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經濟 > 宏觀

化解産能過剩之鋼鐵業

發佈時間: 2013年10月22日 19:2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央視網 |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

  近日,國務院印發《關於化解産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對未來5年化解鋼鐵行業嚴重産能過剩提出新的目標和要求。

  對鋼鐵行業關注的人士都清楚,在近些年削減産能是行業內監管常態,但事實上每一輪的調控産能之後的結果無一例外的是産能又增加了。對此,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過去所採取的主要政策措施,過多依靠控制和限制審批,總以為控制和限制審批就能夠解決産能過剩問題。但幾年過去了,産能過剩愈演愈烈。

  越調控越增加,這一次能否走出這個怪圈?

  “産能”迷局

  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統計,到2012年底,國內煉鋼産能約9.76億噸。在近日舉行的中國鋼鐵技術經濟高端論壇上,中國金屬學會理事長、原中國工程院院長徐匡迪説,預測到“十二五”末,我國鋼材需求量將達到6.8億至7.12億噸,折合粗鋼需求量為7.16億至7.50億噸。從現狀來看,鋼鐵企業的擴張衝動還在持續,2013年已開工項目510個,如果上述在建、設計、規劃項目全部投産,我國煉鋼能力將達到10.2億噸,産能過剩問題堪憂。

  鋼鐵産能“過剩程度”幾何?業界説法不一。按照業內的説法,75%至80%之間的産能利用率為輕度産能過剩,70%至75%之間為中度産能過剩,而低於70%就是嚴重的産能過剩。

  有專家認為,通過對産能利用率與産能過剩之間關係的分析,現在的鋼鐵業産能利用率在70%至80%之間,所以可以確定為鋼鐵産能過剩在輕度和中度之間。但是國務院發佈的《指導意見》指出,2012年底,我國鋼鐵産能利用率僅為72%。而財政部網站發佈的《2013年上半年産業經濟運行分析及建議》中顯示,“鋼鐵産能利用率下降到67%左右”。

  一位業內資深人士的判斷也應和了上述數據。他認為,計算産能利用率關鍵是選擇什麼樣的産能基數,現在業界是存在好幾個版本的,真實産能幾乎是一個迷。鋼鐵項目審批就如計劃生育,老大是獲得準生證的,而老二、老三卻是“私生子”,到現在他們也長大成人了。業界盛傳,未批先建的“黑戶”太多了,全國僅有40%的鋼鐵産能獲批了,另外60%的産能卻是未批先建的,這些産能數字會不會漏統?這位人士的判斷是,鋼鐵産能過剩目前極有可能已經處在中度過剩和嚴重過剩之間,需要高度警惕。

  限制産能發展史

  中國淘汰鋼鐵落後産能始自2005年。當年,國家發改委提出關於《鋼鐵工業控制總量、淘汰落後、加快結構調整的通知》的文件,按照該文件,“十一五”期間,我國鋼生産能力力爭控制在4億噸左右,擬淘汰1億噸落後煉鐵生産能力、5500萬噸落後煉鋼能力。

  但是在隨後不到一年時間,中國鋼鐵産能就迅速超過4億噸規模。隨後國家發改委調整了調控目標,將“十一五”期間的鋼鐵産能調整到5億噸的規模。並同時出臺文件稱,2006年中國淘汰全部200立方米以下的小高爐,2007年淘汰300立方米以下的小高爐和20噸及以下的轉爐。2007年中國鋼鐵産能達到了4.89億噸,比上年又增加了6625萬噸。

  2008年我國粗鋼産能升至6.6億噸。

  2009年,鋼材需求在國家四萬億投資的拉動下出現井噴,國內粗鋼産量也隨之屢創新高,2009年底國內粗鋼産能超過7億噸。國家工信部下發通知,全國要淘汰落後煉鐵産能2113萬噸,煉鋼産能1691萬噸。

  2010年,國務院公佈“九大行業淘汰落後産能目標”,鋼鐵行業須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煉鐵高爐,30噸及以下煉鋼轉爐、電爐。

  2011年,工信部制定的“十二五”期間的淘汰落後産能目標為,淘汰煉鐵落後産能4800萬噸,煉鋼4800萬噸。

  這個脈絡很清晰,原來淘汰落後的思路主要是以高爐容積與生産能力為標準。這次不同,淘汰標準則由高爐容積變為了環保標準。本次《指導意見》中指出,要修訂並嚴格執行強制性能耗限額標準,對超過能耗限額標準和環保不達標的企業,實施差別電價和懲罰性電價、水價等差別價格政策。

  本輪調控引爆點:環保壓力倒逼

  今年以來,我國華北、華東地區連續出現大面積霧霾天氣,為多年罕見。鋼鐵行業是産能過剩最嚴重的行業之一,首當其衝成了“眾矢之的”。環保部公佈的資料稱,在1-5月大氣污染最嚴重的20個城市中,17個城市有鋼鐵企業。

  實際上,伴隨著産能過剩和落後産能淘汰緩慢,鋼鐵企業污染物排放多年得不到有效控制。據統計,我國重點統計企業之外的1.92億噸鋼産量,排放的二氧化硫達102.2萬噸、煙粉塵達97.7萬噸,折噸鋼排放量分別為5.34千克、5.1千克,比重點統計企業排放績效高出2.5倍和3.6倍。

  很多專家都建議,在制定鋼鐵行業準入門檻時,要多用節能環保等生態性指標,少用産能容積等經濟性指標,避免有些鋼廠為了符合準入條件,拆了小設備、新建大設備,最終導致産能越淘汰越多。

  在2013第四屆中國鋼鐵節能減排論壇上,環保部污染排放總量控制司副司長劉炳江表示,“為防止再次大面積出現霧霾天氣,‘十二五’節能減排要‘死磕’鋼鐵行業。”

  “加強檢查已建脫硫設備、督辦脫硫設施的正常運行、對未上脫硫設施的鋼鐵企業限産限排甚至停産整治,將是未來環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劉炳江指出,部分鋼鐵企業忽視燒結脫硫設施的日常運行維護,也缺乏相關經驗和技術人員,脫硫設施長期帶病運行,難以發揮正常的減排能力。甚至有的企業為節省運行費用,白天開,晚上關,或者不檢查就不開,故意偷排漏排,進一步降低了燒結脫硫設施的減排效果。根據2011年相關核查結果,302台套燒結煙氣脫硫設施平均綜合脫硫效率僅為47.3%,遠遠低於設計值。

  值得一提的是,業內人士指出,鋼企對脫硫技術並不積極,其原因還是因為“錢”荒。“一方面,成本高,另一方面,核查緊。在資金與核查的兩面夾擊下,鋼企匆匆上馬脫硫技術,效果如何,也就只能且行且看了。”

  “消腫”為何這麼難?

  産能過剩的背後,是各路資本的盲目逐利,以及GDP考核魔咒下地方政府“有形的手”。

  2012年末,全國規模以上黑色金屬礦採選業企業達3560家,總資産達7996.17億元,同比增長13.53%。2012年1-12月,全國黑色金屬礦採選業共計實現銷售收入達8724.15億元,同比增長11.4%;利潤總額為1025.62億元;行業毛利率為20.39%。對此蘭格鋼鐵資深專家陳克新指出,鋼鐵行業(可供統計的重點大中型企業)一年實現利潤過千億元,佔據工業利潤比重一成以上。高額利潤的誘惑,地方政府的土地優惠、稅費減免和投資補貼等政策刺激著各路資本涌入鋼鐵業,導致我國鋼鐵産能由2003年的近3億噸擴大到2012年末的近10億噸。

  原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鄒仲琛表示,鋼鐵企業是地方政府稅收和GDP考核的貢獻大戶,以至於一些還沒拿到國家相關部門“準生證”的項目在地方政府的保護下迅速開建。“現在全國的鋼鐵産能其中有一半不是國家批建的,有的是鄉、縣、市裏批的。有個縣是著名的蔬菜基地,也建了個鋼鐵廠。縣上説農民種蔬菜增加不了多少財政收入,建鋼鐵廠每年有好幾億的財政稅收。”

  鄒仲琛指出,一個100萬噸的鋼鐵廠,最高的時候年納稅3-5億元,一個縣一年能有幾億的財政收入?窮縣大概一兩個億,稍好的縣五六個億。“如果因為環保問題就把一個鋼鐵廠關掉,你怎麼去彌補這個財政收入問題?可以説我們的法制不健全。韓國在發展鋼鐵的時候,專門制定了一部鋼鐵法,只有浦項可以上長流程,其他公司通通都是短流程,一部鋼鐵法就管住了。”

  “為什麼鋼廠生産停不下來?”新湖期貨分析師李曉調研發現了三個主要原因:鋼企肩負保就業的社會責任,停産意味著裁員,地方政府不願意;從成本考慮,臨時關停高爐産生的成本將更大,“好比開車點火的單位耗油高於正常運行的單位耗油”;第三,鋼企要在銀行繼續貸款,銀行看的是現金流和産量規模,如果停産,銀行就會停貸,企業的資金鏈就會斷裂。

  李曉指出,“對於鋼企而言,儘管凈利潤虧損,但只要有毛利潤就能生産,因為銷售收入減去生産成本(不包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等‘三費’和固定資産折舊等)後就是毛利潤,在難以裁員的情況下,工資、折舊費等費用不管停不停産都要支付,如果停産,連毛利潤都賺不到了。”

  擠破誰的膿包?

  《指導意見》指出,對産能嚴重過剩行業,要根據行業特點,開展有選擇、有側重、有針對性的化解工作。在鋼鐵行業,重點推動山東、河北、遼寧、江蘇、山西、江西等地區鋼鐵産業結構調整。逐步提高熱軋帶肋鋼筋、電工用鋼、船舶用鋼等鋼材産品標準,修訂完善鋼材使用設計規範,在建築結構縱向受力鋼筋中全面推廣應用400兆帕及以上強度高強鋼筋,替代335兆帕熱軋帶肋鋼筋等低品質鋼材。加快推動高強鋼筋産品的分類認證和標識管理。落實公平稅賦政策,取消加工貿易項下進口鋼材保稅政策。計劃在未來五年壓縮8000萬噸的鋼鐵總産能。

  這8000萬噸最終會落在誰的身上?參考什麼樣的標準? 

  對於這一縮減政策的出臺,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李新創表示,縮減8000萬噸産能的計劃,要順利實施,必須處理好地方、企業和職工三方的利益關係。縮減産能對於鋼鐵企業上市公司及整個行業來説,確是利好,但前提是政策要實施下去。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鋼鐵物流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盛志誠表示,政策是已經出臺,但從鋼鐵行業現狀來看,目前主要的困惑是縮減誰的問題,從指導意見來看,更多的是考慮到環境問題,除江蘇、江西外,淘汰的主要的是京津冀及周邊的省份,但壓縮淘汰的標準是什麼,仍然值得探討,“像河北地區一些中小鋼廠,盈利能力很強,而且決策靈活,這種企業不應該被淘汰。”

  盛志誠認為,指導意見裏提到要壓縮鋼鐵産能8000萬噸,假設不新增新産能情況下,目前這8000萬噸也只佔總産能的9%都不到,對整個産業規模影響不足。此外,目前鋼鐵行業整體的産能利用率太低,到2012年底,中國鋼鐵産能利用率僅為72%,如果淘汰不當,市場的供需格局就會被打破,引發市場畸形。(央視網記者 包徵宇綜合報道)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