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經濟 > 觀點頻道

新華網:“被催族”的悲催何人能解

發佈時間: 2013年01月30日 11:2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

  “90後”“00後”迅速成長,“80後”最年長的已經33歲了,其中不少人成了“被催族”。“被催族”,指的是到了該結婚生子的年齡,卻沒有“成家立業”,因而受到父母或親人的催促的一群人。有些人甚至不得不違背自己的意願,去滿足父母要求。他們恐懼回家,恐懼過節,更恐懼家庭聚餐。調查顯示,有七成的“80後”自稱是“被催族”。

  被催著工作、被催著結婚、被催著生孩子……對於剛走出社會的年輕人而言,恐怕是過年回家最讓人頭疼、卻又難以逃避的“緊箍咒”。誠然,父母親友的這種關切,由來已久,只不過在當下社會環境下,表現得尤為顯著而已。

  “被催族”們感到被催,首先是代際間生活方式的碰撞。隨著年起一代生活方式的愈發獨立,每個年輕人對於自己的生活和未來都有自主的思考和計劃。他們厭惡按照父母的期望去展開自己的人生,尤其厭惡家人對自己生活的安排和干預。一方面理解長輩關切的善意,另一方面又排斥或粗暴或軟暴力式的干預,這種糾結之下,悲催之感油然而生。

  除了代溝,同樣與當下青春遭遇的窘境有關。成家立業,不僅僅是長輩們的期望,同時也是年輕人共同想往的目標。但成家立業並不僅僅是願望和想象,而是關係到財富的積累、地位的上升、生活的保障……原始資本的積累,以及生活抗風險能力,往往成為成家立業的前提條件。愛情之於情感,理想之於職業,雖不矛盾衝突,但生活總還是離不開煙火氣息,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得直面當下,直面責任。

  也許,結婚並不要住多大的房子,辦多麼奢華的婚宴,但總需要一處安身之所吧,可當前的房價,有多少年輕人承受得起;也許,理想實現的平臺不必有多大、上升的通道也不必多寬暢,但總得有所盼頭有所變化吧,可當前的緊張的就業環境和逼仄的上升通道,又有多少年輕人在職場步步為營;也許,生孩子花不了多少錢,也不必非得給孩子準備多麼優厚的家底,但最起碼的撫養投入還是必要的吧,可從面對當前孩子們差異化的起跑線,又有多少人能夠有信心讓孩子降生……現實的窘迫,以及未來的不可確定,加上生活中處處充滿風險,年輕人們的憂慮和畏縮,何嘗不是青春無力的顯現。

  過年回家,面對父母親友的關切,多少“被催族”頗感無奈。而這種無奈的集中顯現,則是同輩人聚在一起時的牢騷和抱怨。悲催的境遇,造就了“被催”的被動與尷尬。無論是實現長輩的期望,還是接近自我的期待,都顯得那樣的無力和跼踀。“被催族”的悲催,不僅僅是代際間生活理念和人生價值的碰撞,更是窘迫青春的無奈。多給青春一些機會,“被催族”們就能多些從容和自信,少些被動和困窘。

  悲催的“被催族”,不過是代際碰撞與青春無力共同下的蛋。而要消弭這種被催,不但需要“被催族”們與飽含期待的長輩相互溝通和理解,更需要通過社會的改變,讓青春由無力變有力、由跼踀變從容。唯有如此,催促的關切才能飽含溫情,而不至於成為難堪的干預。

  “被催族”的悲催何人能解?最重要的,還是需要依靠年輕人主動的溝通以求理解,更多的努力以求改變。當然,對於長輩們而言,也需要尊重晚輩的獨立和自主,理解他們的處境。至於社會,則應該創造更多的機會、釋放更多青春向上的通道、創造更加公平的環境,只有將青春從過度的重負中解放出來,個體生活的展開和人生腳步的邁進才能夠更加從容,才能免於陷入“被催”的被動和無奈。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