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善舉”還是“多此一舉”
“南方的冬天真難熬,空調‘有氣無力’,對著吹才有一絲暖意,若是有集中供暖就好了。”市民張先生的一番話語,引起了一片附和聲。市面上銷售的熱泵空調,氣溫5攝氏度以下時,工作效率低下。市民呂小姐家,20平方米左右的客廳,空調開2個小時了,仍沒感覺明顯升溫。支持者們稱,集中供暖是一件“民生善舉”。
可這些期待的聲音也遭到了另外一些市民的反對:“一直以來就是這樣過冬的,集中供熱了,倒不習慣了”、“一年就一個月左右,沒必要”、“上海很多房子保暖性差,陰冷潮濕無孔不入,硬體條件不適合供暖”、“集中供暖會讓空氣更差”、“集中供暖建設、使用成本都不低”……
事實上,近年來,南方是否需要集中供暖的話題一直被爭論不休。近年來的全國兩會上,多名代表都提交了南方地區實行集中供暖的建議。但“雷聲大雨點小”,這些提案並沒有得到政策層面的認可。
集中供暖將帶來巨大能耗
一些專家反對在南方集中供暖。除了建造成本高昂、建成後使用率低、造成設備浪費等原因外,最大的原因還是能耗問題。有專家算過一筆賬,目前南方城市居民採取的電暖器、空調等採暖方式,其採暖能耗為每平方米每年6到8度電,折合消耗兩到三公斤煤。而集中供暖,每平方米每年要消耗15至20公斤煤,南方若推廣集中供暖,將帶來巨大的能源消耗。
爭論中,武漢、南京等地已率先“吃螃蟹”,悄然試點集中供暖。以武漢為例,2005年開始,武漢啟動“冬暖夏涼”工程,其目標是到“十二五”末,集中供熱製冷覆蓋區域達500平方公里,服務人口160萬人,其供熱方式是採用熱電廠的天然氣發電餘熱為居民區供暖。但這一工程目前受制于天然氣的供應量,能源供給依舊是個問題。
南方的供暖問題如何解決,讓大家都能擁有“溫暖”的冬天?調查中,也有一些市民提出:與其花錢集中供暖,不如把這些錢用來發放一定的取暖補貼,支付取暖所用的電費。總之,要因地制宜,供暖方式不必千篇一律。有專家建議,南方可以採取集中供暖、分戶計量的方式,即每個家庭一個閥門,按需使用暖氣,這樣可以節約大量的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