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CFP 供圖
截至目前,距離上一次成品油調價已經將近兩個月的時間,由於始終無法滿足國內成品油兩個降價條件,國內成品油降價只聞其聲,不見其實。這也讓油價下調機制不夠靈活的弊端更加明顯。
不過,最近幾日,有分析機構認為,由於受到美國颶風等各種條件影響,國際油價變化雖然還很難確定,但下跌的勢頭逐漸明顯,因此,國內成品油的價格也有望在本月中旬調整。
美國颶風影響國際油價
據媒體報道,由於受美國政府採取措施增加石油供應等因素的影響,國際油價近日大跌,紐約和倫敦油價連續第3周下跌。美國國土安全部還發佈短期豁免令,允許來自墨西哥灣的外國油輪在美國東北部港口靠岸,希望借此緩解該地區由颶風“桑迪”造成的能源短缺問題。原本根據美國法律,只有本國油輪可以在國內港口靠岸。該豁免令將於11月13日到期。
此外,紐約和新澤西的港口在颶風過後逐漸恢復運作,能源供應有望持續增加。
而美國當天公佈的經濟數據利好,非但未對油價構成有力支撐,反而拖累了油價。因為美國勞工部11月2日公佈的數據顯示,10月份美國非農業部門新增就業崗位17.1萬個,顯示就業市場逐漸改善。報告還顯示,今年10月份美國非農業部門失業率較前月上升0.1個百分點,升至7.9%。儘管失業率有所上升,仍是連續兩個月位於8%之下。這些都促成美元對主要貨幣上漲,從而使得強勢美元加劇油價跌勢。
至11月2日收盤時,紐約商品交易所12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大跌2.23美元,收于每桶84.86美元,跌幅為2.56%。全周則下跌1.42美元,跌幅為1.64%,為連續第三周下跌。
12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2.49美元,收于每桶105.68美元,跌幅為2.36%,同樣為連續第三周下跌,周跌幅為3.87美元。
或引發國內成品油價格下調
國際油價的下跌,對國內成品油價下調明顯利好。事實上,11月2日就曾有多家機構提醒,由於近期國際油價持續下跌,按目前國際原油價格測算,本月中旬左右,國內成品油零售價格有望迎來年內第4次下調,屆時汽、柴油的理論跌幅將達300元/噸~350元/噸。
實際上,近一個月來,對於國內成品油價格下降的預期一直存在。10月份,因全球經濟數據疲軟、美國原油庫存大幅超過預期以及歐債危機等因素影響,國際原油總體走低,布倫特原油價格一度連續累計七個交易日下跌,紐約原油價格甚至跌至7月中旬以來低點,促使三地(辛塔、迪拜、布倫特)原油變化率持續負向走低並朝-4%的調價紅線迫近,引發國內成品油價下調猜想。
調價機制推出無期
國內成品油價格長達近兩個月難以下調,也讓我國成品油調價機制缺乏靈活性的弊端更加明顯。
現行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出臺于2009年5月。規定內地油價主要參照“布倫特、迪拜和辛塔”等三地原油期貨價,且依據“國際市場原油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變化超過4%”而定。
該政策實施之後,被輿論指責為週期太長,靈活度不夠,而且存在“漲快跌慢”的現象。
相較而言,中國香港和台灣的調價機制則更為靈活。香港地區有320多座加油站,它們都是參考前一個月的“新加坡無鉛汽油及車用柴油的離岸價”來確定汽柴油零售價。有業內人士認為,儘管香港調價次數較多,但相比原油價的波動頻率仍顯得有些少。其油價的升降幅度,相比國際市場也有所滯後。
而台灣地區約有2000多座加油站,其調價主要參照“迪拜及布倫特(70%和30%)”原油價而定,每週日公佈一次新油價。如要調價,其主要參考前周及本週原油均價幅度的80%。相比香港地區,這種定價體系讓台灣地區的汽柴油調價次數顯得更多、幅度也可能更大。
關於國內成品油調價機制改革的呼聲,近年來也持續高漲。目前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的呼聲主要集中在兩方面:一是縮短週期,比較普遍的説法是調價週期將由22天縮短為10天;二是更改參考標準,比如增加新油種或者調換參考油種。
不過,有業內人士指出,新機制的思路是,縮短調價週期、更加靈敏地反映國際市場變化,改進調價操作方式,提高機制運行的透明度。這些都有利於解決調價週期過長,不能及時反映國際油價漲落等問題。
但是令人遺憾的是,何時能推出新的改革機制,目前並沒有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