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經濟 > 新聞文稿

《滔滔不絕》故事多

發佈時間: 2013年10月14日 16:4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央視網 |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

  時下中國電視熒屏上最多見的節目形態就是各種炫目的大舞臺、恢弘的大製作,以及目不暇接的明星班底。然而,就在這虛火上升的時代,央視財經頻道于極熱鬧的喧囂之中推出了一檔極為安靜的節目:一個中規中矩的演播室、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個 “説話的人”,他,竇文濤為您細數流年。這個欄目的名字就是 《滔滔不絕》。

  《滔滔不絕》的誕生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初次試播,它之後又遭遇了哪些質疑?面對挑剔的聲音,與央視初次攜手的竇文濤會如何回應?

  財經頻道“三顧茅廬”

  竇文濤曾經公開説過促成鳳凰鏘鏘工作室和央視財經頻道合作的契機,是財經頻道副總監鄭蔚女士的愛心。這背後的故事又如何呢?原來,今年初,財經頻道邀請竇文濤出任主持人時,手中早已準備了一個較為成熟的節目方案。據製片人唐琳介紹那一新節目名為 《商界傳奇》,是一檔談話類節目,內容正如節目名所示偏重財經商業內容。這檔方案交給竇文濤後,他謙遜地推辭説:“我對商業內容無法掌握得駕輕就熟。”一番考慮後,鄭蔚女士再次登門拜訪,這一次她沒有拿任何方案,帶去的唯有財經頻道的誠意,“我們願意為你量身訂制一檔節目。”終是這句話打動了竇文濤,雙方幾次討論後,才有了現在的《滔滔不絕》。“節目的時長只有40分鐘,也是聽取了竇文濤的建議後定下的。”製片人唐琳介紹説。有一個巧合不得不談,製片人唐琳和竇文濤都屬羊,兩個人年齡一樣,人生經歷也有相似之處, “從 《財富故事會》到《對手》,我和我的團隊有多年製作談話類節目的經驗, 《鏘鏘三人行》、 《文濤拍案》等節目則奠定了文濤在中國談話類主持人中的地位以及他對兩岸三地特定人群的深厚影響力,我們二人和在一處,不正應該做一檔安靜的談話類節目嗎?”對於央視與鳳凰的合作能讓這檔節目走多遠,唐琳對此還是深具信心的, “一個半月不到的時間裏,就有3家品牌公司找到我們要求合作。”

  另外,製片人也透露 《滔滔不絕》的探索期將持續一年,一年後根據市場反響將對欄目適當調整,“在這一年中我們將根據觀眾、專家、媒體、客戶等各方面反饋對節目進行一些調整,節目的最終樣態將由市場決定。”

  改變就在細微處

  觀看過《滔滔不絕》前兩期節目的觀眾,如果細心的話,一定會發現其中微妙的不同。其一,被觀眾認為太空曠的條案上擺上了一摞書;其二,竇文濤的椅子換成了低背靠椅,他的坐姿看起來比上一期要舒服多了;其三,節目的選題角度,以及講述方式發生了變化;其四,鏡頭呈現的景別有所調整,大全景和能看見竇文濤坐姿的全景幾乎消失不見。這些變化源自哪?製片人唐琳給出了答案,“首期節目播出後,我們收到很多觀眾的反饋,根據這些反饋,欄目進行了一些相應的調整。”

  製片人表示,《滔滔不絕》作為全新的欄目,正處於“開局”期,觀眾等各方面的反饋不論好評還是差評都非常寶貴。“我們是新手上路,正處於磨合期,要成長為成熟的欄目至少需要一年半載,對它我有信心。我女兒今年小學5年級,告訴我她看不懂《滔滔不絕》,我告訴她,不急,過幾年就看得懂了!”另外,唐琳説他一定要替文濤説幾句公道話,“觀眾反映文濤第一期的語速遲緩,實際上是我們錄製時太倉促,他剛度假回來,整個人處於一個很疲乏的狀態之中,相信看過第二、三期節目的觀眾,就會發現文濤已經找到了狀態!”

  “竇導”的“勞動改造”

  在 《滔滔不絕》發佈會之初,竇文濤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戲言自己在央視開新節目是 “重新做人”, “每個新節目對於主持人來講都是重新塑造熒屏形象的機會,所以是重新做人。”當深入到 《滔滔不絕》欄目組後,記者發現竇文濤對待工作的態度遠比回答媒體時要鄭重得多,而且他對自己在欄目組中的定位也非 “僅出鏡”那麼簡單。 “節目製作的全程我都喜歡參與,我不僅是出頭露面,幕後的想法我也有很多,剪片時要不跟著,我心裏還真不踏實。這就是我的一個習慣。也説不上好不好。如果要定位的話,我就是欄目組中的編導,竇導。”

  記者掰手指頭數了下,“竇導”的工作很繁重。竇導現在身負兩檔欄目,《鏘鏘三人行》每週5期,一週最少要錄製2-3個白天,而他週一下午就要和《滔滔不絕》開選題會,週二晚開方案碰頭會,週三下午進棚錄製,週四白天進臺剪片,可以説竇導將剩下的時間都給了《滔滔不絕》。即便這樣,竇文濤還開玩笑説,他要投訴央視的攝影棚關得太早。事情的來龍去脈還得從第一期錄製説起,下午4點左右,製片人接到竇文濤的電話,電話中他詢問能不能將攝影棚的使用時間延長到午夜前。“我的工作習慣是設定一個deadline(最終期限),就像寫文章永遠不會達到最好總有需要修改的地方,給我一個工作截止的時間點,我會反復修改到最好。”最終那期錄到23:30,再過半小時就是中秋節了。

  工作中的竇文濤是全情投入的。他拿進攝影棚的方案永遠不是最終方案,比如:第一期錄製中,他覺得施瓦辛格夫婦的離婚案可以説,臨時計劃將這個內容加進來,導演抱著筆記本電腦跑進來,幾個人就這樣就著蒐集的資料研究起來。第二期錄製時,竇文濤一下子自帶了3套衣服,挨個兒試穿給製片人看,徵求他的意見,哪一套更合適。一要不顯老,二要和《鏘鏘三人行》、《文濤拍案》中的造型有區別。方案碰頭會上,竇文濤會準備至少兩個開場方式:一個是“三言二拍式”,一個是開門見山式,挨個兒説給團隊的人聽,聽取大家的意見,哪個更適合《滔滔不絕》。從欄目開播到現在,中秋、國慶兩個假期,竇文濤有幾天都是在央視過的。”

  我們正在“調製雞尾酒”

  當談及和央視團隊合作的感受,竇文濤讚不絕口: “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好團隊,大家心往一處想,合力想把這件事做好,這還是一個非常有經驗的團隊,我的想法他們理解,我覺得他們還具有一定的文藝細胞。我喜歡表達一些感覺上的東西,比如:説到哪時,需要憤怒的情緒等等。他們完成得非常好。舉個例子, 《孩子啊孩子》那期,他們的小片做得非常有感觸,不是冷冰冰的新聞片樣式,這正是我所想要的東西。”

  在 《鏘鏘三人行》中,竇文濤是盤活嘉賓的主持人;在 《文濤拍案》中,竇文濤是講法律案件的現代説書人。那麼,竇文濤又是如何看待他在 《滔滔不絕》中的形象呢? “時事評論人是央視給我的邀請,在這檔節目中,我覺得自己就是一個説話的人,被節目包裹著,我的妄想是能夠跟節目水乳交融,而不是個人脫口秀。”最初,竇文濤幾次婉拒本報記者的採訪,他的理由是新節目只做了幾期,關於節目的風格和樣式正處於摸索階段,所以“羞臊”于接受採訪。他説當下欄目組就像在 “調製雞尾酒”, “我們還在尋找最佳的配置比例。時下很多電視臺都購買節目模式,這樣做節目簡單,我們是要創造一個全新的節目,現在還在調試中,尋找觀眾滿意的樣式,如果問我節目最終的樣式到底是什麼,我也不知道,沒法告訴你!”

  竇文濤首次回應“板磚”:大部分都是對的

  《滔滔不絕》首期播出後,竇文濤在央視的小試身手吸引了社會上的諸多目光。有好評的,也有人狠狠拍磚頭,往往這些不動聽的話傳播得更快,影響得更遠。比如:有人説竇文濤在央視不能“口無遮攔”,喪失了他的犀利風格;有人説,竇文濤有點兒緊張,語速偏慢;還有人説竇文濤的扮相比在 《鏘鏘三人行》中顯得老了10歲不止。對於這些意見,竇文濤直言大部分都是對的,“我曾經和他們舉過例子,觀眾説你的節目不好,因為是外行,他們分析的原因可能不準確,但是使他不舒服了,這個感覺是真實的,你就可以從內行的角度去想,肯定有不足之處。我從來不同意‘有爭議’,如果‘有爭議’就證明不好。”

  當然,有些誤讀,竇文濤也要為自己分辯一二:“説我 ‘口無遮攔’的人,其實不了解我,一個主持人最大的願望就是‘賓主盡歡’,這也是一種快樂。比如:我們幾個人一起做節目,讓我們中某一個人不高興的話我肯定不會説,談不上要去違反什麼。做節目就是希望每個人都高興,當然這是不可能的。我盡可能做到公約數的滿意,肯定還會有不滿意。”

  所有這些好評與板磚,竇文濤承認確確實實會給自己帶來壓力。“與央視相比,鳳凰就是‘世外桃源’,那時我做節目,從不管什麼觀眾反饋,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在央視做節目,每週他們都會將一疊紙拿給我看,有哪些好評、哪些爭議,報紙、網絡、電視媒體的反饋都在上面,甚至還有收視分析,這樣挺好。”竇文濤笑言在央視他可能會展開一場很有意義的 “勞動改造”,“觀眾有意見,你不想改正,就推著你改正。前幾年,我實在是太舒服了。”早已脫離了“早年很個人”狀態的竇文濤目前最想幹的事就是做出一檔讓大家都滿意的新節目。

channelId 1 1 1

搜索更多 滔滔不絕 故事 的新聞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