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紀錄片《茶》北京開茶會 邀專家觀眾座談聽意見

發佈時間:2013年10月28日 15:0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紀實臺 | 手機看新聞


      中國首部全面探尋世界茶文化的紀錄片《茶,一片樹葉的故事》(以下簡稱“《茶》”)于11月登陸CCTV-1《魅力紀錄》欄目首播。10月26日下午,繼大連茶會後,該片在北京舉辦了第二場茶會,誠邀專家、觀眾看片“問診”。90分鐘精簡版分國內國外兩部分生動講述了10多位茶人故事,現場各界人士看完後一致認為該片角度新穎,拍得有深度,有水平,同時就一些細節問題各自提出了修改意見。總導演王衝霄表示,劇組將博采眾議,對片子做相應的調整完善,力爭在開播前給觀眾呈現一部高品質、最接地氣的《茶》。

      品茶賞片 先辦茶會聽意見找不足

      紀錄片《茶》,以六集篇幅從茶的種類、歷史、傳播、製作等角度,通過60多位茶人的茶話茶事,講述這片神秘樹葉的傳奇。這是《故宮》團隊歷時兩年,穿梭中國、日本、泰國、印度、格魯吉亞、英國等國著名茶地,艱苦拍攝製作而成的文化紀錄片。然而,攝製組卻並不急於讓它迅速亮相,而是選擇先開茶會,聽取各方批評意見,改後再播。茶會共有大連、北京、成都、昆明、廈門五站,誠邀專家學者和普通觀眾品茶賞片。“我們的茶會不是電影宣傳中所謂的看片會,這是一個學習交流的平臺,我們既聽讚,更聽批,以謙遜的態度聽取各方意見,修改完善後再正式播出。專家的建議可以確保紀錄片的專業性。普通觀眾的意見也難能可貴,因為這個片子是給老百姓看的,茶是老百姓最熟悉的茶,故事是普通人的故事,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吸納他們的意見,才能做觀眾愛看的片子。”王衝霄説。

      茶聚北京 各界愛茶人品茗觀《茶》

      於是,繼首場大連茶會後,攝製組于10月26日在北京舉辦了第二場茶會。會上播放了總導演王衝霄的90分精簡版紀錄片《茶》,分國內國外兩部分,介紹了中國茶的歷史演變以及它在世界的發展繁衍。看完片子後,現場響起熱烈掌聲,包括茶專家、紀錄片人、媒體人和普通觀眾在內的各界愛茶人都給出了好評,認為《茶》總體品質很高,角度新穎,拍得有深度,有水平。同時,就片中一些問題,現場嘉賓也各抒已見,給出了中肯意見。

      愛茶人李博在會上表示,這個片子刨除了當下比較浮躁的東西,還原了茶的本源,就是人們生活中柴米油鹽醬醋茶的一部分。“這個片子比較接地氣,它的受眾面是大眾,可能很多人一生都不喝茶,或者只把茶當飲料喝,他不知道茶背後蘊含了這麼多的故事,也沒機會了解茶的歷史演變和在全球的發展,了解茶有不同的茶文化和品飲方式,所以整個片子比較有深度,故事也很生動。”他還説,很多年輕人並不了解茶文化,對此也無太多興趣,如何吸引這部分觀眾,主創團隊還得多想點新招。

      答疑修改  總導演接受意見加“茶味”

      看片會上,現場觀眾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疑問,比如茉莉花不是茶葉,為何也歸到一片樹葉的故事裏?片中為什麼都是手工茶,沒有機器茶?茶最早是作為藥物的,人們熟知的“神農嘗百草”為什麼沒提及?

      對此,總導演王衝霄也一一給予了解答。他説:“我們片子提了一個中國茶,非茶之茶的概念。這不是植物學意義上的。實際上中國人的茶概念裏很多東西都可以是茶,不光是茶樹。比如菊花,廣東的涼茶等,還有水果茶。這都是中國人創造出來的。

      至於“冷落”機器茶,王衝霄坦言,“國內茶部分將近介紹了20多種茶,但這次我們的確偏重手工茶。因為目前來説,佔據市場主流的都是機器制茶,我們也有想借這個片子搶救下文化遺産的意思。所以中國6大茶類,我們都拍了傳統手工技藝。”

      而關於茶的起源,片子裏沒有提及神農嘗百草,他解釋道:“凡是沒有經過嚴格考證的,僅是傳説,不可考的東西,我們都不會用,比如説神農氏,是上古神話裏的,所以就沒放進去。但可考的,像雲南的古茶樹,經過專業的樹齡鑒定,有2700年,這是有明確科學説法的,我們就會用進去。”

      隨後,他表示,攝製組將抓緊時間對片子調整修改,增加“茶味”,讓故事更精練,更緊湊,力爭在11月開播前給觀眾呈現一部更完美的《茶》。

channelId 1 1 1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最新視頻集
視頻專輯熱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