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經濟 > 宏觀

外媒稱克強指數比官方GDP數字更能反映中國經濟

發佈時間: 2013年07月08日 15:5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新華社-瞭望東方週刊 | 手機看視頻

原標題:

  專業精神

  英國《經濟學人》認為,“克強指數”比官方GDP數字更能反映中國經濟的現實狀況。評論者説,就真實性而言,“克強指數”包括的三項指標,項項涉及真金白銀,幾乎不存在做假的可能性。

  2010年末,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推出了一項用於評估中國GDP增長量的新指標---克強指數(Li keqiang index)。這個以時任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的名字命名的指數,是三种經濟指標:耗電量、鐵路運貨量和銀行貸款發放量的結合。

  2007年,時任遼寧省委書記的李克強告訴來訪的美國駐華大使,他更喜歡通過三個指標來追蹤遼寧的經濟動向:全省鐵路貨運量、用電量和銀行已放貸款量,以擠掉統計數字的水分。

  《經濟學人》認為,“克強指數”比官方GDP數字更能反映中國經濟的現實狀況。

  這本雜誌特別列出一張曲線圖,以過去十年為時間軸,將“克強指數”與官方發佈的GDP走勢相對照,發現趨勢上總體一致,但在上下波幅上,前者的表現比後者劇烈得多。

  “克強指數”很快被一些國際機構認可。花旗銀行用它來對比工業企業利潤,認為解釋能力更強。

  評論者説,就真實性而言,“克強指數”包括的三項指標,項項涉及真金白銀,幾乎不存在做假的可能性。

  “數字出官,官出數字”飽受詬病,“克強指數”顯示出一名地方決策者的清醒、實在,也展現出他的專業功底和專業精神。

  李克強的專業精神,既來自系統的學術訓練,也來自從工業、農業兩個大省再到中央的實踐磨練。

  他外出調研經常隨機行動,到縣城的超市詢問商品價格,與小吃攤攤主聊天;或者是在下鄉途中臨時下車,追問村民稅費改革落實情況;爬上8米高的糧庫,撿起稻米細嚼,自己感受糧食品質。

  2013年春節前,李克強在包頭棚戶區看望居民,因為是臨時到來,讓居民家的“光屁股娃娃”歡樂地搶了新聞聯播的鏡頭。

  因為有對真實情況的把握,在審視和應對經濟難題時,他顯得功力深厚、底氣十足。2012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他做了一次令參會者“深感吃驚”的總結發言。據與會者講,他用一個小時的時間,從世界經濟困局講到國內經濟的轉型升級,環環相扣,邏輯嚴密,面前沒有一頁講稿。

  他主持的會,還要求參會人員不準念稿,講實際問題。

  事實上,在十八大召開前,李克強“督戰”營業稅改增值稅,在官方媒體發出的現場特寫中,他數次打斷埋頭念稿的發言者,直切關鍵:“你就説説,試點中還發現有什麼問題?”

  這被外電解讀為“展現強勢作風”,“塑造熟悉經濟、果敢的形象”;民間則更關注被“拷問”的官員一時間為之緊張,將此視作“新政風”。

  而細究李克強的為學、從政之路,這更多地反映了他崇尚實事求是的精神---在基層調研時,面對老百姓,他也經常會追問:有什麼惱火事?哪不滿意?

  《小康》雜誌的一篇報道曾引述一名河南官員的話説,1998年李克強初到河南,但讓河南官員感到意外的是, 新省長並沒有立刻搞什麼大動作,工作和生活都很低調。

  李克強此前給外界的印象近乎學者,面對“中國的縮影”河南, “李克強像個學生,自己摸索,自己去學習。”河南一位退休官員對媒體説。

  1999年初的《領導科學》雜誌刊登了一篇文章,詳細記錄了李克強到任河南半年後召開的一次“工業經濟結構調整研討會”。

  相對於“工業經濟結構調整”本身,文章更感興趣的是研討會的組織運作方式,“對各級領導如何實現決策的科學化,尤其是如何遵循科學的決策程序,都是一種有益的啟示。”

  這篇文章説,由省政府出面召開研討會,本身就是件新鮮事,會議的組織運作更有特點:

  一是形式簡單,沒有會標,未請記者,沒有慣常的程式和“過門兒”,廳局領導每人領到的材料袋足有幾斤重,那是幾十個單位近兩個月來調研的各類研究報告。而會前的調研由李克強主導安排,有關部門列出了50個調研題目,要求必須用數據支撐觀點,把存在問題和調整方向找準。

  二是領導“到位”,代省長李克強、副省長張以祥“一坐到底”,邊聽邊記,不時插話,參與“研討”。

  李克強詢問的“行情”非常具體:水泥總量供過於求,高標號水泥佔多大比例,省內市場如何;醫藥行業新增産值中新藥和普藥各佔多大比重,新藥市場份額有多大;紡織行業服裝比例過低的原因是什麼。

  這篇文章感慨,河南省工業經濟結構調整講了多年,但進展緩慢,一般號召多,工作指導失之空泛,缺乏實打實的研究,曾多次留下因見事遲、行動緩、工作不力而錯過結構調整機遇的憾事。

  這種被一些地方幹部視作“新鮮事”的調研方式,對於李克強來講,是一種專業習慣、專業方法。

  隨後,在省長任內,李克強力推城市建設的“兩端”---體現現代城市特徵的“鄭東新區”,以鄧州孟樓為樣板的小城鎮。提出“東引西進”戰略,引進國外和東部沿海的先進技術、品牌和管理經驗,提升産業檔次,開拓中西部市場。

  2000年下半年,李克強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親自主導了河南省的“十五”規劃編制工作,從而梳理、確立了河南面向未來的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據知情者回憶,在他的辦公室、省政府會議室或是出差開會的臨時住所,他經常會同有關人員,自己摁著計算器,測算著什麼産業會對全省拉動性最大,會使一些資源枯竭的城市繁榮起來;攤開地圖,描畫著鐵路、高速公路的網架結構。

  從酷暑難耐的盛夏,到大雪擁門的冬夜,用他的心血編就的規劃,至今仍是河南的戰略導向和戰略重點:中原城市群、大中小城鎮三頭並舉推動城鎮化、交通運輸大通道、文化旅遊大省、優質專用小麥和優質肉産品生産加工基地特別是他提出的兩高戰略---“較高的增長速度和較高的增長質量”,在帶領河南實現轉型升級和跨越發展的同時,不也開始了在全國範圍的放大版實驗嗎?

  2002年末升任河南省委書記之後,李克強的執政方略全面亮相:

  提出“中原崛起”,夾在東南沿海和西部大開發之間的河南開始嘗試走出“洼地”。

  以“中原城市群”概念實施中心城市帶動戰略,同時力推縣域經濟、小城鎮建設。這種城鎮化發展脈絡,既是李克強在學術研究階段“三元結構”理論的2.0版,也與後來中央力推的思路一致。

  在調整經濟結構方面,李克強提出“三化”---加快工業化、城鎮化、推進農業現代化。幾年後當他作為副總理強調“新型四化”時,就是在“三化”的基礎上增加了信息化。

  作為制度配套,李克強提出了要創新體制:深化國企改革、發展非公經濟、加快發展開放型經濟、建設服務型政府。

  2004年底李克強轉任遼寧省委書記,上任15天,跑遍了全省12個地級市和瀋陽、大連兩個副省級城市。翻檢他在每一地的調研講話,紮實而具體,小到某家企業的人均工資、某家鋼廠的轉爐規格,大到國企股份制改造、“大瀋陽”、“錦州灣”、延長産業鏈條和推動資本運作。他的施政方略沒有河南那麼長的準備期,幾乎與就任時的密集調研同時亮相。

  也許得益於對中國底層社會的切身感受,也許與傳統的和合思想有關,從當年的碩士論文到主政大省後的施政方略,李克強一直注重將學理分析與現實約束緊密貼合,找平衡,擴共識---這種務實的思路,對於斷裂、失衡普遍存在且差異巨大的中國社會而言,雖然未必給人一時驚喜,卻稱得起持久的專業和負責的考驗。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