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新西蘭乳品檢出雙氰胺事件追蹤
新西蘭95%的乳製品用於出口 八成進入中國市場
新西蘭官方近日證實,恒天然集團乳製品檢測出雙氰胺(DCD)殘留,據稱這些殘留物不會影響食品安全或導致健康問題。由於市面上多個“洋奶粉”品牌對奶源標注含糊不清,儘管用“100%進口”來模糊奶粉“血統”,但還是引發了消費者的擔憂。專家指出,應儘快填補雙氰胺的標準,讓消費者放心。
乳業巨頭陷“雙氰胺門”
據報道,去年9月新西蘭乳製品公司恒天然在對牛奶進行抽檢時,發現有少量牛奶和奶粉中含有少量雙氰胺化學殘留物。經調查發現,大約有500個新西蘭農場使用了含有雙氰胺的化肥,用於促進草的生長。
新西蘭第一産業部官員韋恩·麥克尼26日對新華社記者表示,從去年9月起新西蘭的農場就不再使用含雙氰胺的肥料,現在生産的新西蘭乳製品不大可能含有雙氰胺殘留物,可放心食用。
針對新西蘭部分奶粉中被檢出雙氰胺化學殘留物的情況,國家質檢總局已緊急與新西蘭相關部門取得了聯絡,要求對方儘快提供詳細信息,包括奶粉中檢出雙氰胺物質的含量,涉及的奶粉具體品牌、産地、批次等具體情況。
據了解,乳製品是新西蘭的主要出口商品,其95%的乳製品用於出口,中國是新西蘭乳製品最大的出口市場。目前中國市場上進口的新西蘭大包奶(包括脫脂奶粉、全脂奶粉)佔到了中國總進口量的80%,而新西蘭乳製品佔到了中國全進口嬰幼兒食品的40%左右。
雙氰胺限量標準缺失
專家指出,目前乳製品中的雙氰胺尚沒有國際限量標準。而新西蘭作為乳製品的出口大國,向中國出口奶粉的除了新西蘭本土的乳製品品牌外,更多的則是以新西蘭為奶源地的眾多“洋奶粉”和國産品牌。
新西蘭第一産業部發佈的消息顯示,在接到恒天然在牛奶製品中檢測到微量殘留物後,立刻成立了由初級産業部、恒天然和化肥公司組成的工作小組。工作小組的結論是,儘管殘留物極其微量,儘管國際上沒有有關雙氰胺在食品中的含量標準,但牛奶産業是新西蘭的支柱産業,新西蘭對奶製品的標準是高標準、零容忍,因而決定停用雙氰胺。
中商流通生産力促進中心乳業分析師宋亮表示,新西蘭奶粉主要出口到海外作為奶粉製造商和供應商的原料粉來源。由於新西蘭奶粉主要作為原料奶,全球60%的奶製品企業和乳品供應商採用新西蘭奶源的奶粉。
事實上,中國市場上的新西蘭奶源奶粉,並不僅僅只有可瑞康等新西蘭奶粉品牌,光明旗下的培兒貝瑞奶粉等多個國産品牌也同樣是“新西蘭奶源”。另一些“洋奶粉”則只對産品標稱為“全進口”、“進口奶源”,對奶粉的具體“血統”更是多以含糊帶過。比如,雅培0到12個月金裝喜康寶嬰兒配方奶粉,原料奶是“100%新西蘭、美國、歐洲優質奶源”。
“洋奶粉”難過安全關
恒天然集團並不是第一個栽在安全關的乳製品企業。事實上,近年來,包括美讚臣“金屬門”、日産奶粉“缺碘門”在內的“洋奶粉”安全負面事件層出不窮。
國家質檢總局從2011年7月到2012年8月公佈的每月進境不合格食品名單上,先後有34個批次超過270噸不合格進口奶粉被銷毀或退貨,其中以嬰幼兒奶粉居多。記者發現,包括德國産的“泓樂”、新西蘭産的“可益多”、澳大利亞的“亨氏”在內的多個品牌産品均“黑榜有名”。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表示,根據目前已知情況分析判斷,此次新西蘭奶粉雙氰胺殘留事件並非是奶粉加工過程中蓄意添加,而是牧草使用了氮肥增效劑雙氰胺,奶牛吃了這種牧草後,在奶中殘留的。雙氰胺毒性小於三聚氰胺,消費者不必太驚慌。
但他強調,中外奶粉企業都應積極採取措施,在技術允許範圍內最大限度地減少雙氰胺殘留值。同時他建議可以採取雙氰胺嬰兒奶粉每公斤1毫克的限量值標準來評估其安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