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經濟 > 宏觀

上海造船業踩準市場“步點”

發佈時間: 2013年10月25日 13: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文匯報 |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

  作為我國現代船舶工業的誕生地,上海在“十二五”期間規劃全面掌握市場需求量大的高端船舶自主設計、建造技術,主流船型綜合競爭力顯著提升,形成20個以上滿足最新國際規範要求、引領國際市場需求的知名品牌船型。記者獲悉,如今,包括萬箱以上級集裝箱船、新一代動力大型液化天然氣船、物探船等在內的船型,正陸續從圖紙變成實船。

  大塊頭有大智慧

  “如果我們把小型集裝箱船的結構設計視為入學水平的話,那麼,1.6萬TEU(標準箱)集裝箱船的結構設計應被視為是研究生水平。”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的設計研發人員如是説。

  最近,外高橋公司獲得了3艘1.6萬TEU集裝箱船的建造合同,打破了韓國船廠在該領域的壟斷地位。它是上海有史以來建造的最長巨輪,總箱位比正在運營的全球最大集裝箱船還多出約160個標準箱位。船長達399米、寬54米,甲板面積接近4個標準足球場;凈空高度68米,相當於23層樓的高度。

  其主任設計師郭勇指出,“如果我們的船型永遠只是跟隨別人,那麼,在市場好的背景下我們可能有單可接,但是,一旦遇上了類似于當前這種市場極差的大環境,那麼我們將沒有任何競爭力。因此,我們的船型研發必須要能夠引領市場,必須做到提前滿足船東的使用需求。”

  對設計人員而言,將近400米的長度,船體的結構如何設計,是決定研發成敗的根本性因素。為了突破難關,經過多輪的設計及試驗,通過大量使用高強度鋼等方法,設計團隊終於從多個方案中篩選出了最滿意的一個,順利地解決了機艙前段疲勞等問題,並在空船重量以及航速等方面達到了較好的設計效果。同時,該船採用新優化線型,日油耗比正在運營的同類型船降低了約30%。艙內可進行高低箱無序混裝,艙蓋可無序吊離,便於靈活地裝卸集裝箱。

  物探船以巧取勝

  如果説1.6萬TEU集裝箱船是“巨無霸”,那麼,不久前剛剛交付的“發現6號”物探船,可以説是以巧取勝的“小精靈”了。

  物探船好比是海洋工程“聯合艦隊”裏的“偵察船”,主要任務是勘探何處可能有油藏。物探船描繪的“海底山川”能精確反映深水區的複雜情況,極大提高探井成功率,節約勘探成本。此前,中國物探船船隊數量少,3D物探能力低。

  而此次交付的“發現6號”,能航行于全球無限航區,工作水深達到3000米,三維地震採集作業並進行現場資料處理,配備數據高速傳輸系統;該船可在5級海況和3節海流情況下採集地震數據,配有14根1萬米固體電纜和雙震源共8排氣槍陣列以及地震綜合導航系統,是目前亞洲最先進的物探船之一。

  建造方上海船廠副總經理鐘慶華介紹,“發現6號”的承建是該廠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堅實一步。上海船廠在該船的設計、建造、調試過程中,對三維建模、重量重心控制、精度控制、振動和噪音控制、物探專用設備安裝調試等方面進行了攻關,攻克了一個個技術瓶頸。

  據悉,今年4月,上海船廠與中海油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又一艘12纜深水物探船“海洋石油721”的建造合同。未來,在上海船廠的幫助下,中海油將組建深水物探船隊,真正具備遠洋深水物探作業能力。

  靠創新走出低谷

  此外,據記者了解,滬東中華建造的新一代動力大型液化天然氣船、4.5萬噸集裝箱滾裝船,江南船廠建造的液化石油氣船等先進船舶,也在加緊備戰;而豪華郵輪、豪華遊艇、新能源船舶等船舶的前期預研,也在滬上船舶設計研究院中推進。

  眾所週知,上海稀缺的土地、岸線等環境資源已無法支撐大規模投資建設傳統船廠的發展方式,必須切實推動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的轉變,推動外延式、粗放式的發展模式向內涵式、集約型轉變。

  當然,研發過程並非一帆風順。1.6萬TEU集裝箱船項目尚在推進過程中,就遭遇了金融危機。因為融資難,合作船東取消了訂購相關船舶計劃。“還要不要繼續?”這是當時研發團隊必須要回答的問題。他們商量,如果我國要繼續研發超大型集裝箱船市場,那麼,這些前期的技術準備工作就必然要做,晚做不如早做,半途而廢更是萬萬不可。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研發團隊繼續開展多項該型船的設計及試驗工作,為之後迅速拿出方案奠定了堅實基礎,最後也打動了新的船東。

  實踐證明,提前佈局新船型,恰恰踩準了船舶行業發展的“步點”。在行業並不景氣的大環境下,滬上船廠仍然保持了不錯的發展勢頭,有望率先走出低谷。(本報記者 張曉鳴)

channelId 1 1 1

搜索更多 物探 上海船廠 的新聞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