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經濟 > 觀點頻道

提高“中國製造”競爭力

發佈時間: 2013年03月28日 09:3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人民日報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美國政府為儘快促進經濟復蘇、增加就業,採取了一系列重振製造業與再工業化的政策。2013年伊始,美國總統奧巴馬在新一任期的首份國情咨文中提出,將吸引新就業崗位和製造業作為首要任務。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對製造業的重視表明,製造業仍然是促進經濟增長、吸納就業、活躍創新的重要力量,保持製造業的競爭力和較快發展對於剛剛步入工業化後期階段的中國來説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中國的勞動力、土地價格快速上漲,兼之人民幣升值、油價和運費提高等因素,“中國製造”賴以依存的低成本優勢被嚴重削弱,以通用電氣、福特汽車為代表的一些製造業企業開始將工廠回遷至美國本土,中國製造業面臨巨大的挑戰。應對製造業回流美國及向周邊國家轉移的挑戰,一方面要靠保持傳統的低成本製造優勢,另一方面要重塑新的競爭優勢。

  保持低成本製造優勢,首先要促進勞動生産率的快速提高,使勞動生産率的提高能夠彌補工資的上漲,從而將製造業的綜合成本維持在較低水平;第二,要加快推進中西部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投資的軟、硬環境,促進東部沿海地區的製造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延緩勞動密集型製造業向國外大規模轉移的進程;第三,堅決抑制房價的過快上漲。住房是基本的生活資料,是勞動力生産與再生産的基礎。房價的快速上漲不但推高工資水平、土地價格和商務成本,而且會使製造業的資本轉向房地産等領域,任其發展將會導致與中國發展階段不相適應的“去製造業”現象。

  要素成本的上漲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因此,應對製造業外流根本上還是要依靠重塑新的競爭優勢,使“中國製造”擺脫對低成本、低價格的依賴。一方面,要提高傳統産業、成熟産業的競爭力。即使在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製造業領域,中國也主要處於價值鏈的中低端環節,核心零部件與關鍵裝備對發達國家高度依賴。傳統産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是要提高精緻生産的水平,通過實施“對標”戰略,將傳統産業做強做精,提升産品的檔次和附加價值,培育一大批能夠佔據産業高地的隱形冠軍,縮小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另一方面,應抓住新一輪産業革命孕育發展的契機,大力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搶佔未來産業競爭的制高點。為此,産業政策應重視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加強對科技創新的投入,建立以企業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的産學研合作體系;二是增加對教育和培訓的公共投入,完善在職教育和培訓體系,提高製造業産業工人的素質;三是以發達國家重振製造業為契機,鼓勵企業開展以技術尋求為目的的逆向國際直接投資和跨境並購,利用全球創新資源提高我國的産業技術水平。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