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經濟 > 宏觀

近五成大學生就業不對口 應儘早規劃擺正位置

發佈時間: 2012年12月18日 14:4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海口晚報

  近日《大學生職業適應狀況報告》發佈,調查顯示,從大學生所學專業與工作對口的情況看,對口的佔55%,不對口的佔45%。報告顯示,入學專業滿意度方面,24.75%對入學時的專業滿意,17.53%不滿意剛入學時的專業。就此記者17日對海南省海口市的大學畢業生進行了走訪調查,發現海口也有許多大學畢業生從事與專業不對口的工作。針對目前許多大學生的就業困惑,記者17日採訪了就業局的相關專家,專家提醒大學生在就業時要擺正位置,正確對待專業選擇。

  困惑

  四年苦讀專業知識

  卻無“用武之地”

  李婷是海南大學旅遊管理學系07級的畢業生,專業成績優異的她大四畢業時就已經手握中英文雙語導遊證,但最後李婷卻放棄了從事與旅遊相關的職業。目前,李婷就職于一傢俬人企業,從事文秘工作。

  李婷告訴記者,雖然目前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如火如荼,對旅遊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但無論是酒店還是旅行社對應屆畢業生都要求從基層的服務員或者導遊做起。“讀了4年大學誰願意去做服務員,而導遊這個工作也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李婷説,“最後,我還是選擇了放棄學習了4年的專業,從事比較安穩的文秘工作。”

  像李婷這樣的應屆大學畢業生不在少數,蘇州大學企業管理專業畢業的研究生小海目前是一名公務員,談到自己的就業道路他也非常無奈。“讀工商管理和企業管理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太多太多了。”小海説,“據我所知,我們班同學考公務員和做老師的居多,真正從事企業管理的幾乎沒有。”

  差距

  文科生大多專業不對口

  記者17日在上下班高峰期走訪國貿商業區,對已經參加工作的大學畢業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在接受採訪的20名大學畢業生中,有11名從事的工作與以前的專業毫不沾邊,6名從事的工作與專業吻合,3名從事的工作與專業基本吻合。

  記者發現大部分理工科專業的學生從事的工作與專業基本對口,而文科專業的學生則大多並未找到與專業對口的工作。採訪中,記者了解到,英語、新聞、工商管理等普及性專業的專業對口程度相對其他專業更加低,學生反映主要原因是市場對這些專業的崗位需求較少且對工作經驗的要求較高。一名英語專業的本科畢業生説:“現在大學誰都學英語,英語最多只能説是一門工具,作為一門學科這個專業的學生在就業時很沒有競爭力。”

  能力

  用人單位:學習能力和責任意識比專業更重要

  從招聘的原始需求開始探索,究竟用人單位在招聘時是否重視專業對口,又會選擇怎樣的人才呢?

  記者昨日調查了海口人才市場用人單位的招聘啟事並瀏覽了網絡招聘資料發現,除了一些特別需要持證上崗的位置,大部分用人單位對崗位的專業需求放得比較寬鬆,並沒有特別硬性要求。例如金海漿紙業有限公司對技術崗位的要求是理工科,並沒有限制必須是機械工程或者是造紙專業,中信銀行對行政人員的專業設置是行政管理、新聞、中文等專業,也並沒有硬性規定。大部分企業對應屆畢業生的專業採取了兼容的態度。

  在擇優錄取的時候企業會更加側重怎樣的能力和素質呢?記者17日採訪了海口市三友車行負責人謝飛,他向記者解釋,在招聘時他更加注重人才的綜合能力。“特別是學習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是我特別看重的,因為專業的知識可以從崗位上慢慢學,但這些基本質素的養成需要比較長的時間,而這些能力的具備恰恰是一個好的人才重要條件。”謝飛説,“除此之外誠實正直和良好的心態也非常重要。”

  位置

  大學生應該擺正位置儘早進行職業規劃

  近五成大學生就業專業不對口並不是一個小數目,那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而大學生又該怎樣面對擇業困擾呢?記者昨日採訪了省就業局的就業指導專家段華華。她告訴記者,在當前的人力資源和畢業生就業市場上,普遍存在單位招人難和對口專業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的狀況,這種現象反映出大學生就業難,不僅存在供需總量和結構性矛盾,更為突出的是適應性矛盾。

  “在這樣的現實環境和就業形勢下,就要求我們積極探索中國特色的就業指導新模式,培養大學生適應社會、適應職場的能力。”段華華表示,“職業適應能力要在校園環境中養成,大學生要認識校園和職場的差別,了解用人單位需要什麼樣的人,在各種校園和社會活動中改變不適應的習慣,培養職業素質。”對此段華華提出了自己的幾點建議,首先,大學生在校期間要儘早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專業制定職業生涯規劃。第二,大學生在校期間要重視專業素養和綜合素質的提升。最後,大學生在擇業的時候要擺正位置,不要妄自菲薄更不要妄自尊大。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