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人簡介:
薩蘇,著名作家
2006年被新浪評為年度最佳寫作博客
曾兼任《環球時報》駐日本記者
著有《中國廚子》、《嫁給太監》、《夢裏關山走遍》、《北京段子》、《與"鬼"為鄰》、《國破山河在》等40余部作品。
一支傳奇的隊伍,一段傳奇的戰事;
一群傳奇的人物,一頁傳奇的歷史;
轉戰于白山黑水,轉移到蘇聯境內;
十四年堅持抗戰,其悲壯可歌可泣!
自1938年開始,在日本關東軍的殘酷進攻之下,東北抗日聯軍各部遭到沉重打擊,紛紛被迫向境外轉移,但他們的戰鬥並沒有因此結束。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進入全面反攻階段,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協助蘇聯進行對日作戰,並最終完成了打回祖國的壯舉。在反擊日軍的作戰中,抗聯教導旅發揮了哪些重大作用?又作出了哪些犧牲呢?
敬請關注,《講武堂》7月20日10:18播出,
著名作家薩蘇深度解密,《抗戰中的神秘之旅》之四:凱旋。
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講武堂》。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一場戰爭,這場戰爭究竟是在什麼地方落幕的呢?經過考證,這場戰爭最後的戰場就是在中國黑龍江省的虎林縣。在虎林縣的虎頭鎮有一座堅固的日軍要塞虎頭要塞,這兒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的戰場。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但是虎頭要塞的日軍仍然不接受投降命令,繼續在虎頭要塞進行頑抗。隨著這支部隊的覆滅和最後繳槍,才意味著日本關東軍的最後覆滅,也意味著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降下帷幕。
在虎頭要塞踞守的日軍,是關東軍最精銳的部隊,這支部隊的武器裝備非常精良。東北抗日聯軍出身的彭施魯少將回憶説,在攻打虎頭要塞的時候,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曾出動小分隊參加對這座要塞的奇襲,並炸毀了要塞中極具威力的虎頭巨炮。日軍在虎頭要塞裏部署了400毫米的重型火炮,這種火炮殺傷力極大,相當於日本最大戰列艦上所裝置的主炮的口徑。彭施魯少將回憶,當時抗聯教導旅曾經派出一支小分隊深入到虎頭要塞中,將這門火炮的發射機構破壞掉,使其無法發射。當盟軍攻入虎頭要塞的時候,找到了這門被破壞的重炮。這件事情後來被拍成了一部電視連續劇,叫做《遠東特遣隊》。
(1)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進入全面反攻階段,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作為盟軍的前鋒和尖兵,率先挺進東北。在二戰最後戰場的虎頭要塞中,教導旅派小分隊,摧毀了虎頭巨炮。然而對於這件事情,日方卻有著完全不同的記載。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事實到底又是怎樣的呢?
我們到虎頭要塞去訪查的時候,看到了一些日方資料,他們提到在盟軍進攻虎頭要塞的時候,虎頭巨炮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它發射炮彈擊中了對面蘇軍背後伊曼邊防站的巨型吊橋,將這座橋炸毀,使蘇軍的進攻被大大地遲滯。那麼這兩種説法哪一個是真實的呢?我們有必要弄清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如果抗聯已經將虎頭巨炮摧毀,為何日軍還可以用它阻止盟軍的進攻呢?我們終於在日本一名作家岡崎哲夫所寫的《日蘇虎頭決戰秘錄》中查到了這件事的一些端倪。岡崎哲夫當時就在虎頭要塞之中,是虎頭要塞倖存下來不多的日本兵中的一員。他有這樣一段記載,他説在虎頭要塞開戰的初期,有一批日本僑民逃向虎頭要塞,因為這附近有很多日本的開拓團,這些開拓團看到盟軍開始進攻了,就想尋找最安全的地方,什麼地方最安全呢?鋼筋混凝土構成的虎頭要塞顯然是最安全的,於是這些僑民就紛紛逃向要塞。當他們逃進要塞的時候,岡崎哲夫和其他日本兵就招呼他們趕快進入日軍的隱蔽部。他看到這些僑民還有幾名持槍的日本武裝人員在護送他們,這些看起來一切正常。但是當這些人員紛紛進入要塞的時候,他看到其中一個人的臉有點不像日本人。為什麼不像日本人?中國人和日本人,乍一看兩個民族長得沒有太大區別,從歐洲人眼裏的確看不出他們的區別。但要是從科學角度分析,雙方在發髻、門齒等方面還是多少有一些差別的。岡崎哲夫當時感到奇怪,這個人怎麼長得不像日本人呢?他就用日語問了這個人一句話,而這個人卻對他笑一笑沒有回答,就繼續隨著僑民一起進到工事裏面去了。岡崎哲夫當時的身份很低,他只是一名日軍的二等兵,所以他對當時發生的事情一時沒有反應過來。就在幾分鐘以後,要塞裏面發生了爆炸,傳出了槍戰的聲音。他這才突然醒悟,剛才那個混進要塞的人肯定不是日本人。他確實不是日本人,他應該是抗聯派出的突擊隊員。這證明了當時在虎頭要塞,攻佔虎頭要塞的過程中確實有中國人參加了戰鬥。
虎頭巨炮又是怎麼回事呢?我們經過考證最後發現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如果我們到虎林去,會看到虎頭要塞的模型,在模型上你會發現原來虎頭巨炮竟然有兩門。而在日軍的所有記載裏只記載了一門火炮在發揮作用,那另外一門是怎麼回事呢,另外一門為什麼沒有發揮作用呢?日方的記載實際上從側面印證了彭施魯少將所回憶的情況。
虎頭要塞和其他十四個日軍大型要塞被稱為東方的馬奇諾防線,這是日軍在中蘇邊境部署的大型築壘地帶,他們試圖用這種巨型的堅固工事來阻止盟軍對關東軍的進攻。
(2)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出現了勝利的曙光,就在此時,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的營地,迎來了兩位神秘的人物。而此時的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也進入了自己的全盛時期。在東北的光復作戰中,教導旅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這個時候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總兵員一千五百人,有四個步兵營、一個無線電營、一個衝鋒槍營,此外還有很多配屬部隊。這支部隊訓練得非常出色,整個特種作戰的訓練計劃已經完成。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這個時候從莫斯科來了兩個中國人,到達了88旅,也就是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的營地,這兩個中國人是中共中央的代表。中共中央代表的到來使這支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在多年失去與中央的聯絡之後,終於重新獲得了上級的指揮。這兩個人是誰呢?一個是擔任當時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黨委副書記政治教官宋明,另一個則是擔任情報教官的王生。這兩個名字聽起來似乎都頗為陌生,但假如知道了他們的真名,大家就不覺得陌生了。化名宋明的是原八路軍386旅旅長盧冬生,他是在洪湖根據地就跟隨賀龍的最優秀的紅軍指揮員,曾經被稱為紅二方面軍最後四個共産黨員之一。而化名王生的則是後來的開國上將劉亞樓,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的第一任司令員。他們的到來無疑增加了抗日聯軍教導旅對勝利的期待,也使整個部隊的政治風貌發生了很大的改觀。
在1945年年中,蘇聯開始考慮加入反法西斯同盟對日作戰,因為此前蘇聯一直在對德作戰,和日本的關係十分曖昧。由於《蘇日友好互不侵犯條約》的存在,蘇聯始終屯兵于中蘇邊境,沒有做出對關東軍的進攻態勢。1945年以後,這件事情開始有了改變,但要發起進攻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做。這個時候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也就是第88旅,被列入了蘇軍進攻東北的整個作戰序列之中。我們今天去查看當時蘇聯的這些檔案資料時,可能會找不到88旅旅長周保中的名字,但能找到一個俄羅斯的名字叫關拉雪夫,這個關拉雪夫就是周保中。周保中參加了遠東地區對日作戰的幾乎所有重要作戰會議,他的部隊也開始重新整編,準備投入對日本的最後作戰。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在對日的最後一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它主要發揮了什麼作用呢?這支部隊有一半以上的官兵參加了這次作戰,他們在作戰中主要擔負那些任務呢?第一件就是對情報的蒐集,對在中蘇邊境的日軍的十四個大型要塞群進行強行偵察。這種強行偵察使他們獲得了日軍要塞大量的資料,包括它的火炮口徑、彈藥儲備、人員情況等等。這種強行偵察也給抗聯教導旅的官兵造成了重大犧牲。第二件事則是在整個作戰開始的時候,抗聯教導旅抽調了三支部隊,一支160人配屬於蘇聯第一方面軍,一支90人配屬於蘇聯第二方面軍,還有一支是100人,配屬於蘇聯後貝加爾方面軍。這些兵員作為蘇軍的先遣部隊,也就是開路先鋒,投入到對日本關東軍的最後一戰中。還有一支部隊是在戰鬥開始之前就空投進中國境內的,是由290名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官兵組成的特種突擊隊。這些部隊先盟軍一個月,在1945年7月即開始被空投到中國境內,在從黑龍江到遼寧的五十幾個著陸點跳傘著陸。他們的任務是:第一在當地建立偵察連,隨時通報敵後的日軍情況;第二開始喚醒地下抗聯組織;第三發動群眾,組織武裝,準備迎接盟軍的大反攻。
(3)在協助蘇軍進行的對日作戰中,抗聯教導旅在情報收集、先遣作戰、空降突擊等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為了能夠摸清日軍的駐防情況,教導旅對日軍的十四個要塞群,各派出五到八人不等的小分隊進行偵察。這些小分隊是怎樣開展工作的?他們的偵察能否順利進行?其間又遭遇了怎樣意想不到的情況呢?
有的小分隊在靠近敵人要塞以後,對敵軍的防禦工事、火炮方位進行偵察,偵察以後再返回蘇聯進行彙報。主要是彙報那些防範特別嚴密的日軍防禦工事。這些人員都是化裝成便衣進入國境的,偵察完了之後,身上不帶任何可疑物品返回邊境,有時候甚至還要泅渡過江回到蘇聯的營地。那麼,沒有任何記錄,他們是怎麼樣完成任務的呢?我們採訪了當時參加過偵察的抗聯教導旅老戰士張思問。他説,當時我們是這麼幹的,當我們回到蘇聯境內以後,我們的情報官就來詢問偵察情況,怎麼做的呢?他拿來一張白紙,偵察員就開始畫當時的情況,畫完情報官就給收走;然後再拿一張紙來,重新再畫,再畫,再拿走;連續畫幾次以後,把你偵察時看到一切東西都畫在這些紙上,直到你沒有別的東西可畫了,你這次偵察任務就算完成了。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組成偵察小分隊,這種小分隊一般至少有三個人。一個是觀察員,他用望遠鏡仔細觀察對面日軍的動向;一個是電報員,他通過電報把情報發送出去;此外還有一個狙擊手,狙擊手就是來保護這兩個人的。有的時候還會加強配備到四個或五個人。
這樣的偵察是相對順利的,但是也有的偵察非常不順利。比如説在對綏芬河周圍的日軍要塞進行偵察的時候就非常不順利。綏芬河在對關東軍作戰的時候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因為東北的整個鐵路線最重要的兩條線,一條是從哈爾濱進關的鐵道線,就是從哈爾濱進關到北京的京奉鐵路。另外一條鐵路線則是從滿洲裏到綏芬河橫向的鐵路,兩條鐵路構成了一個丁字形,這是東北最重要的鐵路幹線。
滿洲裏和綏芬河是與蘇聯鐵路的兩個交界點,當蘇軍對關東軍作戰的時候,這兩個點是非常重要的突破口。在綏芬河要塞這個地方,日軍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修築,這個要塞是怎麼修築的呢?就是在綏芬河鐵道入口的地方,有兩個山被日軍改造成了兩個重要的堡壘工事,一個叫天長山,一個叫地久山。附近還有一些其他的要塞群,比如鹿鳴臺要塞群,這些都是日軍最重要的防禦核心。這一塊地方我們就很難偵察清楚它的內部情況。開始我們只是想這可能是因為日軍的築壘要塞警戒森嚴所致,直到2012年我在前往綏芬河的時候才真正意識到偵察分隊難以接近這些要塞的特殊原因。
當時我們到綏芬河天長山要塞進行考察,現場的情景讓我感到非常震驚,就是今天到綏芬河天長山要塞的時候,你會感到戰爭好像是在一個月前剛剛結束似的,到處都是被炸開的混凝土的殘骸,還有就是在山間你偶然還可以撿到日軍丟棄的破鋼盔,還有炮彈爆炸以後留下的迫擊炮的彈尾。我們在那兒仔細地查看,結果找到了一個罐頭盒,又找到一個,又是一個罐頭盒,而且每一個罐頭盒的蓋上都有個小孔。我突然意識到,它們是把這些罐頭盒用鐵絲串起來,然後撒得滿山都是。由於山上到處都是灌木叢,這些罐頭盒藏在灌木下邊,誰也看不到,假如偵察員靠近天長山要塞,只要碰到任何一根鐵絲,罐頭盒都會啪啦啪啦發出響聲,偵察員就會暴露自己的位置。因為這個原因,致使天長山偵察的損失非常大,而且一直沒能真正摸清日軍的底細。
(4)、由於日軍採取了特殊的警戒措施,抗聯教導旅對天長山要塞的偵察變得非常困難,損失很大。就在大家一籌莫展之際,一個特殊事件幫助了偵察員。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在天長山、地久山要塞,被日軍徵來修築工事的勞工發生了一起暴動。這些勞工來自何處,都是些什麼人呢?在天長山的這批勞工非常特殊,他們是一批八路軍的戰俘。他們是在冀南、冀中戰場上與日軍作戰不幸被俘的八路軍官兵。這些人員被送到這個地方來做勞工,修築工事,當時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在什麼地方。這次暴動的組織者主要是兩個人,一個是八路軍的連長叫陳恩,另外一個是八路軍新四旅的幹部叫王昆。這兩個人始終在觀察發起暴動逃脫的機會。
但這個地方由於日軍控制得非常嚴密,很難逃脫,即便逃脫了,人生路不熟地也不知道往哪兒跑。有一天,日本人讓他們帶著糧食到附近的一處磨坊去磨面,這個磨坊裏的老鄉是一個愛國而且富有同情心的人。這個老鄉的兒子後來找到了,通過他了解到了當時的情況。他父親對這些人説,你們知道不,你們修完了工事是要被殺掉的,你們怎麼不跑呢?這些人就説,我們不知道這是什麼地方,不知道往哪兒跑啊。這個老鄉就告訴他們,河對岸就是蘇聯,你們只要跑過去就逃脫了。這批八路軍的戰俘一聽這種情況,覺得機會終於來了,於是他們就策劃了這起暴動。關於這起暴動的情況我們在日方檔案裏找到了相關的記載。
這次暴動組織得非常好,由陳恩和王昆分別組織一隊人,他們先把勞工裏的姦細和翻譯殺了,因為勞工裏發生任何一點事情這兩個人都會向日本人報告,稍有反抗意識的人就會失蹤或者被殺掉。把這兩個人幹掉以後,他們接著襲擊了勞工監獄的哨所和日軍的警備室,擊斃了哨兵,搶出了一批武器。日軍警備司令也被他們當場打死。暴動成功了,他們終於衝出了牢籠,這是一次東方式的勝利大逃亡。這次暴動一共有43人衝了出去,衝向蘇聯邊界。可是他們在襲擊監獄哨所時,有一個日本兵逃脫了,他打電話報了警,日軍很快開著汽車趕來追捕這些勞工,這些勞工一面抵抗,一面渡江,遊向蘇聯一方。最後有十二個人沒能逃脫,被日軍抓住殺害了。其他三十多名八路軍戰俘搶渡過江到了蘇聯。蘇軍確認他們是八路軍以後,把他們編入了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所以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裏既有王明貴西征時救出的八路軍戰俘,也有這次起義越過界河編入部隊的八路軍戰俘。
(5)這些八路軍戰士加入了教導旅,一方面給教導旅增加了戰鬥力,另一方面由於他們參加了天長山要塞工事的修建,他們提供了天長山要塞最詳細的情報。獲得了這些珍貴情報的盟軍,又是如何攻取天長山要塞的呢?
由於抗聯教導旅為蘇軍提供了非常詳細的情報,使盟軍得知天長山要塞日軍存在一個極大的弱點,即火炮不能轉向,就是火炮不能朝後面打,只能朝前面打。針對日軍這個致命的弱點,盟軍在進攻天長山要塞時採用了一種特殊的作戰方式。今天看到天長山要塞上那些被炸毀的日軍工事我們就會發現,這些工事都是從背後被摧毀的。正常情況下,盟軍突破關東軍要塞應該是沿鐵路衝進去,但是天長山和地久山要塞把守在鐵路兩邊,衝不過去。盟軍沒有採用正面突破,也沒往天長山上仰攻,因為他們發現日軍利用削岩,把岩壁都削得很陡峭,沒法兒從這兒攻上去。他們就從側面繞過去,打另外一個據點,叫做癟裂壩。盟軍從癟裂壩這個地方突破以後衝了過去。這支部隊突過去的時候攜帶了大量的重炮,接著他們攻佔了綏芬河後面的一座山叫南山,他們上了南山以後根據抗聯教導旅提供的精確坐標,從山上一炮一炮開始摧毀日軍的陣地。由於日軍的大炮不能轉過來還擊,最後整個天長山要塞被打成了一片廢墟。這時候盟軍就從兩面夾擊奪取了天長山要塞。
(6)教導旅的強行偵察,為盟軍進攻提供了準確的情報,斯大林後來給予了很高評價,認為教導旅的情報,減少了蘇軍數萬人員的傷亡。然而,教導旅在對日反攻作戰中,所起到的作用還遠遠不止如此,事實上,他們取得的最大戰果是空降突擊。那麼,教導旅官兵是怎樣實施空降的呢?空降兵在空降作戰中,又會面臨哪些危險呢?
當時在中國境內大概有五十幾個空降點,今天在東北烈士紀念館裏面可以找到一張當時的作戰地圖。在作戰地圖上,東北境內標了五十幾個空降點,這就是88旅,也就是教導旅空降的地方。這些空降兵投入中國境內的時候,蘇軍的進攻還沒有開始,蘇聯最後對日宣戰是在8月9日。抗聯教導旅的部隊在7月份就紛紛空投到了中國境內。即使在蘇軍開始進攻以後,仍有部隊被不斷地空投進來。在空投中,由於傘兵部隊是空投,而不是機降,傘兵空投的時候損失是最大的。電視劇《兄弟連》裏面有這樣一句臺詞,説傘兵永遠是被包圍的。抗聯教導旅的傘兵跳下去的時候也是這樣,跳下去就被日軍包圍了,但他們依靠自己非常強悍的特種部隊的作戰能力,很多人強行突出了重圍。比較典型的就是空投在牡丹江的李明順、姜德小組。李明順是東北抗日聯軍的一名團長,那時候擔任空投小組的指揮員。他這個小組一共有四個人,他們當時從南野營的烏蘇裏斯克機場起飛,我們今天到這個地方還可以看到這個機場,他們乘的是蘇式"裏-2"飛機。起飛以後,飛到牡丹江上空,這個小組就被空投下來,他們的任務是為蘇軍的轟炸機指示目標,同時對當地的日本關東軍進行偵察。他們在往下跳的時候情況非常危險,因為在這之前剛有飛機從這個地方飛過去執行其他空投任務,地面的關東軍被驚動了,日軍發現有中國人空投,就用高射炮不斷朝空中射擊,打擊中國的空降兵。蘇軍的駕駛員不得不把飛機升高,升高以後,他們空投的動作就是後來我們在汶川地震時中國傘兵做的動作,叫做高跳低開。高跳低開是什麼意思?就是從高空中跳下來,在接近地面的時候才開傘。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因為如果你要在高空開傘的話,傘兵就會像蒲公英一樣,在空中成了活靶子。那麼當跳到離地面很近的時候才開傘,傘開的時間短、落地的時間快,就不容易被敵軍打中。但是這樣做無論是從技術角度還是從心理角度,對人都是極大的考驗。當跳下去面對著地面,不能馬上開傘,得判斷離地面有多高,等離地大約兩百米的時候才開傘。這種高跳低開的動作是很難掌握的,在這次傘降中,孫吉有就因沒來得及開傘,犧牲在空降中了。
這支小分隊跳下去以後,他們隨即炸毀了牡丹江南下的鐵路橋,使在牡丹江以北的日軍和開拓團沒法沿著這條鐵路南下,被迫轉向,先到哈爾濱,然後再從哈爾濱繼續南撤。沒等他們趕到,哈爾濱已經被盟軍攻佔了,使日軍在北方的集團失去了歸路。像姜德這樣的襲擊,不僅僅是一個小分隊在做,在密山的另一支小分隊就炸了日軍重要的軍火物資站,引起大爆炸,這在日方人員回憶裏,至今仍然是驚心動魄。
(7)教導旅派出的空降小分隊,執行著非常重要又十分危險的任務。正如周保中旅長的夫人王一知在回憶錄裏面所寫的那樣,她説當時她們空降下去的這些人,大部分都為祖國獻出了生命。在最後的一個月裏,犧牲了一半以上的同志。即使下一秒就會面對死亡,他們的臉上,依舊帶著微笑。這就是這支忠誠而傳奇的部隊,在經歷了十四年艱苦卓絕的抗戰之後,又有多少人能夠最終踏上家鄉的土地呢?
在這場戰爭中,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作為一支中國的軍隊率先殺回東北,為光復東北光復東三省建立了的功勳。根據統計,這支部隊最後大概有七百到八百名戰士率先殺入國內,而最後能夠倖存的人有多少呢?根據周保中的統計,他自己有一個親筆寫的資料,裏面寫到,當時有一部分人員先期回國內建立電臺,這個沒有計算進去。還有一部分人員,因為要爭取自己民族的獨立,就到其他國家去工作了,這些人也沒有計算在內。這支部隊作為東北抗日聯軍的主力,也是東北抗日聯軍最後的老底子,在這場戰爭中基本都打光了,最後有多少人回到國內呢?周保中記下的數字是362人。
當我們看到這些數字的時候,我們不禁感慨這是一支怎樣的軍隊。這支軍隊留下了很多照片,有一張照片讓我感觸頗深。就是很多東北抗日聯軍的官兵分成兩排站在一個房子前面的合影。這些官兵在食堂裏吃了飯以後,在夏天維亞斯克溫暖的陽光下,有人提議大家一起照個相,攝影師就拍下了這張珍貴的照片。
當看到這張照片日期的時候,我對這張照片的感覺就完全不一樣了,這張照片的日期是1945年7月拍下的,那就意味著在照片上面的每一個人都要去參戰了。他們很可能去空降,投到敵後去作戰。我看到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是那麼平靜,這時我理解了一種感情,這種感情叫做視死如歸。他們即將打回祖國,即將去為自己的祖國獻出生命,他們的表情就是義無反顧,再不回頭。把這張照片考證完了之後,我再站在維亞斯克的山谷裏面,我的感覺也不一樣了,在這個山谷裏面只有一片一片的營地的廢墟,當我們喊一聲的時候就聽到山鳴谷應,我聽到這個山鳴谷應的時候幾乎可以感覺到抗聯教導旅的官兵們,也許當年就在這個山谷裏面,他們在吃飯前一起唱著歌,唱那個《神聖的戰爭》,當他們唱這個歌的時候,周圍也是同樣的山鳴谷應,但是當他們走的時候,他們一定是不會回頭的,因為跟所有的軍隊都不一樣,其他的軍隊會眷戀自己的營地,只有他們離開這個營地才是奔向自己的家鄉。這是一支凱旋的中國人,這是一支歷經百戰九死不悔的中國人,在這個講座結束的時候,面對著88旅,面對著抗聯教導旅的照片,我想説一句,東北抗日聯軍萬歲,中國人萬歲。
謝謝大家,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