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經濟 > 産業

評論:成品油價改皮靴雖落地 腳步不應停

發佈時間: 2013年03月26日 21:3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本報記者 王穎春

  期盼已久的成品油價改皮靴終於落地,新機制與業內預期基本一致,與國際原油市場聯絡更加緊密,市場化特徵更加明顯。筆者認為,儘管新機制皮靴落地,但成品油價格改革的腳步不應停止。今後應在實踐中發現新機制可能存在的新問題,並及時進行調整。而為保證新機制得到更好執行,建議有關部門應在成品油稅費、銷售等領域,出臺更多配套措施。

  此次調整的主要內容為,將調價週期縮短為10個工作日,取消4%的變化幅度要求,並將價格計算方式由移動平均改為平均,改進了挂靠油種。毫無疑問,新機制對舊機制執行4年中暴露出的調價週期過長、刺激投機、易漲難落等問題,給出了對症下藥的解決方式。

  但新機制只是向市場化邁進,距離真正的市場化仍有距離。筆者認為,要通過實踐及時發現並調整新機制可能存在的新問題,對機制完善的腳步應繼續前行。除此之外,我國油價並非由定價機制這一單一因素所決定,為使國內油價更加合理,還應在稅收和成品油銷售體制上做進一步改革。

  首先,應進一步降低成品油各個環節的稅費,為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導致國內油價格順應上調留出更多空間。目前我國國民收入遠不及美國,但油價卻與美國相當,其重要原因是我國生産流通環節稅收佔到成品油終端價格的27%至30%。有鋻於此筆者建議,應適當減少稅收在油價中的佔比,將消費稅從價內稅改為價外稅並適當減少稅額,避免油價內的重復徵稅。

  其次,進一步放開成品油零售市場,通過競爭降低成品油零售價格。國內成品油價格“易漲難落、漲多跌少”的根本原因,是近幾年國際油價總體上揚。但國內輿論卻將焦點指向不完善的定價機制。殊不知,成品油零售行業的高度壟斷,也是造成高油價的原因之一。  

  原定價機制有一條容易被人們忽視的重要規定,即成品油零售企業可在不超過政府規定的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格的前提下,自主制定具體零售價格。但在實際執行中,成品油零售巨頭們降價動力明顯不足。與此形成對比的則是民營加油站層出不窮的促銷活動。究其原因,是石油巨頭壟斷了大多數加油站,且這些加油站地理位置優越,同時掌握油源的石油巨頭,壟斷原料、加工、銷售三大環節,主動降價的積極性自然不高。  

  第三,隨著新機制的出臺,國內油價與國際油價接軌將更加明顯,要警惕國外財團或投機機構通過控制國際油價來對干預國內油價,因此應通過一攬子方式加強中國在國際原油市場的定價權,這對後期國家能源安全將非常必要。  

  最後可以預見的是,新機制出臺後國內油價調整將更加頻繁,如何出臺配套保障措施,對弱勢群體和需要保護的行業進行補貼,是政策需要進一步考慮的問題。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