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如何正確看待當前宏觀經濟數據的波動?下半年經濟形勢又將出現什麼新變化?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近日接受本報記者專訪,就當前經濟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度解析。
成績來之不易
增長總體平穩
記者:上半年我國GDP增速7.6%,同比有所減緩。您如何看待當前經濟增速的放緩?
馬建堂:從上半年經濟數據看,可以得出判斷:中國經濟運行總體是平穩的,主要指標還在預期的合理區間。我想可以從以下4個方面來解讀。
第一,經濟增長總體平穩。上半年國內生産總值增長7.6%,儘管有所回落,總體上還比較平穩,也處於年初確定的經濟增長目標之內;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生産增長速度是9.3%,總體上也維持在9%左右。
第二,就業總體平穩。首先,城鎮新增就業725萬人,比去年同期增加31萬人;其次,今年上半年外出農民工1.7億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44萬人;此外,大中城市調查失業率穩定在5%左右。
第三,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增長。上半年,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名義增長11.9%,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9.2%。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稍微低一點,上半年名義增長9.1%,實際增速6.5%,也是一個平穩的增速。
第四,居民消費價格總體比較平穩。經濟發展一方面要保持穩定的速度,同時也要把物價控制在人民群眾可承受的範圍內。上半年,居民消費物價漲幅半年平均起來為2.4%,除了今年2月份因春節和季節因素使CPI一度超過3%,其餘幾個月均在2%至3%。
在嚴峻複雜的國際環境下,7.6%的增速橫向看還是比較快的。應該説,取得這樣的成績很不容易。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面對各種壓力,堅決走一條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的新增長之路,通過簡政放權、轉變職能、調整結構,正加快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
調結構進展明顯
轉方式穩中有為
記者:黨中央、國務院近年來一直通過結構調整來推動轉型升級,力求實現穩中有進。在這方面,我們有哪些進展呢?
馬建堂:首先,産業結構調整有新進展。上半年最大的特點是,第三産業發展速度快於第二産業。上半年,第三産業增加值增速8.3%,高於第二産業0.7個百分點,其在GDP中的份額同比提高了1.6個百分點,達45.3%,這是近年很少見的速度。
其次,區域結構有新變化。一方面,東部沿海地區轉型升級的引領作用更加突出,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區在發展速度上快於東部,中西部與東部相互配合、協調分工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第三,分配結構有所改善。儘管上半年城鄉居民的收入增速都有所回落,但都比國家財政收入增長快,這意味著在國民收入的總格局裏面,居民的佔比相對提高了。這是一個很積極的變化。
另外,企業的産品結構也在優化。企業的産品結構是産業結構的基礎,或者説産業結構之所以變化,是因為企業的産品結構在調整。今年經濟增長速度略微有些回落,但市場逼迫企業調整結構的壓力在增強,不少企業利用市場壓力加大了結構調整的力度,産品結構調整、企業産品創新也在加強。
記者:轉方式、調結構已經提了很多年了,為什麼今年表現得更加明顯?未來怎樣才能有更大作為呢?
馬建堂:今年轉方式、調結構的進展之所以更明顯一些,我認為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第一,新的中央領導集體和國務院把轉變職能、簡政放權、減少干預擺在政府工作的首要位置。減少審批、轉變職能就是放更多的權給市場和企業,這利於增加企業的自主權、增強企業的活力。
第二,與宏觀環境有關係。結構調整需要一個適宜的宏觀環境,如果宏觀環境過熱,需求就會繃得很緊,這種狀態可能不利於結構調整。而稍微偏緊的宏觀環境,一定程度上有利於結構調整。
通過上半年的變化,大家對這一點的認識可能更加清晰,就是要通過轉變職能、簡政放權、減少干預,為宏觀調控創造一個適宜的寬鬆環境,使企業作為結構調整主體的作用發揮得更好,使市場機制、市場壓力作為結構調整動力的作用發揮得更好,調整結構就一定能取得更好的進展。
未來,在轉方式、調結構上還需要打好“組合拳”。首先,要在深化改革上“有所作為”。新一屆中央政府把轉變職能、簡政放權作為首要工作,我想這就是“為”。我們要繼續有“為”,而且要把這些“為”落到實處。同時,要加快價格改革,進一步完善金融創新,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結構調整也要有“為”,而且要有更大作為。我國最大的結構就是城鄉二元結構,有所作為就是要逐步打破城鄉二元結構,讓進城農民工在戶籍、教育、醫療衛生上享有同等權利;在産業結構調整方面,則要更好地發展服務業。
宏觀調控也要有“為”。一方面,要繼續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另一方面也要根據變化進行一些微調,增強針對性。
總之,轉變發展方式是一個大題目、大文章,需要在改革上、轉型上、結構調整上有大的作為,而且還要持之以恒、不斷努力;經濟結構調整要一直堅持下去,不斷優化産業結構和區域結構,不斷優化城鄉結構和收入分配結構,更好地滿足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增長動力猶存
發展預期向好
記者:如何判斷下半年的經濟運行趨勢?
馬建堂:應該説,下半年經濟運行的態勢是有利因素和制約因素並存,下行的壓力和進一步回升的動力並存。綜合起來看,只要我們堅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進一步激發改革的動力和發展的潛力,下半年國民經濟還會繼續保持這樣一個平穩增長的態勢,經過努力,是可以實現全年預期目標的。
首先,要看國民經濟的基本面。當前,經濟保持高速成長的基本動力儘管有變化,但仍然存在。這種動力就是黨的十八大提出的新“四化”,特別是其中的城鎮化、工業化,即以人為本的城鎮化和新型工業化。
第二,短期來看,儘管世界經濟總體上錯綜複雜,但畢竟美國和日本的經濟正在向好,儘管力度不大,但這些發達經濟體及東南亞地區是我們産品的主要出口地,它們的經濟略微見好,對我們來説就是一個積極因素。
第三,從上半年經濟的運行情況看,儘管有一些行業比較困難,比如煤炭、建材、鋼鐵等,但也有一些新興行業發展速度不低,特別是高新技術産業,儘管其比重不是特別大,但它們跑得快,個頭越來越大,會對中國經濟起到更大的拉動作用。另外,上半年城鄉居民收入保持了較快增長,收入增長就會促進消費,消費又會拉動經濟往上走。
無論從經濟基本面看還是從國內外環境看,我認為,只要我們按照中央決策部署,把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更好地結合在一起,不斷挖掘發展的新潛力和改革的新動力,下半年國民經濟還會繼續保持平穩增長,也有信心完成全年經濟增長的主要預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