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

新聞分析:中國國內油價三連跌後首次上調

發佈時間: 2012年08月09日 23: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8月9日電(記者安蓓、江國成、胡俊超)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9日宣佈,自10日零時起小幅上調汽、柴油價格。這是國內油價在連續三個月下調後首次漲價。發展改革委表示,此次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主要是按照現行國內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決定的。

  新華社石油價格系統9日發佈的數據顯示,8月8日,三地(迪拜、布倫特、辛塔)原油移動平均價格變化率為7.28%。根據現行石油價格管理辦法,當國際市場原油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時,可相應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8月9日是7月11日成品油價格調整後第22個工作日。

  金銀島成品油市場分析師韓景媛説,“三連跌”後,國內成品油價格累計降幅接近每噸1300元,市場早已囤積上漲動能。此外,當前國內物價壓力緩解也是成品油價格如期上調的先決條件。

  9日晚間,在中國石油宣武門加油站加油的車輛開始增多。出租車司機葉師傅對記者説,現在油價調整比較頻繁,市場預測也都比較準確。聽説油價會上調,這幾天他幹完活都要加滿油。

  今年以來,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頻繁。繼2月和3月連續兩個月上漲後,5月、6月和7月又連續三個月下調,出現現行價格形成機制實施以來國內油價首個“三連跌”。

  韓景媛説,今年以來國內成品油價格嚴格遵守價格形成機制調整,調整頻率明顯加快,意味著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在實際操作中執行更加嚴格,並對市場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有助於引導市場根據整體經濟形勢適當調整,並加快與國際接軌。

  卓創資訊成品油市場分析師陳晴説,成品油作為基本生産資料,價格上調將對中國經濟運行成本産生一定拉高作用。成品油價格佔CPI的比重為0.2%左右,此次油價上調將直接拉高CPI約0.01個百分點;但從成本傳導效果看,對CPI的拉動要高於0.01個百分點。

  對於私家車主而言,如果出行限于正常上下班和週末出行,其月度油耗成本增加約30元,影響有限。

  生意社成品油市場分析師李宏説,油價上調利好煉油行業,有望彌補煉油板塊虧損,提振煉廠開工積極性。此外,此次油價上調將對石油化工、煤炭、節能板塊構成一定利好。

  專家指出,儘管世界經濟依然不景氣,全球石油消費缺乏強有力的需求支撐,但由於産油大國伊朗石油出口受限以及中東地區緊張局勢等原因,全球脆弱的石油供求關係失去平衡,導致近一個月以來國際油價顯著走高。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認為,當前全球經濟基本面沒有明顯改善,地緣政治因素尚未凸顯,國際油價持續大幅反彈的可能性減少,國內成品油價格連續上調的概率不大。他預計,年底之前,國際油價將呈疲弱態勢。不過如果地緣政治因素激化,不排除會出現較大反彈。

  隨著近日成品油調價窗口開啟,部分地區成品油供應一度緊縮。陳晴認為,調價前的供應緊縮多是人為現象,主營控銷以追求利潤,彌補“三連跌”時的虧損。上調價格落實後,主營控銷將會放開。

  另一方面,受颱風影響,“北油南下”船隻靠岸困難,導致華東以及沿江等部分資源配置未到位。預計颱風過去,配置計劃將及時到位。此外,上半年經濟增速放緩,成品油需求受到影響,庫存積壓較多。綜合看,調價後出現“油荒”的可能性不大。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