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自去年末中央政治局出臺“八項規定”要求改進工作作風後,官場高消費之風銳減。奢侈品、高檔煙酒等銷量下降,百姓對此拍手稱快。
但近期,有媒體批評,高檔消費有所反彈,高檔消費場所人氣恢復。筆者以為,市場經濟下,分層消費無可厚非,商家也應該提供不同品質的消費産品,滿足不同消費人群的正常需求。消費商品沒有層級,等於倒退回計劃經濟時代,談何消費升級,繁榮經濟。“八項規定”主要反對的是借公款鋪張浪費,並非反對財富來源正當的消費群體提高消費水平。認真執行“八項規定”,不僅不會限制消費,相反,執行到位,公款消費減少,消費能力轉移至普通民眾,反而應該帶旺正常消費。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黨和政府的奮鬥目標。提升百姓的生活水平,消費更好的産品,黨和群眾、商家的利益本應是一致的。
統計年鑒數據顯示,中國儲蓄率從2000年37.6%提高到2011年51.8%,而消費卻一路下滑。專家稱,未來需提高百姓收入,增加消費意願。
在今年股市中,消費類公司同樣蕭條,A股中消費類板塊在年初的大反彈中表現差強人意。
最近,一股實物分紅之風在股市颳起。4月初南方食品宣佈向投資人發放黑芝麻乳産品;4月12日,量子高科宣佈贈送龜苓膏産品給股東。此後,人福醫藥公告稱,贈送安全套、感冒藥和艾滋病快速自檢試劑三選一。
A股上市公司實物分紅,從一個側面折射出消費類企業庫存壓力大,消費不景氣的市場環境。
過度依賴投資與出口,消費和內需不振,讓中國經濟頭重腳輕。
最新發佈的4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6%。雖連續7個月高於50%,仍處在平穩區間,但指數較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增勢趨弱。
目前的經濟面臨很多難點,提升消費是重中之重。4月25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研究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着力釋放內需潛力,大力發展綠色消費和服務消費。
限制無節制的公款消費,逐步增加百姓的收入,降低消費品和服務稅收,逐步減少限價限購類行政限制,增加産品供應。政府一系列政策措施,在紓解常年困擾國人消費的難題,但政策落實還需要時間。中國老百姓不是不愛消費,拒絕消費。理清政府該管什麼,不管什麼,理順收入與稅收分配,讓消費行為在市場經濟下自然生長,消費的春天不會太遠。
目前弱勢的消費類上市公司還沒有啟動,有的甚至加速下行,若投資人看好未來中國內需增長,消費、地産類公司或許是現階段比較好的投資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