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經濟 > 宏觀

文化體制機制創新的新綱領

發佈時間: 2013年11月21日 15:2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光明日報 |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

  本報北京11月20日電(記者張玉玲、楊君、陳晨)“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創新表述的一個重要亮點,就是把文化體制機制創新納入到國家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格局中考慮,並進一步明確了文化體制機制創新的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在20日召開的“明確新坐標,謀求新發展——學習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座談會”上,這成為與會者的共識。

  此次座談會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國家行政學院文化政策與管理研究中心和光明日報文化産業研究中心聯合主辦,來自國家有關部門、學術研究單位及一線文化企業的20位業界專家參加。大家結合自身工作實踐,暢談了對於三中全會關於文化體制機制創新表述的學習體會。專家認為,三中全會精神為文化體制機制創新明確了新目標,從全面深化改革和“六位一體”的戰略高度,科學部署了文化體制機制創新的路線圖和行動指南。

  財政部中央文資辦主任王家新認為,十八屆三中全會實現了改革理論和政策的重大突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部署、總動員,標誌著國有文化企業改革步入新階段。全面深化國有文化企業改革,需要增強問題意識、進取意識、責任意識,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成效,開創國有文化企業發展新境界。

  文化部文化産業司司長劉玉珠表示,完善文化管理體制,建立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系,是三中全會關於文化體制機制創新表述的新亮點。把三中全會精神落到實處,文化領域要處理好市場和政府的關係。在文化資源配置中,市場要起決定性作用,而政府職能應從辦文化向管文化轉變。

  “對按規定轉制的國有企業探索實行特殊管理股制度,是意識形態管理的一大創舉。”中宣部改革辦副主任、財政部中央文資辦副主任高書生表示,對文化企業實行特殊管理股制度,能夠使轉制後的文化企業更好地把握內容導向,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曉明認為,我國文化市場已發生根本變化,三中全會指出要建立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系時,就是充分考慮到這種變化,從全面深化改革的高度把握文化的發展機遇。國家行政學院文化政策與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祁述裕認為,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協調機制,這同樣為文化産業發展創造新條件。

  清華大學國家文化産業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指出,以前的文化企業地方色彩濃,不利於文化資源的高效流動和整合。要通過市場的力量,推動文化企業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兼併重組,提高文化産業規模化、集約化水平。

  與會者普遍指出,三中全會對文化體制機制創新進行了新部署,為社會力量、社會資本參與到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作出了制度安排,對繁榮我國文化市場、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本報總編輯何東平出席本次座談會並致辭。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龐井君、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章建剛、山水文化集團董事長梅帥元、歌華集團總經濟師張佳春等專家、學者和文化投資專家出席了座談會。座談會由本報副總編輯方正輝主持。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