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11月CPI數據公佈後,市場有觀點認為CPI和PPI都已趨於穩定,為經濟的平穩調整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與此前的變化無常或持續高位變動相比,近幾個月來,CPI確實沒有再大起大落,PPI也基本保持2%以下的降幅。但是,這到底是一種什麼狀態的“穩定”?這樣的“穩定”狀態,又會給經濟社會發展和居民生活帶來怎樣的影響?
在筆者看來,目前CPI和PPI的“穩定”是一種心理感覺優於實際效果的穩定。因為,從CPI來看,在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運行狀況並不好,居民就業和收入增長都面臨不少問題的情況下,3%的漲幅已經不算一個低水平了。更何況,在CPI的內在結構中,食品價格上漲幅度仍遠高於非食品價格。也就是説,米袋子、菜籃子等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價格並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居民對物價的實際感受應該並沒有數據反映得那麼理想。
從PPI來看,雖然下降的速度在放緩,變動也相對穩定,但是,連續20多個月處於下降通道,對經濟來説並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説明經濟平穩向好的基礎還不夠紮實,經濟的內生動力也沒有真正得到激發。
所以,面對CPI和PPI出現的階段性、高位性、非確定性“穩定”狀態,切不可掉以輕心,不要以為這就是經濟穩定向好的充分表現,從而忽視對經濟深層次矛盾與問題的解決。所謂的“穩定”,是建立在低水平基礎上的,而居民承受不起超過3%的物價上漲率,企業承受不起持續的工業品市場低迷。如何改變該降的不降、該漲的不漲的狀況,已成為當前經濟工作十分緊迫、重要的一項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