器的新軍事革命又在孕育了。所以1956年毛澤東説,你有那麼多人,那麼大一塊地方,資源又那麼豐富,又聽説搞了社會主義,據説是有優越性,結果你搞了五六十年還不能超過美國,你像個什麼樣子呢?那就要從地球上開除你的球籍。他看到了歷史的教訓和現實的危險,希望中國迅速現代化。毛澤東終其一生一直在追求中國的現代化。人類社會存在著一種強大的永恒的創新的這樣一種前行的力量,任何一種技術和武器、任何一種政治形態都不能窒息這種前進的動力。所以當核武器把二十世紀中葉的大國政治家和軍事家攔截在戰爭前沿近半個世紀時,一場超越核武器的新軍事革命正在孕育,那就是空權信息化時代。這同樣是人類開闢新空間的結果。

    在核對峙的近半個世紀內,軍備競賽如火如荼,強力拉動了太空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電磁網絡空間和太空空間已被開闢為人類生存和生活的空間,因此也同步的成為戰場的新空間。這些新空間戰爭過渡的時間,也就是在冷戰結束至今的二十多年中,戰爭呈現出空權信息化的特點。空權的前半段還保留著機械化戰爭的特徵,戰爭主要是依託空中平臺進行,依靠空中通道進行;而後半段信息化部分,則是由太空系統和計算機為核心,以指揮自動化系統C4ISRK為主體的電磁網絡技術所提供。這就是自1991年海灣戰爭以來,世界上所講的新軍事革命,中國把它稱作以信息化為核心的新軍事變革。前面説過,這是一種從陸海空傳統老空間向網絡空間、太空空間以及新戰爭空間過渡期的一種形態,本講主要講這種戰爭形態。這種戰爭形態已經發生了很多年了,卻還被當今眾多國家當做新軍事變革目標。隨後我們將看到,這樣一種過渡性的戰爭狀態已接近尾聲。真正的新空間軍事革命正在發生,並且已經相當成熟,我將在後幾講中説到。

  以空中化機動平臺和信息化武器系統雙重特徵為核心的“空權信息化戰爭”,是核戰爭時代之後的第五次軍事革命。這是二十世紀最後一次軍事革命。它的戰爭特點是:短時、精確。空中戰場沒有自然障礙,而空中平臺速度又快,所以時間非常短;信息化武器系統定位精確、打擊準確。這二者結合,相對於過去的戰爭,算是一種劃時代的進步。
  
   (1) 一個國家的社會形態、軍事形態是由技術形態決定的。在美蘇東西方兩大政治集團、兩大軍事集團對峙的近五十年中,世界進行並完成了由機械工業時代,到電子信息工業這樣一個時代的轉型。而率先完成這一技術工業、經濟形態轉變的美國,它因此也同步完成了軍事形態的轉變,又一次站在世界軍事革命的前列。美國是怎樣抓住歷次新軍事變革機遇的呢?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無線電已經發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雷達被發明出來。就是在這個基礎上,拉開了世界電子信息時代的大幕。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後期,為了解決計算大量軍用數據的難題,美國國防部成立了以賓夕法尼亞大學為主導的計算機研究小組,開始研製第一代電子計算機。到1946年2月份,這一台計算機就問世了,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重30噸,佔地150平方米,裝有18800隻電子管,可進行5000次加法/秒運算。

  從第一台計算機問世緊隨第一代核武器的出現,我們就可以預見下一場軍事革命的趨向了。但科學家們不關心政治和軍事,而政治家和軍事家們又主要關注準星裏邊的對手。只有規律,在按著它自己的軌跡,一步步走向必然。

    1956年,以晶體管為元器件的第二代計算機出現了。1965年至1974年,以集成電路為代表性元器件的第三代計算機發明了,並且在西方大規模應用。以後我們大家就知道了,集成電路的出現最後讓電腦走入了千家萬戶。

    剛才講的是信息化部分,我們回過頭來再看空中力量,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已經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二戰後期美國、英國、蘇聯都生産出了重型轟炸機,德國還造出了噴氣式戰鬥機,這是空中領域的發展。軍事領域是一切新技術最先應用的領域,那麼電子技術作為一種新型的技術正在工業領域如火如荼地運用,它和空中力量的結合出現在戰場上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1958年9月24號,國民黨空軍在溫州地區上空發射了一枚“響尾蛇”導彈,擊落了大陸空軍一架“米格-15比斯”,大陸飛行員王自重犧牲了,這是世界上第一次使用空空導彈。

  1959年10月7日,大陸地空導彈部隊擊落了國民黨空軍1架美制“RB-57D”高空偵察機,這又是一個世界第一:地空導彈第一次在實戰中擊落飛機。

  海峽兩岸的軍隊創造了世界軍事史上使用導彈的紀錄。導彈是什麼,導彈就是電子技術和傳統火力元素的組合。這種組合,預示著第五次軍事革命的萌芽已經出現。緊接著發生的越南戰爭,開始了第五次軍事革命,即空權信息時代的全面孕育時期。
  
  (2)從歷史的演進過程來看,越南戰爭是緊接著朝鮮戰爭爆發的,但是無論從外觀,還是從本質上看,這都是兩場完全不同的戰爭。朝鮮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延續,可以説是最後一次大規模的機械化戰爭。而越南戰爭呢,則是面向未來的空權信息化戰爭的揭幕戰,它讓世界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精確制導武器的使用和電子對抗的大規模應用。
  
    我們可以回憶一下越南戰爭當中的一些鏡頭,就可以理解這一場戰爭的特點。在越南北方的紅河上有一座非常著名的大橋叫保羅·杜梅大橋。由於大量越共的人員和物資都要從這座橋上通過,所以美國一直想把它炸掉。1967年,美國對這座大橋進行了64次猛烈的轟炸,投下了上千枚炸掉。由於地面防空炮火比較猛烈,美國最後損失了8架飛機,依然沒有炸掉杜梅大橋。

  但是,5年後,1972年的5月8日,美國空軍只出動了一次,用了14架“F-4”鬼怪式戰鬥轟炸機,投下了22枚激光制導炸彈和2枚光電制導炸彈,就徹底地炸毀了大橋,而美軍沒有損失一架飛機。

   這一次美軍沒有出動戰略轟炸機,而是使用非常小的“F-4”,其轟炸方式也完全不同於以往的臨空投彈。“F-4”是雙座的,前座一個飛行員通過挂在機身下方的一個光學吊艙,從這個吊艙裏邊發射一束激光對準大橋;而后座飛行員投下炸彈,炸彈沿著激光指引的方向直接就奔大橋過去了,這就是激光制導。很像步兵的曳光彈,在曳光彈的導引下機槍火箭筒打碉堡一樣,非常準。1972年這一次轟炸成了一個里程碑事件,在以後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裏,美國空軍使用精確制導炸彈,連續炸毀了越南北方的106座橋梁,其中就包括號稱永遠不倒的清化大橋。在整個抗美援越的戰爭中,中國防空部隊的雷達和美軍的反輻射導彈,不知道進行了多少次的電子對抗,大家可以從這一段歷史中去回顧。

  在越南戰爭中,電子干擾機大量出現,美軍不僅使用專門的電子對抗飛機為突擊的機群提供干擾掩護,還在大多數的作戰飛機上安裝了電子干擾吊艙。它不僅有專門飛機去掩護壓制對方的電子、防空系統,它飛機自身也帶了很多的裝備。像電子告警裝置,就是飛機一旦被地面雷達鎖定,被地面導彈制空系統鎖定,飛機馬上會發出警報,飛行員就可以採用自衛機動措施擺脫鎖定。預警機在空中擔負指揮任務,這又是越南戰爭完全不同於朝鮮戰爭的地方。我們知道朝鮮戰爭空戰過程中,雙方都是憑藉雷達,發現對方的飛機,然後引導自己的飛機截擊對方的飛機。越南戰爭的時候預警機出現了,朝鮮戰爭是沒有預警機的。

  預警機用它自己的自動化系統,在空中從容地調度指揮,是空中的掩護群、電子對抗群、空中保障群、突防壓制群以及攻擊轟炸群。同時升空,各司其職,可以説通過預警機,美軍已經實現了空中大兵團作戰。這是以雷達指揮空戰的蘇聯模式所不能比擬的,預警機在越南戰爭中的使用,是現代空中作戰模式的開端。
  從越南戰爭一直到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美國都在延續著這一空中作戰的基本模式。也就是從這場戰爭開始,空戰中最浪漫的一幕——王牌飛行員這樣一個名詞成為了歷史。

    美國打了3年多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美軍中擊落5架以上的王牌飛行員有700多人,那麼越南戰爭打了12年,美軍擊落5架以上的王牌飛行員只有3人。越南戰爭之後,世界範圍內再也沒有了王牌飛行員這個稱謂。在這樣一個歷史現象的背後是這樣一個發展趨勢,那就是空中作戰開始成為體系對體系的對抗,平臺對平臺的對抗已成為歷史。平臺對平臺我們指的是單機之間的互相格鬥,這種現象基本成為歷史,以後的戰爭中偶爾還會有這樣的事情,但基本上是零星的,主要的空戰樣式就是大規模空襲。

  在越南戰爭當中,精確制導武器集群的雛形已經顯現。除了激光制導炸彈以外,美軍還使用了電視制導的“靈巧炸彈”和“不死鳥”、“小鬥犬”等等反雷達導彈。這都是最初的“信息化武器”,是20年後海灣戰爭中“戰斧‘巡航導彈們的先驅。

  電子對抗、空中預警系統和精確制導武器,這三大現代空中作戰的基本要素組合在一起,使空軍終於獲得了它夢想了大半個世紀的獨立遂行空中戰役甚至空中戰爭的基本能力。

  除了空中戰場的巨變,越南戰爭另一個巨大的變化是在陸地戰場。美國陸軍在天上作戰的時間幾乎和它在地上作戰的時間一樣多,它的陸軍裝備了3000多架各種用途的武裝直升機,不僅用於各種戰役也用於各種小規模的戰鬥。曾經在二戰當中戰績輝煌的第82空降師和101空降師,在越南戰爭中就有大規模的變化,它的裝備,它的戰術都有變化。美國還專門成立了空中突擊師,101空降師是最典型的空中突擊師。這個空中突擊師的概念和二戰中以傘降為主的82空降師性質完全不同,空中突擊師也帶動陸軍戰術發生了完全的變化。
   
  (3)越南戰爭在軍事史上,取得的技術和戰術成就,可以簡單地理解為把飛機和導彈結合起來,同時又為陸軍插上翅膀,這就是它的最基本的一個戰爭特點。到戰爭的後期,第三代戰機問世,超視距導彈裝備,空中格鬥戰術日漸式微。集群式空襲,逐漸成為現代空軍的基本戰術。
  
   基於越南戰爭的經驗,結合當時的國際形勢和東西方集團對峙的特點,美國制定了針對蘇聯空海一體戰這樣一個大規模戰略構想。標誌著美軍在理論上已經突破了相互確保核摧毀的這樣一個核戰爭學説。也就是説核戰爭在戰爭領域的壟斷地位被打破了,空地一體戰在軍事理論發展史上的地位和它的重要意義就在這裡。它是依據越南戰爭的基本經驗和當時美蘇對抗這樣一個大的國際形勢發明的,這個理論也是一個里程碑,標誌著世界軍事領域已經不再完全由核武器來壟斷。由飛機和精確制導武器組合而成的新型空中力量對戰爭進程的決定性作用,在隨後的幾場局部戰爭當中展現得更加明顯。

  第一場戰爭就是1982年的阿根廷和英國的馬島爭端演變的一場戰爭。這場戰爭的經過大家都已經非常熟悉了,英國憑藉他強大的海空軍實力,重新奪回了阿根廷拿走的有爭議的馬島。但是裝備和技術非常落後的阿根廷軍隊憑著僅有的9枚法國制 “飛魚”式反艦導彈,居然擊沉了英國非常非常現代化的幾條戰艦。當時引起了世界的震驚。大家從這場戰爭當中看到,導彈在戰爭中的作用有多大。實際上在導彈的背後,它已經預示了一種新的戰爭樣式的變化。

    和這個戰爭基本上同時發生的還有另外一場戰爭,就是1982年6月上旬,以色列對敘利亞的導彈陣地進行突襲,這場突襲也被稱為貝卡谷地戰鬥。這一場戰爭對我們考察空中戰爭具有更典型的對比意義,在這次戰爭中,對峙雙方採用的是完全不同的交戰模式。敘利亞是蘇式的,它採用的還是地面雷達,發現敵機後報告機場指揮系統,機場指揮系統再指揮自己的飛機起飛應戰等等,完全通過無線電指令發佈,這個模式還是二戰模式的繼續。那麼以色列完全是美式的,它的作戰模式是以美制的E-2C型機為核心組織的一個進攻和防禦機群。它的基本作戰模式是預警機在空中發現400公里以內的飛機和200公里以內的巡航導彈,它有這個能力,在空中它是一個組織指揮者,在越南戰爭的時候我們已經介紹過這個問題。雙方就是按照這樣的模式進行交戰的。6月9日這一天,以色列先是出動飛機向敘利亞撲過來,這時敘利亞打開雷達,但它怎麼也沒有想到,雷達顯示屏上竟是一片雪花,也就是説它的雷達系統已經被干擾了。這時已經升空的敘利亞飛機機載雷達上也是一片雪花,什麼都沒有,完全看不到對方,以色列機群的情況完全沒有辦法發現。以色列預警機不僅指揮它自己作戰體系中的“波音707”,“波音707”是改裝的電子戰飛機,對敘利亞雷達和它的陸空通信網進行強烈的干擾,同時還把敘利亞飛機的航行數據傳輸給以色列的戰鬥機群。所以當敘利亞的地面和空中所有雷達全部失效,陸空之間的通信也全部失效的時候,以色列的機群從容不迫地鎖定敘利亞的機群發射空中導彈。這次空戰中,以色列出動了96架飛機,敘利亞是62架飛機迎戰,最後的結果是敘利亞被打掉了32架。整個空戰過程中敘利亞空軍的飛機基本上沒有發射導彈的時間,還沒有發現對方,32架飛機就被擊落了,其他的飛機只好逃了回去,這是第一場空戰。

   第二天以色列空軍再次出動92架飛機,敘利亞空軍以50架飛機迎戰,結果50架飛機一架也沒有逃脫,全部被擊落了。但真正驚人的一幕是在最後發生的。在這次戰爭之前的1967年,第3次中東戰爭的時候,敘利亞曾經用蘇制的“薩姆-6”地空導彈擊落了以色列103架飛機,重創了以色列空軍。當時敘利亞非常高興,覺得有了這些導彈足以擔當起國防的重任。因此就把國防預算的75%全部都用在建設“薩姆屏障”上,全部買了這種導彈。這是在1967年,那麼現在已經是1982年了,敘利亞還停留在原來的技術和戰術形態,我們看到了,連續兩天的空戰中,敘利亞空軍根本沒有辦法和以色列空軍交手。在這樣空中優勢的前提下,以色列又準備收拾敘利亞的地空導彈部隊了,報1967年的一箭之仇。以色列軍隊先放出兩種型號的無人偵察機,一種叫“猛犬”、一種叫“偵察兵”,誘使“薩姆-6”雷達開機,“薩姆-6”雷達的頻率等參數被以色列預警機給截獲了,然後又復演了前面的一幕。回過頭來又壓制敘利亞的雷達,對它的雷達和通訊進行干擾,這時在空中待命的以色列“F-4”戰鬥轟炸機開始對敘利亞的地空導彈陣地發射導彈進行突襲。在戈蘭高地後面,以色列地對地“狼”式導彈,也同時向敘利亞的防空導彈陣地進行猛烈地轟擊。在空中電子干擾壓制下,以色列的空中導彈和地對地彈道導彈一起向敘利亞的防空導彈打去,瞬間就把敘利亞的19個導彈連全部摧毀。
   
  (4)以色列發起的這場小規模的戰爭,是非常典型的空中化和信息化要素的完美結合。而對於敘利亞,這是典型的守株待兔式的悲劇。敘利亞軍隊的裝備和戰術,思想和觀念,都還停留在上一次,也就是1967年的勝利的回憶上,而以色列已經前進到1982年。歷史屢次證明:戰爭永不重復。
  
    2012年11月18日,又過去二十年了,一架以色列飛機在加沙地帶對敘利亞進行轟炸,2013年5月3日、4日、5日,一連三天,以色列又連續空襲敘利亞。因為敘利亞在2011年3月份已經陷入內戰狀態了,這時它的軍隊在平叛的過程中已經筋疲力盡了,更由於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整體軍事技術能力的衰落,主要依靠蘇俄軍事裝備的敘利亞,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裝備沒有更新。而以色列呢,由於是屬於美國體系,在不斷使用美國最新的裝備和技術,雙方到2012年、2013年的時候,技術差異已經非常巨大了。所以以色列空軍幾乎是可以對敘利亞進行隨心所欲的打擊,實際上是一種欺淩。當我們正在錄製這期節目的時候,歐美的媒體都在大肆地鼓噪要對敘利亞發起外科手術式的空襲。外科手術這個醫學名詞其實在二十年前就已經變成了軍事術語。也就是從1986年4月份開始,美國以打擊國際恐怖主義為名,出動部分海空軍,使用當代最先進的電子戰手段和精確制導炸彈,高速反輻射的雷達等等,對利比亞進行遠程空襲,這次空襲的代號叫“黃金峽谷”行動。它最大的一個特點是美國依託全球的空軍基地和航空母艦集群,在它的全球定位系統的支持下,全球機動、跨洲際遠程奔襲,直擊對方的首腦,這幾乎就是1999年科索沃戰爭的一個預演。

    我們回顧一下這次戰爭的模式,戰前美國對所要打擊利比亞的目標進行了多次衛星偵察,還有他的高空偵察機的偵察,反復核實,把這些目標精確地鎖定,然後運用他的全球空中力量體系和海上作戰平臺,制定出來了對敘利亞進行打擊的計劃。到4月13日,美國將10架加油機從本土調往英國,將30架已經升級的“F-4”戰鬥機派到塞浦路斯,同時美國企業號航母由印度洋駛入阿拉伯灣,隨時準備支援已經在地中海上的第六艦隊。然後駐南歐各地的美軍也進入戰備狀態,因為美國早就是全球作戰思想了,整個地球在美國人面前就是一張棋盤,他隨便可以在任何一個方格中落子。他的戰爭觀念已經不是國際觀念,是洲際。這個作戰行動由美國的第六艦隊司令統一指揮,以航程比較遠的“FB-111”戰鬥轟炸機擔任主要攻擊任務,負責襲擊利比亞首都的三個目標。以航空母艦上的“A-6”型艦載機擔任輔助攻擊,負責攻擊班加西地區的兩個目標,同時以大量的輔助的艦隻、飛機擔負海空監視、預警、電子對抗和空中掩護等等,直接參與行動的艦船20多艘,飛機有200多架。那麼最後的結果大家都看到了,由於事實上美國控制著地球上的公共空間,公共海域和公共天空,所以美國在全球的作戰行動就像在一張白紙上任意畫畫。結果大家都知道了,這一次利比亞的領導人卡扎菲由於住在軍營裏躲過了一劫,因為總統府首先被轟炸了。利比亞的反擊一無所獲,完全被壓制了。

  1980年還發生了美國武裝入侵巴拿馬,這次戰爭就更加簡單,美國基本上是警察抓犯人這樣一種樣式,直接過去把巴拿馬的總統抓了。在這一次戰爭中,美國第一代隱身飛機“F-117”出現在了戰場上,這種飛機是當代電子技術和航空機械技術的一個融合。

  1986年距離1991年的海灣戰爭只有5年,所以在海灣戰爭之前實際上已經連續地出現了新的戰爭趨向。這才有1991年突發的一場震動全世界的一場戰爭,它不是突然冒出的一場完全不同於其他戰爭樣式的戰爭,戰爭的演進都是有跡可尋的,它也是按照量變到質變這樣一個規律發展的。
   
   
  現在我們進入互動環節,回答一些熱心網友提出的問題。

  這位網友説,他問對目前發生的敘利亞局勢怎麼看,對即將打擊敘利亞會採取什麼樣的手段,是前幾場戰爭的翻版還是又有新的打擊樣式出現?

  我覺得首先目前敘利亞的局勢從總體來講,它實際上還是美國打中東計劃的一個部分,就是要搞亂中東,它把中東從突尼斯、利比亞,當然前邊是伊拉克了,全部都搞亂了,埃及大家也都知道了。目前敘利亞也處在這樣一個亂局當中,這是整個局勢。這個局勢現在已經到了一個轉捩點上,也就是以前幾天敘利亞出現化學武器為轉捩點,現在歐美借機大分貝地炒作,準備對敘利亞動武。至於説歐美打擊敘利亞的時候會採取什麼樣的手段,我覺得歐美會依據他們現在擁有的軍事優勢,用一種最簡潔的辦法實現利益的最大化。但它很有可能既不像科索沃那樣徹底地把它肢解掉,也不會像利比亞那樣突然進去空中襲擊,讓反對派直接掌權,這也不太可能。並不是説歐美沒有這個能力,它完全有這個能力,但是問題是現在出現了一個非常複雜的情況,就是敘利亞的反對派當中混進去了很多基地分子,而這些人是美國反對的,是美國所謂反恐中一直反對的那一部分人,美國對這一部分人掌權非常不放心。推翻巴沙爾政權它有這個軍事能力,但推翻以後把這個政權交給誰,這些人會不會聽它的話,會不會又像穆爾西一樣,美國沒有把握。但是美國現在又要削弱巴沙爾的統治,因此我判定,美國考慮到這些綜合因素很可能採用有限度的打擊。打擊一下巴沙爾,但又不一下子把這個政權削弱掉,不一下子把它打掉。那麼壓制一下政府軍對反對派的攻勢,然後讓敘利亞的亂局加劇,再持續更長一段時間,觀察一下反政府力量這些人的表現,看會不會有一些更加聽美國話的組織或人物出現。美國會根據這些最新的變化最新的情況採取下一步的軍事行動。

    至於打擊的樣式,我覺得也是以往的一些戰爭手段戰爭樣式的一種混合體,但也會加入一些新的東西。比如説戰爭開始之前,敘利亞的電子戰已經向美國的網站、美國的媒體發起進攻了,它首先發起進攻,那這就是一種新的戰爭樣式。我們在下幾講中也會講到這個問題,就是輿論戰、電子戰,網絡戰也已經開始了,這就是新的樣式。至於説美國在軍事打擊過程中,它仍然會採用首先對敘利亞進行全方位的電子壓制,讓敘利亞沒有還手之力。以色列以往對敘利亞的幾次打擊當中,這種跡象已經非常明顯了。

  還有一個網友説請問我軍目前使用的數據鏈和美軍使用的數據鏈相比有何獨到之處。

  應該説在信息時代,作為基本原理應該説大家都是類似的,但是作為具體的性能指標、具體的方式,雙方又有各自的不同。所以説這裡邊肯定是有我們的一些獨到之處的。

  有個網友他説我想問什麼時候打日本,他們怎麼這麼囂張?我就是衝這個,才關注這個節目的。

  應該説這個問題比較尖銳、比較現實,但它與我們今天的講座好像關聯度不大,不過我還是樂意回答一下這個問題。什麼時候打日本?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到歷史當中去尋找答案,過往的歷史證明,當日本的軍國主義形成一種國民意識,並且要成為日本政府的決策,再進一步成為日本對世界發起侵略戰爭行動的時候,那麼就是日本挨打的時候,我不知道這樣回答這個網友是否滿意。它為什麼這麼囂張,也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日本自身的原因,它戰敗以後美國出於想要利用日本的心態,始終沒有徹底地清除日本軍國主義思想根源,埋下了日本軍國主義復活的伏筆,後來日本一些沒有改造好的政治家,在不斷地為軍國主義招魂,滋生了一大批右翼分子,一直到現在形成了一種席捲日本的風潮。再加上美國的暗中縱容,使得日本目前非常囂張。但這種囂張,當他們最後一旦演變成日本對外侵略的國策和發起侵略戰爭行動的時候,就是日本這個國家災難來臨的時候。我還想對這個網友提問補充一下,我們在當年抗日戰爭的時候,我們是把日本和日本軍國主義、日本帝國主義切分開來的。我們打擊的主要是日本軍國主義和日本帝國主義。

  還有一個網友説,他説我認為當代及未來戰爭是在航天領域,因此必須加強太空方面的軍事建設。

  未來戰爭可能不光是在這樣一個領域,它會在很多的空間同時展開,比如説在太空空間、網絡空間、輿論空間,甚至在生物系統、生物領域都要展開,我們應該做好全方位的準備。
  
  謝謝大家。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