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武鋼"修鎖補鞋做電商" 産能高需求少鋼企境難

發佈時間: 2012年07月12日 09:3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中國廣播網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今年以來,因為産能過剩、需求放緩,多數鋼鐵巨頭愁眉不展。困境之中,大家開始將目光轉向非鋼産業,尋找新的增長點。然而,這樣的嘗試從一開始就伴隨著輿論的喧囂。特別是龍頭鋼企武漢鋼鐵,從幾個月前的養豬計劃,到這兩天的“修鎖補鞋”,它一次次因為發展副業站到聚光燈下。

  所謂“修鎖補鞋”,源於6月26日正式上線、殺入電子商務領域的武鋼“召之即來”城市服務中心,該中心號稱提供包括快餐、自來水在內的77項産品,整合包括家政、孕嬰在內的75個項目,用戶可以通過網站或者電話獲得服務。

  “鋼鐵俠”做起“家務活”,這樣看似巨大的主副業差異,再次引發人們對於鋼鐵企業究竟應當如何轉型升級、拓展業務的討論。

  “修鎖補鞋做電商”

  “中央企業第一家為個人、家庭、企業量身定制的‘一站式’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平臺”,武鋼方面為這一最新戰略賦予了不小的標誌性意義。這樣的業務拓展卻被媒體報道為“修鎖補鞋做電商”,聽起來和龍頭鋼企的名號、身份都風馬牛不相及,武鋼方面對此頗為不滿。

  公開資料顯示,武鋼計劃在“十二五”期間投資390億元發展海外礦産資源開發、鋼材深加工、國際貿易、高新技術、後勤服務等與鋼鐵主業相關的産業。武鋼新聞發言人陳永志強調,後勤服務只是其中的一個部分。

  陳永志:最近有網上在炒作,或者説有媒體在説,武鋼在發展電子商務什麼的,他們發的東西都不是很準確的。這就是我們在十二五期間的一個規劃,發展相關産業的規劃裏面都有。因為後勤集團是我們二級單位下面的三級單位,具體他們推進怎麼樣,我跟他以核實以後,再跟你交流。

  類似前段時間的武鋼養豬風波,仔細觀察武鋼的新業務,修鎖補鞋的確只是生活服務的一小部分,武鋼感到冤枉或許情有可原。

  但是,媒體對於武鋼進軍電商舉措的質疑的確也不是空穴來風。在競爭極為激烈的電商市場,沒有價格、服務和産品等各方優勢就很難真正做大做強。中國電子商務協會副秘書長李安渝:

  李安渝:他如果做電子商務應該用自己的長項,就是在組織大規模的、偏傳統形態的,技術上可以下功夫,他有比較廣泛的物流、倉儲和實體運輸的經驗。但是不要走到産業的上遊,比如説發展B2C、B2B,武鋼沒有這種基因。

  鋼鐵行業處境艱難

  與龐大的武鋼相比,這樣“芝麻大”的小事之所以會被如此放大,源於鋼鐵行業的艱難處境。據不完全統計,截止昨天,在21家已經發佈2012年中報業績預警的鋼鐵板塊上市公司中,顯示預減、首虧、略減的上市公司佔到了15家。其中,武鋼股份凈利潤預計下降50%以上,首鋼股份情況更糟,預計上半年將虧損2.5億-3.5億元之巨,整個鋼鐵行業的銷售利潤率已經遠低於工業平均利潤水平。

  在這樣的情況下,非鋼産業成為了鋼企巨頭們的救命稻草。比如,在2011年武鋼集團35億元的總利潤中,非鋼産業佔到六成左右。再比如,濟鋼集團提出,新産品、新業務、新産業利潤貢獻要不低於利潤總額的20%。而另一家鋼企巨頭,河北鋼鐵集團唐鋼公司也計劃,在“十二五”末將非鋼産業的總産值提升到鋼鐵主業的同一水平,公司非鋼事業部部長張建忠向記者介紹了作出這一決策的背景。

  張建忠:如果不發展非鋼産業,我現在是三萬七千人,兩千萬噸鋼的産能,那麼作為一個國有企業,勞動力的人均效率要受到上限的影響,所以我要把三萬七千人中的一萬七千人轉移到非鋼産業發展。第二個,如果不發展非鋼産業,我們鋼鐵企業的鋼鐵主業獲利能力不可能像前十幾年、二十幾年那麼大的空間了,那麼你經營過程中的現金流流向何方呢?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話題。

  由此可見,在當下的鋼鐵國企中,武鋼對於非主營鋼鐵業務的大力推進,早已不是孤例。這時,非鋼産業的發展之路如何才能不脫軌、而是越走越寬,就成了擺在鋼鐵國企面前的重要課題。

  非鋼産業≠養豬、修鞋和開鎖

  此外,發展副業其實也並不是鋼企的專利,坐擁巨大資源的國有企業,往往面臨著主業的經營困難和副業的巨大利潤誘惑,這時的他們,又當如何取捨呢?

  據河北鋼鐵集團唐鋼公司非鋼事業部部長張建忠介紹,非鋼産業並不意味著完全與鋼鐵脫離關係,更不能狹隘的理解成養豬、修鞋、開鎖。實際上,包括物流建設、鋼鐵深加工,都屬於我們所説的非鋼産業範疇,只是在具體多元化路徑的選擇上,各個企業有所偏重。

  張建忠:鋼鐵企業開展多元化經營,一個是相關多元化選擇、一個是非相關多元化選擇,從整個企業經營資源來看,如果大跨度的進入非相關多元經營領域的話,一般的企業不具備這種企業資源,從唐鋼來説,我們正視自己的現實狀況,從相關産業入手,適度關注、涉足一些新興産業的發展。

  放眼世界,日本新日鐵有35%的“非鋼”産業,印度塔塔的“非鋼”産業也達到了40%。可見,發展非鋼、分散風險,業界已有共識。在這一基礎上,北京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劉澄提醒指出,發展非鋼産業,必須有所取捨。

  劉澄:但是問題是發展哪些非鋼産業,絕不是發展什麼農業之類,而是發展新型産業、戰略型的。至於對新興産業怎麼進入,我主張它更多的應該通過兼併重組來進行,而不是自己來發展。

  而在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看來,國際大型企業中,也不乏將業務拓展到方便麵這樣低端領域的案例,所以如果各大鋼企真能言行一致,只是在繼續做強主業的同時,適度發展相關産業,就不應盲目批評。

  當然,發展副業,也並不是鋼鐵國企的專利,在持續增長的艱巨任務下,很多國企都正在把戰線越拉越長。於此同時,國企們在剝離房地産業務、酒店業務等方面的進程卻非常緩慢。姚景源表示了對現狀的擔憂:

  姚景源:我一直不贊成我們的大型企業,特別是國企進入房地産領域,放棄了主營業務,時間一長我們就會喪失在主營業務方面的核心競爭力。我還是主張努力在主營業務上下功夫,這樣才能夠走上世界的舞臺,有可持續性的發展。

  (記者莊勝春 郭淼 陳亮)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