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進口數據翻倍上漲 中國"口糧何來"引擔憂

發佈時間: 2012年07月11日 19:1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中國網絡電視臺

  中國網絡電視台北京綜合報道:(記者 周紅艷)作為一個擁有佔世界近五分之一之多的人口大國,中國的糧食問題是政府面臨的首要民生問題。而口糧何來?則是解決這一問題關鍵點。

  去年我國糧食生産順利實現了八連增。從2004年恢復增産以來,8年累計增産2810億斤,年均增産350億斤,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增産幅度最大的時期之一;8年單産提高55.6公斤,年均提高7公斤,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單産提高最快的時期之一。

  但在整體數據之外,另一指標的上漲,對於我們來講卻並非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

  農業部的6月的最新數據顯示,1-5月份我國共進口穀物621.6萬噸,同比增長377.3%;其中,小麥進口197.6萬噸,同比增618.8%;。玉米進口187.7萬噸,去年同期進口僅2.5萬噸,同比增長達到令人咂舌的74倍;稻穀和大米進口97.3萬噸,同比增17.1%。出口方面,除了玉米同比增382.2%,出口23.0萬噸之外,其他品種均為負增長。

  中國三大主糧的進口數據呈現翻倍增長的態勢,引發了國內諸多人士對於我國糧食自給能力和獨立性的擔憂。

  農業部總經濟師、新聞發言人陳萌山近日對此種擔憂做出了回應。他表示,中國糧食進口增幅比較大,但絕對量不大,數據顯示,三大主糧進口比重均不足2%,糧食進口僅發揮調劑作用,我國依靠國內實現糧食自給方針不變。

  他還分析了造成今年糧食進口數據激增的兩大原因。其一,是供需因素,國內糧食雖連年豐收,實現了八連增,但國家糧食總供求關係為緊平衡,加工業對糧食的需求等均屬剛性增長。其二,是價格因素,受歐債危機等因素影響,國際農産品市場的價格高位回落,形成糧食産品國內外差價比較大。造成目前玉米進口後的價格比國內玉米價格低等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進口。

  陳萌山認為,當下,影響價格上漲的因素中既有有客觀原因,也有內在原因。一是糧食需求剛性增長,我國每年人口的總量增加700多萬人,每年城市人口增加1000多萬人,糧食每年增加需求80億斤。隨著工業化、城鎮化比重的上升,農産品的加工業的用途拓展,糧食的需求領域在增加。二是成本剛性增長,農藥、化肥、勞動力的成本也是持續快速增長的態勢,直接推高了糧食的價格,增加了糧食的生産成本。三是我國資源受剛性的約束,土地資源相對稀缺,人多地少矛盾突出,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業發展。此外,國際糧價上漲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國內糧食價格上漲。但總體看來,我國糧食價格漲幅還是基本可控的。

責任編輯:周紅艷

熱詞:

  • 進口
  • 數據
  • 口糧
  • 主糧
  • 糧食危機
  • 糧價
  •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