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經濟 > 宏觀

電解鋁産能過剩能否得到根治?

發佈時間: 2013年10月23日 17: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央視網 |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

  國務院前不久下發了《關於化解産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各地積極有效地化解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等行業産能嚴重過剩矛盾。《意見》顯示,截止2012年底,我國電解鋁行業産能利用率只有71.9%,明顯低於國際水平。

  受産能過剩的困擾,近年來我國電解鋁行業利潤大幅下滑,企業普遍經營困難。據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統計,2012年我國電解鋁産能已超過2600萬噸,産量卻只有2000多萬噸,行業虧損面達93%。

  但奇怪的是,雖然面臨嚴重行業虧損,卻仍有大批在建、擬建的電解鋁項目,産能過剩呈現出不斷加劇的態勢。據預計,到2015年,全國電解鋁新老産能總量將達到4000萬噸以上,遠遠超過“十二五”規劃目標2400萬噸的産量。而實際上2012年全國電解鋁市場消費僅1902萬噸。

  作為高耗能且産能嚴重過剩的企業,電解鋁産業的盲目擴張態勢,在新一輪調控中能否得到遏制?

  GDP衝動下的高耗能産業

  作為一個以投資為主導高耗能産業,電解鋁建設工藝簡單,技術含量低,建設週期短。電解鋁項目對拉動地方GDP增長的效果也十分顯著,産能每增加1萬噸,投資就會增加1億元。同時,電解鋁産業就業技術門檻比較低,可以大量地吸收地方勞動力。因此,電解鋁産業深受很多地方政府歡迎。

  為了加大投資吸引力,地方政府通常都會在電力、土地等方面給電解鋁産業提供優惠,而某個地方若擁有鋁土礦資源,企業想獲得資源,就要在當地首先投資氧化鋁項目,同時上馬電解鋁項目,儘量延長産業鏈。

  2008年之前,全國鋁冶煉産業的利潤非常豐厚,實際上已經導致産能過剩,只不過經濟的高速增長掩蓋了這個事實。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長期積累的供過於求的矛盾開始凸顯。數據顯示,2008年至2010年,全國鋁冶煉行業的利潤總額分別下降至124億元、59億元和118億元。

  2003年11月25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等六部委和中國人民銀行共同出臺了《關於制止電解鋁行業違規建設盲目投資的若干意見》,禁止不符合産業政策和發展規劃的電解鋁、氧化鋁項目的批准。但在豐厚利潤和GDP衝動下,這些限制並未阻止此後幾年內電解鋁産能的大幅飆升。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經濟刺激計劃再次提升了電解鋁産業的投資速度。

  也正由於推動GDP的增長的熱情,儘管國家一再出臺限制措施,但地方政府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往往會設法尋求對策,甚至不惜給黑戶項目提供各方面幫助。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目前全國2000多萬噸電解鋁産能中,只有600萬噸獲得了國家發改委批准。有行業人士透露,前些年許多電解鋁項目在上馬的時候,都以其他項目種類的名義上報,就是為了得到批准。

  狂飆“西進”加劇過剩

  目前,我國電解鋁産能主要集中在河南、山東、山西等中東部地區,其中河南和山東是電解鋁産業大省,約佔到全國電解鋁産能的50%。一半左右位於東部地區,由於東部地區電價非常高,電價目前佔電解鋁成本40%以上,導致企業虧損嚴重。

  在耗能成本和環境政策壓力下,電解鋁産業“西進”已成為必然趨勢。9月18日,國家發改委等六部委聯合印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明確表示電解鋁等高耗能産業將禁止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山東獲批。這也意味著電解鋁項目投資的大門在上述地區已經關閉。9月1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進一步提出,支持調整過剩産能,對整合過剩産能的企業定向開展並購貸款,嚴禁對産能嚴重過剩行業違規建設項目提供新增授信。

  與此同時,作為西電東送基地,西北地區自然形成的低電價區洼地,對電解鋁這樣的高耗能産業産生巨大的吸引力。對於西北地區本身而言,經濟總量與沿海省份相比差距巨大。如寧夏、新疆、青海等西部省份經濟增速均不靠前,地方通過引進規模投資企業提升GDP的衝動強烈,因此引進高耗能的行業進入就不足為奇,且大多數電解鋁項目都冠以推進技術改造和發展循環經濟産業鏈的名頭在快速實施。地方政府對投資巨大的企業,一般都會予以最大的優惠。對於電解鋁這樣的企業,地方政府甚至默許其籌建自備電廠。

  近年來,西北地區電解鋁産量明顯增加。數據顯示,新疆2012年原鋁産量110萬噸,同比增長274%;甘肅産量189萬噸,同比增長65.6%;寧夏、內蒙古和青海産量增速分別達到22.4%、14.6%和13.2%。

  然而問題恰好在於,一方面西部加速擴張,另一方面由於企業重組搬遷面臨的各種困難,中東部地區的企業並未能很快搬遷,而是繼續生産,這就進一步加劇了産能過剩。

  今年5月29日,發改委、財政部、工信部、商務部、海關總署等五部委和中國鋁業等15家國內電解鋁骨幹生産企業舉行座談,對電解鋁行業産能過剩問題進行討論。會議建議,國家建立專項基金給予東、中部産能退出支持和補償,恢復5%進口關稅等政策推動行業化解危機。

  政策限制效果有待觀察

  針對電解鋁産能過剩的現狀,《關於化解産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要求,2015年底前淘汰16萬安培以下預焙槽,對噸鋁液電解交流電耗大於13700千瓦時,以及2015年底後達不到規範條件的産能,用電價格在標準價格基礎上上浮10%。同時,意見嚴禁各地自行出臺優惠電價措施,採取綜合措施推動缺乏電價優勢的産能逐步退出,有序向具有能源競爭優勢特別是水電豐富地區轉移。鼓勵國內企業在境外能源豐富地區建設電解鋁生産基地。對高耗能行業能耗、電耗、水耗達不到行業標準的産能,實施差別電價和懲罰性電價、水價。

  《意見》要求各地切實減少對企業生産經營活動的行政干預,堅決清理廢除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中採取土地、資源、稅收、電價等損害公平競爭的優惠政策,以及地方保護、市場分割的限制措施。同時強調地方要完善差別電價政策,各地對産能嚴重過剩行業優惠電價政策進行清理整頓,禁止自行實行電價優惠和電費補貼。對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等高耗能行業,能耗、電耗、水耗達不到行業標準的産能,實施差別電價和懲罰性電價、水價。這或許對控制電解鋁産能過剩是一個有效的手段。

  從資源安全角度考慮,化解電解鋁産能過剩也顯得極為迫切。據《經濟觀察報》報道,目前我國鋁土礦對外依存度已經逼近産業安全紅線。數據顯示,我國已經探明的鋁土礦産能只佔全球總量的3%。電解鋁氧化鋁的産能和鋁土礦的消耗量卻佔全球總量的一半以上。目前國內鋁土礦僅能滿足10年左右的生産需求。一些業內人士認為,如果鋁産業發展不能回到理性軌道,鋁土礦就可能重現進口鐵礦石價格上漲的局面,使國家利益受損。

  專家分析認為,從根本上解決我國鋁行業産能過剩問題,一定要多管齊下,打擊違法違規項目和扶持守法合規企業並重,推動鋁工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中國鋁業公司改革發展中心副主任趙秀富建議,首先應該控制總量,由行業主管部門&&,全面查清堅決取締違反國家産業政策、擅自在建、擬建的電解鋁項目,向社會釋放強烈的導向性信號,對現有過剩産能明確每年需要壓縮的數量,制定壓縮時間表。(央視網記者 閻海東綜合報道)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